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挺直了腰杆,整個人的氣質,在這一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不再僅僅是一個溫和的兄長,一個孝順的兒子。
他的眼中,閃爍著一種洞穿了曆史迷霧的智慧光芒。
“爹,就像我剛才說過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我們不應該隻看諸葛丞相‘做了什麼’,而應該去思考,他‘為什麼能成功’。”
“南中蠻夷,為什麼願意放棄刀耕火種,茹毛飲血,學習我們的農耕織布?”
朱標沒有等眾人回答,便自問自答。
“因為,那樣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能吃飽飯,能穿暖衣,能住上堅固的房子!這,才是最根本的驅動力!”
“丞相之所以耗時那麼久,才初見成效,不是他的方法不對,而是……”
朱標頓了頓,說出了一句讓朱元璋心頭巨震的話。
“而是因為,當時的蜀漢,沒有多餘精力和資源去快速改變南中!”
“諸葛丞相不是神,他變不出錢糧來!蜀漢能用的隻有一個益州,而且主要目標是儘快北伐,不然與占據了中原九州的曹魏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他不可能耗費將來用於北伐的資源,去快速地改變南中的經濟結構。隻能靠著有限的投入,玩‘細水長流’。”
“去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反哺、改造和建設更加貧瘠的南中。這個過程,自然是艱難而漫長的!”
原來如此!
朱元璋也不是蠢人!
他瞬間明白了!
是啊!
蜀漢才多大點地方?國力有多強?
諸葛亮幾乎是在用一己之力,硬生生扛著整個國家往前走,能做到那一步,已經是逆天了!
可大明不一樣啊!
如今的大明,已經把前元趕到北方草原去了,坐擁整個中原天下!
“此外,還有如今的南中問題,”
“那些土司擁兵自重,而且還要求自治,不認同大明派人對他們進行統治,這是為了什麼?”
朱元璋眼皮一抬,這個問題,他當然想過。
朱標沒有等他回答,便繼續說了下去:
“他們是為了爭取朝廷的冊封,是為了搶奪世襲的官位,是為了在自己的地盤上,獲得更大的權力。說白了,他們鬨,是想從大明這裡,拿到更多的好處!”
“這和三國時,孟獲他們那種想要徹底獨立,自立為國,是兩碼事!”
此言一出,朱元璋渾身一震。
是啊!
他怎麼就沒想到這一層!
那些土司鬨歸鬨,不服管,但從來沒有哪個敢正兒八經地扯旗稱帝,他們爭的,是朝廷體係內的利益!
“為什麼會這樣?”
朱標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回到朱元璋身上,一字一句道:“因為,諸葛丞相當年,在他們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
“一顆‘向慕中原’的種子!”
“丞相讓他們看到了,什麼才是更好的生活。漢人的文字、曆法、官職、禮儀……這些東西,在千百年的時間裡,已經成了他們眼中‘高級’‘正統’的象征。哪怕是殘暴的前元,也沒能抹去這一點。”
朱標笑了笑,說出了一句讓朱元璋和朱棣都感到匪夷所思的話。
“爹,四弟,你們以為那些土司是鐵板一塊?其實他們的根,早就已經不知不覺地,朝著我們這邊長過來了。”
“如今的南中,雖然有各種土司自治,但他們中大多數是認同中央政權的,而不是像三國時那樣,要求完全自立。”
“這就是諸葛丞相播下的種子,經過千百年,它不但沒死,反而已經生根發芽了!”
朱標的語氣愈發激昂。
“所以,土司製度是個麻煩,但絕不是死結!它隻是前元那幫蠢貨,在我們漢家開墾過的良田上,胡亂堆起來的一層壞土!”
“把這層壞土刨開,讓底下那顆向著我們的種子,長得更快,長得更壯!”
朱標猛地轉頭,看向李去疾,眼中是全然的信賴與敬佩,
李去疾也忍不住對他豎起大拇指。
這說得太好了!
“老二,”李去疾把話頭接了過來,“你剛才說,諸葛丞相種下的種子,千年不滅。這話,你說對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開口。
“我再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就發生在幾百年後,大概是丞相離世一千七百年後,還是在那片南中之地上,關於這顆種子的故事。”
幾百年後?
朱元璋父子幾人,心臟又不爭氣地跳快了幾分。
又是未來的事!
李先生這是又要泄露天機了!
喜歡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請大家收藏:()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