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體納糧”?靠“審計署”?
那能收上來多少?無非是把那些被貪官汙吏蛀空的窟窿給補上罷了,頂多算是節流。
可要想真正地富起來,就必須開源!
而現在,他已經知道,這天下間,最大的“源”,就在那片蔚藍色的,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上!
隻要打開海禁,讓大明的商船,載著絲綢、瓷器、茶葉,去換回海外那堆積如山的金銀!
更彆提還有土豆玉米這些神物!
隻要國庫充裕了,他朱元璋想乾什麼不能乾?
修路?從應天府,一路修到北平!修到遼東!
建學堂?從縣城,一直建到最偏遠的村落!讓所有大明的孩子,都有書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搞研發?給李先生建十個,一百個格物院!要什麼給什麼!讓他放開了手腳去搞那些“仙器”!
到時候,大明的光芒,將無可抵擋!
那些草原上的蠻夷,還用得著打嗎?
他們自己就得哭著喊著,跪著求著,想要沐浴在這片光芒之下!
想到那個畫麵,朱元璋隻覺得渾身的血液都在燃燒!
“先生說得對!”
朱元璋忍不住雙手一拍,聲音洪亮如鐘!
不謀而合!
自己之前和標兒商量大明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開海禁!
“開!必須開!”
“咱這就回去跟皇上說,讓他快點開海禁!”
然而,李去疾看著他這副又上頭了的模樣,隻是無奈地笑了笑。
“馬大叔,您彆急。”
“這開海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沒那麼簡單。”
“我之前就說過了,這事兒,最大的阻力,不是彆人。”
他伸手指了指天。
“是皇上他自己啊。”
“當初,‘寸板不許下海’的禁令,可是他老人家親口下的。”
“現在,讓他自己推翻自己說過的話,自己打自己的臉。”
李去疾攤了攤手,臉上露出一副“這事兒不好辦”的表情。
“天子的威嚴何在?朝廷的臉麵何在?”
“這要是傳出去,讓天下人怎麼看?讓那些個本來就對皇上不滿的酸儒,怎麼編排?”
“到時候,海禁雖然肯定能開,但光是這唾沫星子,都能把皇上給煩死。”
一番話,說得朱元璋的耳根,瞬間就紅了一分。
尷尬!
他感覺自己,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扔在了大庭廣眾之下。
偏偏,那個扒他衣服的人,還一臉無辜地站在旁邊,問他:“哎呀,你怎麼不穿衣服呀?這樣多不好意思呀?”
這他娘的,找誰說理去?!
我……當初我他娘的怎麼就下了這麼個破旨意?!)
他當初下海禁令,其實考慮了很多東西。
一來,是為了防備張士誠、方國珍這些前朝餘孽,從海上卷土重來。
二來,也是為了杜絕倭寇之患。
三來,逼迫商人放棄海陸,隻能走陸路,盤活沿途經濟。
在他看來,這叫“關起門來,過好自己的日子”,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明智之舉。
可之前,聽了李先生的分析,他才發現,自己這個“明智之舉”,簡直是蠢到了家!
這哪裡是關門?
這分明是自斷財路!是把一座座金山銀山,拱手讓給了那些走私的海盜和海外番邦!
朱元璋的腸子都快悔青了。
可現在後悔,也晚了。
聖旨已下,金口玉言,哪能說改就改?
他這個皇帝的臉,還要不要了?
看著自家老爹那張略帶尷尬的臉,旁邊的朱標、朱樉、朱棣等人,一個個都強忍著笑,肩膀微微顫抖的,就差沒當場笑出聲來。
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自己這個說一不二,威嚴如山的父皇,吃這麼大的癟。
而且,還是在自己兒子麵前。
“咳咳!”
朱元璋感覺自己快要原地爆炸了。
他重重地咳嗽了兩聲,強行把這尷尬到能用腳趾頭摳出三室一廳的氣氛給打破。
他瞪了一眼那幾個憋笑快憋出內傷的臭小子,然後,換上一副虛心求教的表情,對著李去疾,乾巴巴地說道:
“那……那依先生之見,此事……該如何是好?”
喜歡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請大家收藏:()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