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連我都分不出真假。”
顧冒正色道:
“然而假的就是假的,反正自今日始我是不會相信的。”
“兩位,未免將來齊王以此事來離間我們,這信就交由你們處置。”
韓虎與謝玉書對視一眼後,抱拳道:“既如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顧冒看著他把信放入懷中後問道:
“兩位,你我三家既已結盟,不知此盟是否公開,下一步要做什麼?”
謝玉書回道:“方今天六分,趙國已殘,慶王隻會偏安一隅,此二者不足為慮。”
“唯有陳賊,其兵多將廣,又有謀略,實乃我等三方心腹大患。”
“近日我收到可靠消息,不出一月,陳賊就會晉升大宗師。屆時若無外援,我等三國無論誰對上他都會亡國。”
顧冒頷首,這正是他答應結盟的真正原因。
謝玉書接著道:
“而若是讓他恢複京徐二州的繁榮,又整合了慶趙二王的勢力,那麼縱使你我三方聯手,恐怕也不是其對手。”
“因此我家陛下提議,最遲後年三月出兵伐陳。屆時魏國出兵八萬,大周出兵十萬,攏共十八萬攻從北麵南下徐。”
“與此同時,大齊出兵十萬從南麵北上攻徐,如此一來,定可叫陳賊首尾不能相顧也。”
顧冒搖頭道:“計劃很好,可惜魏國沒有那麼多的兵力。”
“怎麼會沒有呢?”謝玉書詫異反問,韓虎也一臉驚訝地看向顧冒。
據他們二人所知,魏國如今少說也有十八萬大軍,出動八萬大軍不說如探囊取物那般簡單,至少也該沒啥大問題才對。
顧冒解釋道:“兩位,我須得分兵防備胡人,還得分兵鎮守秦州四郡與鄴城。”
韓虎謝玉書聞言愣住,最終韓虎開口問道:“那依魏王之見,此戰當如何打?”
顧冒笑道:“當兵分三路,你們兩家先發兵攻徐州,待把陳青堯等人引走後我再出兵攻京州。”
謝玉書搖頭道:
“魏王,若是這般出兵,我等很有可能會被陳賊各個擊破。”
顧冒頷首道:“確有這種可能,但自趙魏議和後,我與陳青堯已勢同水火,他不可能不留下重兵防備我。”
“這種情況下,他若還有各個擊破的本事,那縱使我與大周合兵一處又有什麼用呢?”
謝、韓兩人默然,他們並非被顧冒說服,而是意識到三人雖然都想把陳青堯弄死,但各有各訴求,難以統一。
好在時間充足,他們可以坐下來慢慢談。
顧冒見狀也是識趣地跳過這個問題,先把防守同盟確立下來。
對於這點早有成例,無非是無論哪國遭遇攻擊,一旦求援其他兩國都要出兵相助等類似的內容,因此三兩句話就確定下來。
緊接著三人又暢聊了一旦取得京徐十六郡,該怎麼瓜分的問題。
十六個郡不夠三家平分,顧冒表示隻要同意他的出兵方略,願意隻取四個互相連著的郡,剩下的由大周與大齊平分。
謝、韓兩人很心動,但終究沒有當麵應下。
顧冒也不急,宣告接待會到此為止,他還有政務要忙。
喜歡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請大家收藏:()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