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糜竺陳詞,林凡定策_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 > 第114章 糜竺陳詞,林凡定策

第114章 糜竺陳詞,林凡定策(1 / 2)

夜色濃稠如墨,山林間彌漫著硝煙與血腥尚未散儘的刺鼻氣味,混合著初春草木的濕冷潮氣,吸入肺腑,帶來一陣冰涼的刺痛。林凡麾下這兩千餘剛剛經曆血戰、強行突圍的殘兵,如同受傷的狼群,在黑暗中沉默而迅速地穿行,每個人都緊繃著神經,警惕著可能從任何方向出現的追兵。曹仁的騎兵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誰也不知道它何時會轟然斬落。

就在這極度緊張的氛圍中,前方斥候帶來的關於“劉皇叔旗號”和“糜竺”的消息,不啻於在死寂的潭水中投入了一塊巨石,激起了層層漣漪。

“糜竺?劉備的內兄,掌管錢糧財政的心腹?”石韜聞言,疲憊的臉上瞬間布滿驚疑,他快步靠近林凡,壓低聲音,語氣中充滿了難以置信與深深的戒備,“他怎會在此?諸葛孔明此舉何意?前番送來白波奇兵,已是匪夷所思,如今又派其核心幕僚親至接應?這……這示好也太過刻意,太過……危險了!”

也難怪石韜如此警惕。劉備與林凡,分屬不同勢力,雖無直接衝突,但也絕非盟友。前有諸葛亮贈送虎符、輿圖,引薦白波軍,已是大異常理的人情;如今在這林凡新敗突圍、最為狼狽虛弱之際,其集團核心人物之一竟親身涉險前來“接應”,這背後所圖,恐怕絕非“同宗之誼”、“共抗國賊”那麼簡單。縱觀史冊,這等“雪中送炭”,往往伴隨著極高的價碼,甚至可能是吞並的前奏。

林凡腳步未停,但速度明顯放緩,他眼中銳利的光芒在黑暗中閃爍不定,大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析著這突如其來的變局。郭大及其白波軍的出現,可以說是諸葛亮預埋的一步暗棋,是為了攪亂局勢,給曹操製造麻煩,同時也向林凡示好,或者說,是一種“投資”。但糜竺親自前來,意義就截然不同了。這代表著劉備勢力正式的、高規格的接觸,其背後必然有著明確的政治意圖和戰略考量。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林凡聲音低沉,帶著一絲曆經生死後的沙啞與冷靜,“如今我等形同流寇,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劉備若真欲對我不利,隻需坐視曹仁追殺即可,何必多此一舉,派糜子仲糜竺字)親臨險地?廣元兄,通知下去,全軍保持警戒,但沒有我的命令,不許輕舉妄動。徐凡,帶一隊人,隨我去見見這位糜彆駕!”

命令下達,殘軍立刻在軍官指揮下,依托一片地勢稍高的林地,迅速構建起簡易的環形防禦。弓弩手上樹或依托岩石,長槍手在外圍結陣,雖然人人帶傷,疲憊不堪,但行動依舊迅捷,顯示出極高的軍事素養。郭大及其白波部則自發散於外圍更遠處的黑暗中,如同幽靈般警戒,他們的山地作戰本能,在此刻成為了最好的哨探。

林凡在徐凡及二十餘名最精銳親衛的簇擁下,向前行了約半裡地,便看到了一處相對開闊的林間空地。空地上,果然停著數輛看似普通、卻用料紮實的馬車,周圍有約五十名身著皮甲、手持環首刀的護衛,這些護衛眼神精悍,站位看似隨意,實則隱隱構成一個護衛陣型,將中間那輛馬車護在核心。馬車旁,一名身著青色儒袍、頭戴進賢冠、年約四旬、麵容溫潤儒雅的中年文士,正靜靜地站在那裡,臉上帶著平和而不失莊重的笑容,仿佛眼前並非殺機四伏的險地,而是自家廳堂。正是劉備麾下重臣,糜竺,糜子仲。

見到林凡一行人過來,糜竺不慌不忙,上前幾步,拱手施禮,姿態從容,聲音清朗溫和:“這位想必就是名震荊襄的林凡,林軍師吧?在下東海糜竺,奉我家主公劉皇叔與軍師諸葛孔明之命,特在此恭候軍師大駕。軍師昨夜鷹澗突圍,奇襲張允,真乃神勇無雙,令人歎服!”他言語之間,對林凡的動向竟是了如指掌。

林凡心中微凜,臉上卻不動聲色,拱手還禮:“糜彆駕過譽了。林某敗軍之將,狼狽至此,不敢當‘神勇’二字。倒是彆駕身負重任,不避艱險,親臨此地,著實令林凡意外,亦深感……困惑。卻不知皇叔與孔明先生,遣彆駕前來,所為何事?”他開門見山,直接點出了核心問題,目光銳利地直視糜竺,試圖從對方那溫潤平和的表象下,看出真實的意圖。

糜竺對於林凡的直接似乎毫不意外,他微微一笑,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指向旁邊一塊較為平整的大石:“軍師鏖戰辛苦,不如暫且歇腳,容糜某細細道來?此地雖非談話之所,然情勢緊急,也隻能從權了。”

林凡略一沉吟,點了點頭,與糜竺分彆在那大石上坐下,徐凡則率親衛警惕地散開在周圍,手始終按在刀柄之上。

糜竺坐定,收斂了笑容,神色變得鄭重起來:“軍師可知,就在兩個時辰前,江夏劉琦公子,已正式公告荊州,宣布繼承其父劉景升州牧之位,並發布檄文,痛斥蔡瑁、張允等人囚父篡位、賣州求榮之十大罪狀,號召荊州忠義之士,共起討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消息雖然已在林凡預料之中,但此刻從糜竺口中得到證實,依舊讓他心神一震。劉琦終於站出來了!這意味荊州的內部矛盾徹底公開化、激烈化,蔡瑁想要平穩投降曹操的打算,已經破產!

“此乃義舉!”林凡點頭表示讚同,“琦公子名正言順,理應如此。”

糜竺繼續道:“然則,蔡瑲在襄陽經營多年,樹大根深,更有曹操為外援,琦公子雖有黃祖、文聘將軍支持,然則力有未逮,形勢依舊危如累卵。我家主公與劉景升同為漢室宗親,更有衣帶詔討賊之責,豈能坐視景升兄基業被奸佞所篡,荊州百姓遭戰火塗炭?故而,我家主公已決定,即刻起兵,響應琦公子,共討國賊蔡瑁、曹操!”

劉備要動手了!林凡眼中精光一閃,這無疑是攪動荊襄局勢的又一記重錘!但他立刻抓住了糜竺話語中的關鍵:“皇叔高義,林某佩服。然則,此乃荊襄內部之事,皇叔欲如何行事,與我這敗退之師,又有何乾係?彆駕在此等候林某,總不至僅僅是為了告知此事吧?”

糜竺看著林凡,目光誠懇,語氣愈發凝重:“軍師明鑒。我家主公與諸葛軍師皆言,林軍師乃世間奇才,胸懷大誌,更兼心係黎民。此番南陽之困,非戰之罪,實乃蔡瑁背刺、曹操勢大所致。軍師雖暫受挫,然根基未失,威望猶在,尤以昨夜突圍逆襲之舉,足見軍師與麾下將士之悍勇忠貞,天下罕見!”

他頓了頓,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低了幾分,卻帶著更強的穿透力:“如今局勢,曹操北顧之心因關雲長將軍兵臨伊闕而暫緩,然其吞並荊州之誌不死。蔡瑁雖受挫於軍師,然其掌控襄陽,水軍實力尚存。若軍師率殘部返歸宛城,固然可憑城堅守一時,然則外無強援,內乏糧秣,北有曹仁重兵圍城,南有蔡瑁水軍威脅,西麵……亦難保曹操不會另遣大將經略,宛城終成孤城,陷落恐是早晚之事。屆時,軍師與劉擎公一番心血,付諸東流,豈不令人扼腕?”

這一番分析,可謂句句戳中林凡目前的死穴,將他麵臨的絕境剖析得淋漓儘致。林凡沉默著,沒有反駁,他知道糜竺說的是事實。僅僅退回宛城,不過是延緩死亡的時間罷了。

糜竺見林凡不語,知道其心已動,便拋出了最終的來意:“故而,我家主公與諸葛軍師之意,是想請軍師,暫棄宛城孤地,移師南下,與我軍合兵一處,共保荊襄!我軍願以新野、樊城等地為軍師根基,錢糧軍械,亦可竭力供應。你我雙方,合則兩利,可共抗曹賊,保境安民;分則兩害,必被曹操、蔡瑁逐個擊破!此乃肺腑之言,亦是眼下唯一生機,望軍師三思!”

合兵一處?移師南下?與劉備集團合並?

糜竺的話,如同驚雷,在林凡耳邊炸響,也在不遠處豎耳傾聽的石韜、徐凡等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這意味著,林凡將放棄獨立的地位,投入劉備麾下!雖然糜竺措辭委婉,說是“合兵”、“共保”,但主客之分,一目了然!

石韜臉上瞬間血色儘褪,他幾乎要忍不住出聲反對!南陽是林凡和他一手一腳、曆經艱難打下的基業,是他們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實現抱負的起點!如今雖然受挫,豈能輕易拱手讓人,寄人籬下?

徐凡等將領也是麵麵相覷,臉上充滿了掙紮與不甘。他們追隨林凡,是因為相信林凡能帶領他們在這亂世殺出一片天地,若投入劉備麾下,他們這些“客軍”又將處於何種地位?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死死地盯在了林凡的背影上。這一次的抉擇,比是否攀爬鷹嘴澗絕壁更加艱難,更加關乎未來!

林凡低著頭,手指無意識地在地上劃動著,沒有人能看到他此刻的表情。他的內心,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激烈鬥爭。糜竺的話,雖然直接,但確實是眼下最現實、也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出路。退回宛城是死路,流竄山林更是自取滅亡。投靠劉備,借助其力量,確實有機會活下去,甚至借助劉備這麵“漢室宗親”的大旗,在未來可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曆史上,劉備也確實最終成就了帝業……

但是,代價呢?代價就是失去自主權,成為劉備集團的一部分,或者說,附庸。他林凡穿越而來,熟知曆史進程,擁有超越時代的見識,難道最終的目的,就是成為劉備麾下的一員將領或謀士嗎?那他與曆史上的徐庶、乃至後來的法正、黃權等人,又有何本質區彆?他的抱負,他想要改變的東西,在劉備的麾下,又能實現多少?諸葛亮會允許一個能力、聲望都可能威脅到他地位的人,長期存在於劉備集團的核心嗎?

這是一個關乎生存與尊嚴,現實與理想的終極抉擇。


最新小说: 重生之我是華山嶽不群 靠天賜的廢物體質乾遍全職業 我的氣運之眼 下山第一天,總裁叫我老公 爆破師弱?可曾聽聞藝術就是爆炸 哈爾岡西之子 考古仙途:從流亡孤女到仙道巔峰 骨王蘿莉:開局萬族俯首稱女皇! 科技快無敵了,你說藍星有靈氣? 讓你相親,你把最猛閻王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