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初元年冬月二日,寒風凜冽,吹得人臉頰生疼。
今天的溫度有點低,地麵上已出現些許薄薄的冰塊,人走在上麵會發出哢嚓的聲音。
吳康的大軍正行走在通往魏都鄴城的官道上,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在一個時辰之後入城享受快活人生。
然而一道急促的聲音卻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報…前方有偽魏大軍攔路,人數約一萬五,為首的打著蘇字大旗和劉字大旗。”
此言一出,王化本能地驚訝開口:“難不成是蘇照和劉耀武?”
周平立即出聲反駁:
“不可能,劉耀武正在秦州,怎麼會出現在這。”
孫雲飛猜測:“難不成他剛好被顧賊派來運糧?”
吳康沉聲道:“不必再猜,咱們過去看看不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王化還欲再勸,但轉念一想,來都來了,要是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懂就撤退,恐怕沒人會甘心的。
荀元德提議道:“將軍,既然敵人已做好準備,何不讓大軍停下來休整好再出發?”
“不必。”吳康搖頭道:“所謂一鼓作氣,此時停下,恐怕於士氣無益,不過可以適當降低行軍速度。”
另一邊,當吳康得知劉患等人的大致消息時,劉患等人同樣收到對方的大致消息。
蘇照不解道:“劉仆射,你不是派了六千人去攔敵軍,為何對方兵力不減,仍舊是兩萬,而且來得比我們預估的快。”
劉患回道:“此事我也納悶,難道李成趙樹二人畏懼敵軍沒有執行我的軍令?”
“這怎麼可能?”蘇照反駁道:
“如今主公在秦州連戰連捷,魏國也一日比一日更強盛,加之你給的又不是什麼必死的任務,他們怎麼敢陽奉陰違?”
“那我就想不通了。”劉患搖頭道,心中多了幾分擔憂,戰場上的第一個大變數已經出現。
蘇照沉聲道:
“罷了,兩萬就兩萬吧。敵軍遠來疲憊,我軍以逸待勞,隻要熬過他們士氣最高的時候,我們未必沒有勝利的機會。”
“沒錯。”劉患頷首道:“他們後勤乏力,根本難以持久,拖下去一定是我們勝。”
與此同時,重回京州的陳青堯先後收到兩封情報。
一是趙興的六萬大軍敗了,正在與顧冒議和;二是吳康舍棄輜重,隻帶數日乾糧突襲魏都鄴城。
陳青堯看完後隻感覺太陽穴隱隱作痛,趙興的無能,吳康的輕敵冒進,無不讓他心中憋了一肚子火,隻覺事事艱難。
他上次之所以夜襲成功,除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外,更重要的是徐州是他的治下,沒人給偽齊通風報信。
可吳康去的地方呢?
那裡處處是叛賊,隻要顧賊麾下稍微警惕點,就能提前收到消息。
屆時是跑是守還是戰,就看他們的兵力有多少。
因此吳康看似主動,但其實真正的主動權一直在偽魏的人手裡。
最關鍵的是,趙興如此無能,他不認為對方能堅持到圍魏救趙起作用的時候。
“蠢貨!”
憋了許久,陳青堯終究還是吐出這兩個字,隻是不知他究竟在罵誰。
一刻鐘後,陳青堯再三考慮之下,決定親自去趟秦州,去見一見趙興。
同時,他還寫信告訴文崇,讓其去魏地把吳康大軍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