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剛剛還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雄心壯誌,頃刻之間,轟然倒塌。
巨大的失落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間將他淹沒。
“那……那難道就……沒辦法了?”
朱元璋的聲音乾澀沙啞,帶著一絲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顫抖和哀求。
一旁的馬皇後見他神情不對,連忙上前扶住他的手臂,用自己的體溫,無聲地傳遞著安慰和力量。
看著馬大叔從狂喜到絕望的劇烈轉變,李去疾心中暗歎。
他對糧食的執念,真是已經深到了骨子裡。
“有。”
李去疾點點頭,吐出了一個字。
朱元璋的眼睛裡,瞬間重新燃起了一絲光亮。
“但很難。”
李去疾又搖了搖頭,補上了兩個字。
朱元璋的心情,跟著他這一點頭一搖頭,坐了兩趟過山車,差點沒一口氣背過去。
“先生!您就彆賣關子了,咱這心口,經不住您這麼折騰!”
李去疾看著他那副急不可耐的樣子,覺得有些好笑,又看了一眼旁邊豎著耳朵,滿眼好奇的新弟子,決定用所有人都能聽懂的語言來解釋。
“馬大叔,您知道這天底下,什麼東西最多嗎?”
“人?”朱元璋下意識答道。
“是空氣。”
李去疾指了指天上。
“我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裡,都蘊含著‘氮’。理論上,隻要有法子將空氣裡的‘氮’和水裡的‘氫’抓出來,讓它們結合,就能源源不斷地造出‘氮肥’。”
從空氣和水裡,憑空造出神物?
朱元璋聽得是雲裡霧裡,但不明覺厲。
而一旁的朱橚,那雙清澈的眼睛已經亮得像是夜空裡的星星,仿佛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正緩緩向他打開。
“隻是……”李去疾話鋒一轉,“想達到這個目的,需要電力,還需要極高的溫度,和極大的壓力。那種壓力,大到像是把一整座泰山,壓在一個小小的鐵罐子上。想要實現,恐怕……得花上幾十年的功夫去鑽研。”
“幾十年?”
朱元璋聞言,反倒是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他掰著指頭算了算,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那沒問題!咱等得起!你說的那個小冰河,那場大天災,不是還有近兩百年才徹底爆發嗎?用幾十年的功夫,換我大明江山百世無憂,值!”
他覺得,自己已經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隻要給李去疾時間,給他人手,給他錢糧,這都不是問題!
可李去疾,還是搖了搖頭。
那眼神,看得朱元璋心裡直發毛。
“馬大叔,就算我們有了用之不竭的‘氮肥’,也隻是讓現有的莊稼長得更好一些。”
李去疾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嚴肅起來。
“但這天底下,良田終歸是有限的。要想真正讓天下人吃飽,徹底解決糧食危機,光靠‘氮肥’,還遠遠不夠。”
“我們需要的,是全新的,本身產量就高到不可思議的作物。”
朱元璋徹底懵了。
他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李去疾不急不緩地說道:“想要讓百姓吃飽,與其在‘如何讓糧食增產’上死磕,不如換個思路。”
“換什麼思路?”朱元璋急忙追問道,像個即將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換‘糧食’本身。”
李去疾看著一臉茫然的朱元璋一家,悠悠地吐出了幾個他們從未聽過的詞彙。
“馬大叔可曾想過,在這片我們認知之外的廣闊天地裡,或許有一些我們聞所未聞的作物。”
“它們不需要肥沃的土地,哪怕在貧瘠的山坡、乾旱的沙地,都能頑強生長。”
“它們一畝的產量,不是按‘百斤’來算。”
李去疾伸出手指,比劃了一下。
“而是按‘千斤’,甚至‘萬斤’來算!”
“什麼?!”
這一次,是朱元璋和馬皇後同時失聲驚呼,聲音都變了調。
畝產數千斤?
甚至達到上萬斤?!
這不是瘋話,就是神話!
李去疾仿佛沒有看到他們石化般的表情,繼續不緊不慢地為他們描繪著那幅足以顛覆整個時代的宏偉畫卷。
“有一種東西,狀如雞卵,埋在土裡就能活,我們叫它‘土豆’。”
“有一種東西,甘甜軟糯,藤蔓遍地,我們叫它‘紅薯’。”
“還有一種,植株高大,籽粒金黃,磨成粉,香氣撲鼻,我們叫它‘玉米’。”
“這些東西,才是能從根本上,讓天下再無饑饉的真正神物。”
土豆……紅薯……玉米……
朱元璋、馬皇後,還有一旁豎著耳朵聽的朱橚,都在口中反複咀嚼著這幾個陌生的名字。
朱元璋的呼吸,再次變得粗重起來。
他死死盯著李去疾,激動地問道:“這些……神物,先生……可知道在哪裡?”
喜歡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請大家收藏:()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