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四人齊聲應道,眾人心中也再無疑慮,齊皇的這番安排沒毛病。
陸景行提醒道:“陛下,大周與魏國皆是大齊的盟友,可以請它們出兵脅迫陳賊。”
“尤其是魏國,倘若它能出兵攻取秦州安西郡,恐怕連慶軍都要被嚇回去。”
蕭輝回道:“陸侍中放心,此事朕已安排人去辦,隻是尚未有回信。”
“還有其他事嗎?沒事的話,朕與朱大將軍現在就要出發了。”
眾人連連搖頭,他們巴不得蕭輝兩人趕緊走。
另一邊,慶軍大營。
解琿召集麾下文武,討論撤兵一事。
“父王,憑借此地地勢之險,齊軍就算全力來攻,咱們也能守住。”
“反觀大齊,國都太昌空虛,他們不可能一直放任不管。”
“因此兒臣以為不必再撤,就在此地與大齊對耗,等待戰機的到來。”
解寶率先表態,戰爭使人成長,剛大勝的他已有把握給自己的真氣軍陣再添一千人,自然不願就此停戰。
“什麼戰機?齊王被大周與魏國看得死死的,他敢派兵渡江取太昌嗎?”
“以末將之見,還是早早退回蜀州為宜。”
杜興冷笑反駁,他是最早追隨解琿的那批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用不著給解寶這個世子麵子。
之前大戰,他隨解琿對戰蕭輝大軍,被齊軍打成重傷,差點就死在戰場上,自然不願再戰。
解寶大怒,剛想反唇相譏,卻被楊雲打斷道:“提到太昌,屬下以為齊皇所言未必為真,興許羅棟的兵馬已經渡江。”
解琿瞬間來了興趣,忙問道:“軍師的意思是?”
楊雲回道:“屬下以為咱們不必急著做決定,還是先觀望一陣再說。”
“沒錯,敵人的話不可信,我們應該調查清楚再談。”
解寶立即附和,說完還瞪了杜興一眼。
杜興隻得裝作看不見,畢竟楊雲如今正得慶王信任,反駁他實屬不智。
再說對方所言頗為有理,他也找不到理由反駁。
解琿頷首,道:“既如此,那就按軍師的意思辦吧。”
會議就此結束,眾人各歸其位,解寶卻找上楊雲,恭聲請教:
“軍師,你可有辦法提前知曉羅棟是否出兵?”
楊雲不答,反問道:“世子想做什麼?”
“當然是襲營。”解寶如實道。
楊雲伸出三根手指,道:“三天,三天之內倘若齊軍未動,那麼羅棟的大軍定然已經攻齊。”
“不過我要提醒世子的是,羅棟會因太昌空虛而渡江,也會因大周與魏發兵而退軍。”
“宗師的速度有多快你是知道的,我估計齊軍大營沒有宗師坐鎮的日子不會有多久。”
解寶詫異道:“軍師以為羅棟一旦發兵,大周與魏國也一定會跟著發兵?”
楊雲點頭,歎道:“大周不好說,但魏王畢竟年輕。”
“你也知道,身居高位的年輕人一般都氣盛,他豈會對羅棟出兵一事坐視不管?”
解寶了然,拱手道:“軍師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喜歡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請大家收藏:()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