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腦子剛剛經曆了一堆數字風暴,一時間也沒回過神。
馬皇後微微沉思,眼神一緊,已經明白了李去疾想表達的意思。
但她沒有說出口,依舊安靜坐在朱元璋旁邊。
一旁的朱標則是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
“隻要把大米換成宗室就行!”
“三百年時間,足夠宗室傳承到第十五代!”
“就算每個宗室隻生下兩個兒子!”
“第十五代的宗室人數也能超過十六萬!”
“就算這十六萬人都是奉國中尉!”
“每人每年俸祿四百石,那就超過六百四十萬石!”
“要是再往下一代,就超過一千八百多萬石!”
“要是還算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還有其他等級的宗室,以及一個宗室可能生下兩個以上的兒子,那需要把數字相加,再翻好幾倍!”
“那麼多宗室俸祿!能夠直接拖垮朝廷國庫!”
當!
剛剛從數字風暴中緩過來的朱元璋,隻覺得再次被當頭一棒!
六百萬!
一千萬!
相加再翻好幾倍!
朱元璋仿佛看到,漫山遍野數不清的小豬仔,朝著自己衝過來,想要喝自己的血吃自己的肉。
遍體生寒!
李去疾點了點頭,說道:
“結論是對的。”
“但實際上,我的意思是,”
“就算是每個宗室隻發一粒米。”
“十幾代下去也是個了不得的數字了。”
“我說三百年其實已經是往大了講了。”
“按照如今的政策,不出兩百年,朝廷收上來的稅,就要全部用來支付宗室供奉了。”
李去疾在心裡默默想道:
“實際上兩百年也不用,二十年就差不多了。”
曆史上,朱元璋給二十四個兒子封了王。
按照親王每人五萬石的標準,光是這些兒子,每年就要刮走一百二十萬石!
隨著第三代的孫子出生長大,按照朱元璋製定的規則,親王的兒子年滿十歲,就能被封世子或郡王,開始獲得供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每個郡王六千石,也不是小數字。
沒幾年,朱元璋就察覺宗室供奉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因為實在拿不出,一些藩王甚至都領不到供奉。
於是,朱元璋調整了供奉標準。
親王改成每年一萬石。
郡王改成每年兩千石。
一直到最低的奉國中尉,改成兩百石。
反正還是比朝廷官員高很多。
而且朱元璋沒有改善繼承製度。
奉國中尉的孩子還是奉國中尉!
也就是說宗室成員隻會增多不會減少!
最重要的是,後麵還發生了“靖難”!
朱棣以用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登上皇位。
為了防止有人模仿自己,朱棣采用各種措施逐步收回了藩王的各種權柄。
為了安撫藩王,朱棣重新將藩王的歲俸改成五萬石。
同時禁止藩王參與“士農工商”,隻能依賴朝廷供奉。
從此以後,明朝宗室徹底成了寄生蟲。
什麼活都不用做,每天吃喝玩樂,多生些孩子,等著領歲俸就行。
到了明朝中後期,因為人數實在太多,大部分宗室已經根本領不到供奉了,
有些宗室不得不出去偷偷乾活自食其力,
有些甚至連宗室的頭銜也不要,直接逃荒去了。
但還是有幾十萬宗室寄生在朝廷,
每年朝廷要耗費無數錢糧白白供養這些宗室。
傾天下之力養“朱”,這句話沒有絲毫誇張。
馬皇後聽李去疾說完,點了點頭,輕聲問道:
“李先生。”
“那你有解決的辦法嗎?”
喜歡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請大家收藏:()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