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試圖以個人武勇挽回敗局,做最後一搏!
高順見敵將主動衝來,眼中寒光一閃,毫不畏懼,提刀迎上!
兩馬交錯!
刀光閃過!
張闓手中的長矛被高順一刀劈斷!緊接著,高順反手一刀,快如閃電,直接削向張闓的脖頸!
張闓驚恐地試圖閃躲,卻已來不及!
噗嗤!
一顆碩大的頭顱帶著難以置信的表情衝天而起!鮮血如同噴泉般從無頭的脖頸中湧出!
高順一把抓住飛起的頭發,將張闓的首級高高舉起,運足中氣,發出雷霆般的怒吼:“賊將張闓已死!降者不殺!!”
這一聲怒吼,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瞬間傳遍了整個戰場!
主帥被殺!
帥旗被周卓一刀砍倒!
糧草被焚的傳言被證實!
數重打擊之下,圍攻穰縣的萬餘黃巾軍徹底失去了最後一點戰鬥意誌,發一聲喊,全線崩潰!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向著四麵八方亡命奔逃!
“全軍追擊!降者不殺!”劉擎長劍所指,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擎字營”全體將士士氣如虹,如同猛虎下山般,追殺潰兵,擴大戰果。
穰縣城頭,早已筋疲力儘的守軍看到這驚天逆轉,先是死一般的寂靜,隨即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哭聲、笑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
縣令王涵看著城外崩潰的敵軍和那麵迎風招展的“劉”字大旗,激動得老淚縱橫,喃喃道:“守住了……終於守住了……蒼天有眼啊……”
戰鬥從深夜持續到天明。
當第一縷晨曦照亮大地時,穰縣城外的原野上已是屍橫遍野,硝煙未散,但大規模的抵抗已經結束。到處都是跪地投降的黃巾潰兵,以及正在打掃戰場、押解俘虜的“擎字營”士兵。
雖然疲憊不堪,但每個士兵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和自豪。他們創造了奇跡!以千餘之眾,大破萬餘敵軍,陣斬敵酋,解了穰縣之圍!
劉擎、林凡、高順、周卓等人站在昔日張闓的帥帳位置,望著這片慘烈而又壯觀的戰場,心中皆是感慨萬千。
“我們……真的做到了。”劉擎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
“是弟兄們用命換來的。”林凡輕聲說道,目光掃過那些受傷和陣亡的將士,心情複雜。勝利固然喜悅,但戰爭的殘酷也從未如此直觀地展現在他麵前。
高順默默擦拭著刀上的血跡,周卓則忙著將張闓那具無頭的屍體踢到一邊,嘴裡嘟囔著“不經打”。
很快,初步的戰果統計出來了。
此戰,陣斬敵軍主將張闓以下各級軍官數十人,殲敵超過三千,俘虜四千餘眾,潰散者無數。繳獲軍械、旗幟、營帳物資無數。而“擎字營”自身傷亡僅二百餘人,大多是在黑風寨的突襲和最後的強攻中產生。
一場輝煌的勝利!
穰縣城門緩緩打開,縣令王涵在親兵的攙扶下,帶著城中文武官員和百姓,出城迎接。
“下官穰縣令王涵,叩謝劉司馬、林校尉救命之恩!再造之恩,沒齒難忘!”王涵就要下拜,被劉擎連忙扶起。
“王縣令堅守孤城,力抗強敵,才是真正的功臣!擎不過是儘了本分而已。”劉擎謙遜道。
百姓們更是跪倒一片,哭聲、感謝聲不絕於耳。
就在這時,一騎快馬從宛城方向疾馳而來,馬上騎士是石韜派來的信使。
“稟司馬,校尉!石功曹命小人急報:朝廷天使李常侍已知曉穰縣大捷,欣喜異常!命司馬、校尉即刻清理戰場,安撫地方,然後速速押解俘獲之賊酋及繳獲之旌旗,返回宛城!常侍大人要在太守府,為司馬、校尉及有功將士,舉行盛大的慶功宴!郡中各級官員、豪強名士,皆需到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慶功宴!消息傳來,眾將更是歡欣鼓舞。這意味著他們的功勞將得到正式的承認和褒獎。
然而,林凡的眉頭卻微微皺起。他注意到信使話語中的一個細節——“郡中各級官員、豪強名士,皆需到場”。
曹寅、趙玹那些人,也會在場。
這場慶功宴,恐怕並不會像表麵上那麼簡單。
就在他思索之際,徐凡領著一名陌生的布衣文士走了過來。那文士約莫三十年紀,麵容清瘦,目光明亮而帶著幾分不羈,腰間佩著一柄長劍,顯得與眾不同。
“稟司馬,校尉。”徐凡道,“末將在追擊潰兵時,遇此位先生。先生自稱潁川徐庶,聽聞司馬與校尉在此破賊,特來一見。”
徐庶?徐元直!
林凡心中猛地一跳!他終於來了!在這個剛剛經曆血火洗禮的戰場上,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了!
徐庶對著劉擎和林凡拱手一禮,神色坦然,甚至帶著幾分審視的意味:“在下徐庶,徐元直。久聞劉司馬仁德,林校尉妙算,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以千破萬,焚糧斬將,真乃經典之戰。隻是不知,”他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看向林凡,“校尉可曾想過,此戰之後,樹大招風,這南郡乃至朝廷的風波,才真正開始?”
一句話,瞬間將勝利的喜悅衝淡,將眾人拉回了複雜的現實。
慶功宴,徐庶的出現,朝廷的封賞,郡中的暗流……所有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座依舊籠罩在迷霧中的郡治之城——宛城。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