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的話很有鼓動性,吳康聽後不再猶豫,當即下令全速行軍。
而在他下定決心時,陳青堯也帶著大軍把韓櫟趕到天河沿岸。
自上次從蕭輝口中得知大齊要撤軍,韓櫟深知攻徐之戰結束了。
所謂獨木難支,蕭輝大軍撤退後,光憑他這一方是不可能鬥得過陳青堯的。
因此夜襲過後,他果斷下令撤退,但由於對方速度太快,如今還是被陳青堯帶人追上了。
“陛下,船隻已備好,還請速速登船,晚了可就來不及了。”
馬才催促的聲音在耳畔響起,韓櫟聞言失笑道:“馬愛卿忙糊塗了吧,朕堂堂宗師,若是想走,豈是天河所能阻?”
“爾等先行撤退,朕親自為你們斷後!”
馬才大為感動,泣聲道:“臣等無能,不能為陛下分憂,反成陛下累贅。”
“去吧。”
韓櫟揮手,打發走馬才,他可沒閒心聽對方在這表忠心。
陳青堯用兵頗有章法,采取的是半渡而擊的策略。
這對大周來說非常不友好,一不小心就會損失慘重。
因此韓櫟必須留下來斷後,給大軍撤離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考慮到友軍跑路我拚命太搞心態,韓櫟決定主動出擊。
他召集三萬大軍,其中萬餘是俘虜。他讓這些俘虜充當先鋒,打算用他們去消磨敵軍的氣力與戰鬥意誌。
當然,為了確保這些俘虜聽話,先鋒裡麵自然摻雜著他的嫡係。
時間流逝,很快,韓櫟便見到前來追擊他的敵軍。
對方數量僅有萬餘,而且大部分將士很疲憊。
不過他們有兩位宗師,凝丹成丹的數量也不少。
因此這一場仗,韓櫟隻能拚數量。
就在他要下令進攻時,陳青堯開口道:
“韓兄,徐州地方,最近一兩年連續遭遇數次大戰,早已疲憊不堪。”
“為徐州百姓計,隻要你願意釋放所有俘虜,並允諾在接下來的兩年不發兵徐州,孤可讓你平安渡河。”
此言一出,眾俘虜大喜,國師對他們實在太好了!
大周士卒亦是如此,他們恨不得立刻替韓櫟答應下來。
畢竟能百分百活下來,誰願意去拚命?
韓櫟卻很頭疼,若是陳青堯真的說到做到自然是好事一件,可要是他在眾人放鬆警惕後出爾反爾,那將是一場災難。
眼見韓櫟遲遲不給答複,陳青堯催促道:“韓兄,這等好事你也不答應,難道連自家兒郎的性命都不顧了嗎?”
“當然不是。”韓櫟連忙否認,“朕隻是在想何時交出俘虜為宜。”
“隻要俘虜不過河我都可以接受。”陳青堯笑道,誠意給的滿滿的。
“那就煩請陳兄在此陪我枯等半日,半日之後孤自會把俘虜留下,隻帶自家兒郎離開。”
“好。”
陳青堯高聲應道,同意了韓櫟給的方案。
至於接下來兩年不發兵徐州的許諾,兩人默契地沒有提,也不知他們是忘了,還是故意沒提。
時間流逝,轉眼兩個時辰過去,陳青堯身邊的兵越聚越多。
眼見時機成熟,陳青堯不再遲疑,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