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吊籃似乎剛要離開地麵,整個孔明燈傾斜了了!”
“還沒等孔明燈倒下來,蠟燭的燭火直接點燃了孔明燈的紙麵!”
“之後差點釀成一場大火!”
單安仁心有餘悸。
那個大號孔明燈主要是用紙和細竹做的,一燒起來,那火勢叫一個旺啊!
幸虧陶成道選了一個空曠的地方,加上處理及時,才沒有釀成大禍。
陶成道也被及時救了出來,甚至都沒燒傷,就是臉被熏黑了。
要是換了其他人,單安仁早就讓他滾蛋了。
但陶成道畢竟是皇帝曾經賜名的人,誰知道將來皇帝會不會想起他。
加上陶成道瘋歸瘋,平時工作十分勤勉,而且對火器的研究改造相當有心得。
那個大號孔明燈著火,算是陶成道闖得最大的禍,也沒有造成任何嚴重的損失,隻是虛驚一場。
單安仁也就暫時忍下,隻是嚴令禁止陶成道再搞事了。
沒想到今天,
皇帝陛下居然也會提出大號孔明燈的猜想。
糟了!
我就這麼把陶成道的事情說出來……
會不會讓皇帝覺得,我這是在嘲諷他?
單安仁頓時有些冷汗。
主要他太想和彆人吐槽這個陶成道了,
今天好不容易有個機會,結果沒控製住,一禿嚕全說出來了。
果然!
朱元璋的麵色有些難看起來。
原本以為會是個高手,沒想到是個草包!
而且,這陶成道這麼一搞,不是代表大號孔明燈行不通嗎?
就在這時,朱標靠近朱元璋耳邊,用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輕聲說道:
“父皇……”
“這方法錯了……”
“大哥說的,”
“不是把孔明燈放大。”
“而是研究孔明燈的原理。”
“然後用運用同樣的原理,就能做出熱氣球了。”
朱元璋頓時有些無奈。
孔明燈的原理?
不就是熱氣會往上升嗎?
這還有什麼好研究的?
朱元璋皺著眉頭,對單安仁說道:
“德夫……”
“依你的經驗看來。”
“用孔明燈的原理,能不能把人送上天?”
單安仁見朱元璋沒有追究自己,鬆了口氣,沉思了一會兒,說道:
“陛下……”
“這理論上確實能做到。”
“但是……”
“一定要找一種又輕又韌又薄又防火而且不透氣的耐用材料。”
“這……”
“微臣實在不敢擔保能做出來。”
做了這麼多年的工部尚書,單安仁第一時間就分析出製造熱氣球的重點。
孔明燈,燒了也就燒了,反正是紙糊的,不心疼。
可熱氣球,上麵的材料隻怕要貴到一定程度了。
貴也就算了,這麼多要求,恐怕找遍整個大明都不一定能找到。
朱元璋繼續皺眉,
沒想到,大明工部真造不出熱氣球。
還是說……
那李去疾隻是吹牛,實際上他也造不出熱氣球?
四位重臣此刻也沒有插話,都安靜等待朱元璋。
而朱標,思考了一下,對著朱元璋行禮,主動說道:
“父皇!”
“兒臣有話講。”
他想說話,可以直接和朱元璋耳語。
現在這樣,是為了讓大殿其他幾位臣子也聽到他講的話。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
“好!”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