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單安仁,這位年近花甲的老臣,正跪在冰冷的金磚上,對著龍椅上的朱元璋大吐苦水。
他的嗓音嘶啞,臉上滿是徹夜未眠的疲憊與深深的無力。
“陛下,您賜下的那些圖紙,臣……臣已召集工部所有頂尖的巧匠,不眠不休,研究了整整一夜!”
“圖紙之精妙,構思之神奇,臣等前所未見,歎為觀止!此誠乃神鬼之工,非人力可想!”
單安仁先是極儘讚美,隨即話鋒一轉,聲音裡帶上了哭腔。
“但是,陛下啊……此物,以凡人之力,造不出來啊!”
“噗通”一聲,他一個頭重重磕在地上,老淚縱橫。
“非是臣等不儘心,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顫抖著舉起一張圖紙,指著上麵的一個齒輪。
“就說這齒輪,圖上標注,其上齒牙,要求每一齒的大小、弧度、間距,皆要分毫不差!陛下!這……這怎麼可能做到?”
“咱們最好的巧匠,窮儘畢生心血,打製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刀,靠的也是千錘百煉的手感和經驗,哪裡……哪裡能量得如此精準?”
“臣鬥膽直言,這圖紙上的要求,已經完全超出了‘人手’的範疇!這……這是神仙畫出來的東西,非我凡人之力可及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單安仁一邊說,一邊磕頭,姿態卑微到了極點,那是一種被絕對的技術代差徹底擊潰後的絕望。
朱元璋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快要滴出水來。他緊緊攥著龍椅的扶手,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旁邊站著的劉伯溫、李善長等人,也是一臉的凝重,相顧無言。
他們雖不懂具體工藝,卻也聽懂了單安仁話中的核心——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鴻溝。
難道,這足以令大明百年無戰事的驚天神器,真的隻能永遠停留在圖紙上,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眾人心中,昨夜剛剛燃起的萬丈豪情與希望,仿佛正被一盆冰水,從頭到腳,澆得透心涼。
就在大殿內的氣氛壓抑到極致,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時,一名太監邁著碎步,快步走了進來,躬身稟報:
“啟稟陛下,大皇子殿下派來信使,言有要物呈上!”
朱元璋猛地抬眼,眸中精光一閃。
“快傳!”
很快,兩個風塵仆仆的漢子被帶了進來,各自雙手吃力地捧著一個半人高的木箱,恭敬地跪下。
“小人奉公子之命,將此物與信件呈給陛下!”
朱元璋竟是親自走下禦階,一把接過信件,快速展開。
信是朱標寫的,言簡意賅。
信中說,他大哥李去疾料到工部製造神器必會遇到瓶頸,恐眾人無從下手,故特意讓他送來早已備好的“模型”,以供參考。
模型?
朱元璋將一邊看信,一邊沉聲示意太監。
“開箱!”
木箱被打開,裡麵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一個個用厚厚的軟布包裹的物件。
單安仁也顧不得禮儀,好奇地湊了過來。
當第一件物品被小心翼翼地取出來,包裹的軟布被層層揭開時——
整個禦書房,瞬間安靜了。
那是一個齒輪。
一個由淡黃色、略帶透明的奇異材料製成的齒輪。
在陽光的映照下,它泛著溫潤柔和的光澤,宛如一塊被時光打磨了千年的頂級黃玉。
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它的形態!
那完美的正圓,那大小、弧度、間距、乃至邊緣的倒角都完全一致的輪齒……
“這……這……這……”
單安仁的眼珠子都快要從眼眶裡瞪出來了,他顫抖著伸出雙手,仿佛在朝聖一般,小心翼翼地將那個齒輪捧在了手裡。
入手溫潤,非金非玉,分量不沉。
他將齒輪湊到眼前,借著光亮仔細端詳,臉上的表情從震驚,到迷茫,再到一種近乎崩潰的狂熱!
每一個細節,都完美到令人窒息!
他作為工部尚書,與金石木料打了一輩子交道,平生第一次見到如此規整、如此精準的造物!
這比皇宮大內最精美的玉雕,最繁複的牙雕,還要精準一百倍,不!一千倍!
這已經不是工藝的範疇!
這是道!是法則!
“神……神物……”
單安仁捧著齒輪,雙膝一軟,竟是再度跪了下去,聲音嘶啞,喃喃自語。
“此物……非人力可為……非人力可為啊!”
喜歡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請大家收藏:()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