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虛真人留下的偈語如同讖言,在林凡心頭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東南有變,慎之慎之”——這簡短的八個字,結合當前錯綜複雜的局勢,指向的可能性令人不寒而栗。東南方向,正是徐庶出使的江東,以及正在官渡與袁紹決戰的曹操可能側翼所在!難道曹操真敢分兵偷襲江東?或是江東內部在主戰主和之間發生了劇烈衝突?無論哪種情況,遠在吳郡的徐庶都可能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而剛剛萌芽的南陽江東聯盟也可能瞬間夭折。
林凡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返回郡守府,連夜召集高順、石韜等核心人員商議。他將紫虛真人的留言和自己的判斷和盤托出,府內氣氛頓時凝重如鐵。
“軍師,若東南真有劇變,元直先生危矣!末將請令,率一支輕騎,星夜兼程,東出接應!”高順率先請命,他與徐庶交情深厚,此刻憂心如焚。
石韜相對冷靜,分析道:“高將軍忠勇可嘉,然我軍大隊人馬貿然東出,必引起劉表警覺,若其趁機發難,如之奈何?且東南路遠,情況不明,輕騎冒進,恐亦難濟事。當務之急,是儘快弄清‘變’在何處,是何性質。”
林凡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手指敲擊著地圖上的江東位置,沉聲道:“廣元兄所言有理。盲目行動無異於自投羅網。需雙管齊下:第一,立刻動用所有與江東聯係的‘暗羽’渠道,不惜代價,以最快速度查明吳郡及周邊最新情況,尤其是孫權威否穩固,周瑜是否掌控局勢,有無外敵入侵或內部叛亂跡象。第二,選派最精乾機敏之人,攜帶我的親筆信,走小道,避開襄陽耳目,火速趕往江東,若元直無恙,則助其穩住局勢,若有事變,則不惜一切代價護其周全,撤回南陽!”
“何人可以擔此重任?”高順問道。
林凡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一名一直沉默佇立、眼神銳利的年輕將領身上:“周卓聽令!”
“末將在!”周卓踏步出列,他原是伏牛山義軍首領,歸順後屢立戰功,對林凡忠心耿耿,且身手高強,熟悉江湖路數,正是執行此類秘密任務的絕佳人選。
“命你挑選二十名‘暗羽’好手,即刻準備,攜帶我的密信及充足盤纏,連夜出發,沿漢水東下,尋機潛入江東,尋找徐庶先生!見信如見我,一切行動,以保障元直先生安全為第一要務!”林凡將一封早已寫好的密信鄭重交給周卓。
“末將領命!必不辱使命!”周卓單膝跪地,雙手接過密信,眼神堅定。
周卓一行人如同暗夜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宛城,投身於茫茫夜色與未知的風險之中。宛城內部,則進入了更高等級的戒備狀態。林凡深知,無論東南之變結果如何,南陽自身必須穩如磐石,才能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任何風暴。他加緊了城防,整飭軍備,同時嚴密封鎖玉璽消息,對外隻作不知,暗中則令“暗羽”繼續謹慎調查,但優先級已讓位於東南危機。
等待的日子格外煎熬。每一天,林凡都會數次詢問是否有江東來的最新消息,但通往江東的道路遙遠,信息傳遞緩慢,往往數日才能得到一些片段化的、有時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報。
有的消息說,吳郡一切如常,孫權每日臨朝,周瑜操練水軍,似乎並無大變。
有的消息則稱,江東各地兵馬調動頻繁,尤其是沿江防務明顯加強,氣氛緊張。
還有更模糊的傳聞,說江北的廣陵郡一帶,似乎出現了不明身份的軍隊活動,疑似曹軍。
這些零碎的信息非但沒能讓林凡安心,反而加劇了他的焦慮。山雨欲來風滿樓,這種表麵的平靜之下,往往隱藏著更大的驚濤駭浪。
就在林凡幾乎要按捺不住,準備考慮第二套接應方案時,一匹口吐白沫、幾乎累癱的快馬,終於帶來了周卓拚死送回的第一封密報!
密報是用暗語寫就,翻譯出來後,內容讓林凡倒吸一口涼氣!
情況比預想的還要複雜和糟糕!
徐庶在江東確實遇到了大麻煩,但並非直接的生命危險,而是陷入了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漩渦!
原來,曹操在官渡與袁紹對峙的同時,竟然真的兵行險著,派遣了一支精銳偏師,以大將張遼為首,秘密渡過淮河,突襲了孫權治下的江北重鎮——廣陵郡!廣陵守將陳登猝不及防,損失慘重,被迫退守江都,憑借水網地利苦苦支撐。
消息傳到吳郡,江東朝野震動!主和派代表張昭等人趁機發難,指責周瑜、魯肅等主戰派一味強調抗曹,招致禍端,如今強敵壓境,江東新立,難以抵擋,主張應立即遣使向曹操求和,甚至可以考慮送質子以示誠意。而周瑜則力主抗敵,認為曹操主力被袁紹牽製,此次偷襲不過是試探和牽製,若示弱求和,則後患無窮,必須堅決反擊,打出江東的威風!
雙方在朝堂上激烈爭吵,相持不下。年幼的孫權難以決斷,江東政權陷入了立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作為南陽使者的徐庶,則被意外地卷入了這場風暴的中心。主和派張昭等人認為,與南陽結盟無益,反而會激怒曹操,是導致廣陵被襲的原因之一,對徐庶態度轉為冷淡甚至敵視。而主戰派周瑜則更加迫切地希望鞏固與南陽的聯盟,希望南陽能在北麵牽製曹操部分兵力,或至少提供物資支援,因此對徐庶更加倚重和拉攏。
徐庶身處異鄉,麵對如此複雜的局麵,既要維護南陽的利益,又要確保自身安全,還要在兩大派係之間巧妙周旋,處境極其艱難。周卓抵達吳郡後,幾經周折才與徐庶取得聯係,此時徐庶已被變相軟禁在驛館,行動受到限製,若非周瑜暗中派人保護,恐已遭不測。
周卓在密信中寫道,他正在設法與徐庶商議脫身之策,但江東局勢瞬息萬變,孫權最終會倒向哪一邊,尚未可知。若主和派得勢,徐庶很可能被作為向曹操示好的“禮物”扣押甚至移交!
“好一個曹孟德!好一個聲東擊西!”林凡看完密報,又驚又怒。曹操這一手偷襲廣陵,不僅打擊了孫權,更巧妙地利用了江東內部矛盾,幾乎要將南陽剛剛建立的江東聯盟扼殺在搖籃之中!
絕不能坐視徐庶陷入險境,也絕不能任由聯盟破裂!
“高順將軍!”林凡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末將在!”
“點齊五千精銳,多備旌旗鼓噪之物,明日拂曉,兵發育陽,做出大舉進攻汝南曹操地盤)的態勢!聲勢越大越好!”
高順一怔:“軍師,真要攻打汝南?此時與曹操開戰……”
“非是真打!”林凡打斷他,“是佯攻!是威懾!要讓曹操知道,我南陽不是泥塑的!他敢動江東,動我使者,我就在他背後插上一刀!至少要讓他不敢將廣陵的偏師規模擴大,甚至迫使他從官渡分心!此為‘圍魏救趙’之策,緩解江東壓力,助周瑜主戰派穩住局勢!”
“末將明白!”高順恍然大悟,立刻領命而去。
高順的“佯攻”部隊很快集結完畢,大張旗鼓地向北開進,一路上旌旗招展,煙塵滾滾,做足了要攻打汝南的架勢。這一舉動,果然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
潛伏在宛城附近的曹軍細作立刻將情報飛馬傳回許都和官渡前線。雖然曹操未必會被這種程度的佯攻真正嚇到,但南陽軍隊的異動,無疑會牽製他一部分精力,至少讓他不能全力支持張遼在廣陵的行動,甚至要考慮南陽是否真的會趁火打劫。
與此同時,林凡又親筆寫了一封措辭強硬的信,以劉擎的名義,派人送往襄陽劉表處。信中“義正辭嚴”地指出,曹操偷襲廣陵,狼子野心,意在吞並江東,若江東有失,則荊州唇亡齒寒!要求劉表以大局為重,立即發兵援助江東,或至少從荊州方向對曹操施加壓力。此舉既是將劉表一軍,也是試圖將荊州拉下水,共同對抗曹操,至少讓劉表無法趁火打劫南陽。
做完這一切,林凡能做的便是等待。等待高順佯攻的效果,等待周卓在江東的進一步消息,等待這場波及東南的巨大風波最終的結果。
數日後,高順派人回報,曹軍在汝南邊境戒備森嚴,但並未主動出擊,雙方處於對峙狀態。而來自江東的第二封密報,也由“暗羽”秘密渠道送回。
密報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由於周瑜的堅持和外部形勢包括南陽的佯攻)的壓力,孫權最終采納了周瑜的意見,決定出兵救援廣陵,由周瑜親自率水軍北上迎戰張遼!主戰派暫時占據了上風!徐庶的處境有所改善,但仍被要求留在吳郡,“以便繼續商討盟約”。
壞消息是:張遼用兵如神,廣陵局勢依然嚴峻。而且,周瑜在出兵前,私下向徐庶透露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猜測:曹操此次偷襲廣陵,時機拿捏得如此之準,背後恐怕有熟知江東內情之人通風報信!他懷疑,江東內部,甚至高層之中,可能隱藏著曹操的奸細!
這個消息,讓林凡的心再次沉了下去。江東內部有奸細?這會是誰?張昭?還是其他人?這個奸細的存在,不僅威脅著江東的安危,也同樣威脅著徐庶的安全和南陽江東聯盟的穩固。
東南之變,遠未結束,反而更加迷霧重重。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