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許朝馬達的背影躬身一拜,而後與張誌攜手離去。
離開馬府後,張誌一臉歉意,對吳之許道:“實在不好意思,吳先生,不僅沒讓你達成所願,還險些害了你性命。”
“你放心,過段時間我就把你送的禮如數奉還並加上我的歉意。”
吳之許搖頭道:“張兄說的哪裡的話,我吳某人送出去的禮從不會收回。”
“這怎麼好意思呢?你看,我都沒讓你當上魏臣。”張誌故作推托,實則心裡樂開了花。
他剛才強調過段時間再還,本意就是不想還。
“我與張兄一見如故,張兄就不要跟我見外,況且我還有一事相求。”吳之許懇切道。
張誌會意,當即表示:
“說什麼求,吳兄直說便是,能辦的我都給你辦了。”
吳之許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交到張誌手中:“此信乃是我給馬將軍獻上的計策,煩請尋個機會放到他書桌上。”
“沒問題,這點小事就交給我好了。”
張誌當即拍胸脯保證。
在他看來,一封信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同一日,段明、聶鵬、蘇照、雄虎、孫猛虎、林不棄等人身邊均出現挑撥他們與顧冒關係的人。
至於張進、崔啟明等降將,更不用說,來見他們的人直接邀請他們轉投齊王麾下。
而在安西城,這裡的大街小巷開始流傳一個有關忠義的故事。
這個故事大概是說不知哪一個朝代出了一個大忠臣,結果被奸臣陷害,全家僅有一少年逃出生天,其餘皆死無葬身之地。
後來少年長大,學成武藝,為給家族報仇,化名韋敬加入朝廷。
此時老皇帝已死,乃是新帝即位。新帝英明神武,仁愛百姓,如若殺之必然天下大亂,百姓也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少年不忍百姓受苦,正糾結該如何報仇之際,其偶遇新帝魏妃遇險。
千鈞一發之際,少年終究不忍魏妃香消玉殞,拚死救下魏妃,但也因此暴露了身份。
新帝得知此事後非但沒有追究他欺君之罪,反而對其大加賞賜,更與其聯手追查當年真相,給他們一家翻案。
最終少年一家沉冤得雪,奸臣慘遭抄家。
當然故事的最後也少不了一句,少年與新帝君臣相得,開創了盛世。
數日後,偶然得知這個消息的郭悠麵色大變,連忙去尋趙國後將軍韋博商議。
韋博耐心聽完郭悠轉述的故事後,不以為意地笑道:
“郭先生今日如何有閒情與我講述這等市井故事?”
郭悠頓時猛咳兩聲,心中升起一股無力感,他都這樣提醒了,韋博竟然沒有領會到其中深意。
他想了想,決定再給韋博一次機會,幽幽開口道:“韋救魏妃恩怨消,賢臣遇主天下安。”
“這是說書人每次講完故事的結束語,將軍怎麼看?”
韋博聽後大驚,失聲道:“莫不是魏王想勸我韋家叛趙投魏?”
郭悠徹底無語,好在下一秒韋博反應過來。
他猛地搖頭,自語道:“不可能。魏王若是真想招攬我,直接遣人來見我便是,何必用這拙劣的方法。”
“沒錯。”郭悠頷首道:“所以這一定是有人在害將軍一家?”
“誰要害我?”韋博立即反問道。
喜歡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請大家收藏:()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