麵對魏東的問詢,雷玉成沒有絲毫隱瞞,將自己所經曆的一切如實說出。
魏東聽後分析道:“趙王堂堂宗師,論速度比你還快。而你身為魏軍都尉,他沒有放過你的理由。”
“但你卻實實在在地逃過他的追擊,我能想到的就隻有兩個可能。”
“其一他因為某些原因使自身速度變慢了,其二是當時發生了某些事使他不得不放棄追擊你。”
雷玉成跟著分析道:“第一個不太可能,畢竟他若真的沒有餘力,剛開始就沒必要追出來。”
魏東腦中靈光一閃,興奮道:
“我知道了。趙軍與主公接戰之後不知為何很快敗退,由於後軍壓根就沒有作戰,所以你和韓都尉才會中駱斌的計。”
“又因為駱斌忙於對付你們才影響了趙軍撤退的進度,以至於他們被主公追上,也就導致趙王不敢離開大軍追擊你。”
雷玉成聽後也覺得魏東說得有道理,不過這樣一來,他和韓貴的進攻是立功了,還是犯錯了?
魏東這時繼續道:
“雷將軍,事到如今,咱們要做兩件事。”
“一是尋找趙軍的蹤跡,伺機襲擾他們;二是聯係上主公,看有沒有機會聯手夾擊趙軍。”
“這兩件事都挺緊要的,不知你打算負責哪一件?”
雷玉成想起跟著他失陷在趙軍韓貴等人,選擇去尋趙軍的蹤跡。
……
當晚,顧冒派去探查的斥候回來稟報他們在路上發現了不少被趙軍遺棄的輜重。
眾人聽後大為振奮,顧冒的直覺卻告訴他這一次真有可能會讓趙軍逃掉。
九月二十日,文淵正忙於公務,卻突然得知有一支兩萬左右的精銳大軍正向長溝殺來。
“將軍,來者應該是趙王的世子趙藝,此人剛成丹不久,頗為勇武。”
杜柏林聽完斥候的描述後,正色道:
“一般情況下,趙藝領兵都會帶他麾下兩員猛將;白瑞和馬子敬,此二人都是老牌凝丹,戰力高絕。”
“除此之外,趙藝還有一支三千人的精兵,個個都是以一敵多的好漢。”
“所以將軍若是想保全性命的話,我的建議是撤出長溝城。”
文淵聽後心驚不已,若來襲的敵軍真有杜柏林說的那麼強,他絕對守不住。
可要是就這麼逃了,那魏王知道了又豈會饒過他。
於是文淵決定一邊派人向魏王求援,一邊堅守到城破再逃。
他對杜柏林道:“先生,我欲死守此城。你若是想走,趁著敵軍還沒有到來之前我可以放你離開。”
杜柏林聽後大感詫異,他都把敵軍誇得這麼強大了,文淵竟然還想著守城,這實在是有點突破他對文淵的認知。
“將軍,這是為何?”杜柏林忍不住發問道。
文淵正色道:“士為知己者死,魏王不曾負我,我自然也不能負他。”
杜柏林不再相勸,歎道:“我與將軍相識以來,將軍待我甚厚。如今將軍遭逢大難,我又怎肯棄將軍而去。”
文淵聽後大為感動,不忍他留下平白送死,剛要開口再勸,杜柏林卻早有預料,肅然道:
“我意已決,請將軍勿要再勸。”
文淵大笑道:“有先生助我,我們定能守到魏王派來的援兵。”
杜柏林搖頭道:“請將軍放棄幻想,魏王大概率是派不出來援兵的。”
文淵不悅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