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脊峽穀的硝煙味還沒從士兵們的鎧甲縫裡完全散儘,林湖鎮的技術狂潮已經像加了矮人烈酒的蒸汽機,轟轟烈烈地進入了下一個檔位。
蘇毅回來了。
不是躺在擔架上被抬回來,而是自己走著回來的,雖然臉色還有點白,但眼神亮得嚇人。他一踏進鎮子,就被各種彙報和請示淹沒了。
“鎮長!‘仁德ii型’改進版炮閂的應力測試數據出來了!”
“蘇大哥!新一批‘空明護符’的合格率隻有三成,薑老先生說空明石純度不夠!”
“頭兒!黑石城那邊礦工和矮人工程師因為開采優先級吵起來了!”
蘇毅感覺自己像個同時接了十幾個派單的騎手,腦子嗡嗡的。他舉起手,做了個“停”的手勢。
“一個個來!”他深吸一口氣,內心吐槽,“這感覺,比打血肉巨像還累人。至少巨像不會同時問你炮閂應力、礦石純度和人員糾紛!”
他首先紮進了墨家工坊。這裡永遠是噪音和熱情的最高點。
單兵武器的革命:“仁德iii型”步槍的誕生
墨凡光著膀子,渾身油汙,正對著一個看起來精致多了的金屬物件傻笑。旁邊,矮人工匠大師石須·鐵齶抱著胳膊,一臉“俺們矮人出品必屬精品”的傲嬌表情。
“鎮長!你看!”墨凡獻寶似的舉起那物件——一把結構明顯複雜於燧發槍的武器。它有著流暢的木製槍托和閃著寒光的金屬槍管,最關鍵的是,它有一個可以向下扳開的後膛機構。
“這就是咱們的‘仁德iii型’試驗槍!”墨凡激動地說,“後膛裝填!使用定裝金屬彈殼!發射的是墨非那邊搞出來的‘穩定版’硝化棉發射藥!”
蘇毅接過槍,手感沉甸甸的,透著一股工業的力量感。他熟練地扳開後膛,墨凡趕緊遞上一枚黃澄澄的銅製彈殼。子彈頭是黑曜鋼芯,彈殼底部可以看到簡單的擊發結構。
“試過了嗎?”蘇毅問。
“試了!五十步內,能打穿兩指厚的木板!裝填速度比燧發槍快了三倍不止!”墨凡眼睛放光,“就是……就是這彈殼製造太費勁,良品率低,成本高。而且連續射擊後,槍管發熱,後膛閉鎖有點……”
“漏氣是吧?”石須大師甕聲甕氣地接話,拍了拍胸甲,“交給俺!俺們矮人有秘法處理金屬,保證耐熱又密封!就是這子彈……太小家子氣,不夠勁!”
蘇毅笑了。有問題是好事,說明在向前走。
“成本高不怕,先小批量生產,裝備精銳偵察兵和神槍手。”蘇毅拍板,“形成戰鬥力是關鍵。下一步,研究連發,研究更可靠的自動閉鎖機構。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看著這把劃時代的步槍,仿佛看到了未來排隊槍斃戰術被徹底掃進曆史垃圾堆的場景。
經濟基石:“功德銀行”與工分改革
技術問題暫時搞定,蘇毅又被陳到和李秋白“堵”在了會議室。
兩位大管家麵色嚴肅地攤開了一堆賬本和表格。
“鎮長,人口突破兩萬,物資流動越來越複雜,工分製度有點跟不上了。”陳到指著賬本上一串串數字,“以物易物效率低,工分兌換實物有時會出現擠兌或囤積。我們需要一種更高效、更穩定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李秋白補充:“而且,這次對抗血肉巨像,很多民眾自發捐款捐物,這種‘貢獻’如何量化、如何激勵?光靠精神表揚不夠實在。”
蘇毅摸著下巴。這問題他早就想過,是時候推出金融係統了。
“成立‘林湖鎮聯合儲備銀行’。”蘇毅說出構思已久的方案,“發行我們自己的貨幣——暫定名‘功德幣’。”
“功德幣?”陳到和李秋白麵麵相覷。
“對。”蘇毅解釋,“以我們的糧食儲備、軍工產能、礦產資源為信用背書。初期可以跟工分掛鉤,逐步替代。民眾可以用勞動、物資甚至是對集體的特殊貢獻比如戰時捐物、提出有效技術改進)來獲取功德幣。功德幣可以購買一切商品和服務,包括未來的教育、醫療甚至……修煉資源?”
他最後一句,讓兩人眼前一亮。將經濟體係與個人發展深度綁定,這吸引力就太大了。
“銀行由你們牽頭組建,製定嚴格的發行和儲備製度。”蘇毅說道,“記住,信用是根本!我們的‘幣’能不能值錢,看的是咱們林湖鎮的實力和信譽,不是靠吹出來的。”
“明白!”陳到和李秋白頓時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也充滿了乾勁兒。這可是開創性的工作!
新角色融入:冰華與雲舒
那對神秘的姐弟,被暫時安置在鎮內的宿舍。姐姐自稱“冰華”,弟弟叫“雲舒”。名字聽著就不像普通農家孩子。
卡維婭安排冰華進入了新兵訓練營。果然,這姑娘底子極好,身手矯健,學東西快,而且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很快就在同期新兵中脫穎而出。但她似乎對指揮更感興趣,休息時總捧著淩驍編寫的《基礎戰術綱要》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弟弟雲舒則被安排進了學堂的啟蒙班。他確實識字,甚至基礎算數也遠超同齡人。但他大部分時間很安靜,總是獨自待在角落,用炭筆在廢紙上寫寫畫畫,畫的東西……很像符文結構,但又有些似是而非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