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城外的碼頭上,晨霧尚未完全散去,江水拍打著岸邊的礁石,發出沉悶的聲響。十數艘經過改裝的艨艟戰船靜靜地停泊在岸邊,它們卸去了大部分顯眼的軍械標誌,帆布也換成了常見的商船樣式,但船體那流暢的線條和吃水的深度,依舊透著一股難以掩飾的精悍氣息。
林凡一身青衫,外罩一件不起眼的玄色鬥篷,站在為首的戰船船頭,與前來送行的徐庶、墨衡等人做最後的交代。
“元直,竟陵就交給你了。”林凡看著自己這位最重要的謀士,語氣鄭重,“高順不在,城防需你多費心。周瑜雖暫緩內鬥,但其心難測,不可不防。一切以穩守為上,非萬不得已,絕不出戰。”
徐庶深深一揖:“軍師放心,庶必竭儘全力,保竟陵無虞。軍師此行,關乎我荊北存亡,更需萬分小心。”他頓了頓,壓低聲音,“劉備仁德之名廣播,然其麾下關、張皆萬人敵,諸葛亮更是深不可測,軍師與之會盟,亦需……留有分寸。”
林凡點了點頭,他明白徐庶的擔憂。與虎謀皮,固然能得一時之利,卻也需防反噬之危。“我自有計較。”
他又看向墨衡:“墨先生,情報網絡不能斷。北邊曹軍的動向,江東周瑜的異動,乃至……豫章山中甘將軍的情況,一有消息,立刻通過備用渠道報予我知。”
“屬下明白!”墨衡躬身領命。
交代完畢,林凡不再猶豫,轉身登船。隨著一聲低沉的號令,船隊升起風帆,緩緩駛離碼頭,逆著江水,向著上遊的江夏方向駛去。船影在晨霧中漸漸模糊,最終消失在茫茫江麵之上。
徐庶和墨衡站在碼頭,直到再也看不到船隊的影子,才收回目光,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那無法掩飾的憂慮。軍師此行,看似是尋求聯盟的生路,實則亦是步步殺機的險途。
船隊行駛在浩渺的長江之上,為了避開可能存在的江東水軍巡哨和曹操方麵的細作,林凡選擇了相對隱蔽的航線,晝伏夜出,儘量貼近南岸航行。即便如此,沿途的氣氛也能感受到大戰將至的緊張。江麵上往來的商船明顯稀少了許多,偶爾看到的漁船也行色匆匆,兩岸的一些村鎮甚至能看到百姓扶老攜幼向南遷徙的景象。
林凡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船艙內,對著帶來的荊州及江北地圖沉思。他在推演曹操可能的進軍路線,思考與劉備聯盟的具體細節,以及……如何應對周瑜這個最大的變數。
“軍師,前方即將進入江夏水域。”負責此次護衛統領的“影刃”隊正,代號“離火”,走進艙內低聲稟報。他年約三旬,麵容普通,但一雙眼睛銳利如鷹,是林凡麾下最擅長護衛與反刺殺的頂尖好手。
林凡抬起頭:“通知下去,所有人提高警惕。打出約定的信號旗。”
“是!”
船隊變換陣型,更加緊湊,船桅上升起了一麵繡著奇異雲紋的青色旗幟,在江風中獵獵作響。這是與劉備方麵約定的識彆信號。
又行駛了約莫一個時辰,前方江麵出現一支小型船隊,約五六艘走舸,迎麵駛來。船頭站立一人,羽扇綸巾,身姿挺拔,正是諸葛亮派來的接應使者,孫乾。
兩方船隊靠近,孫乾登上林凡的座船,拱手笑道:“久聞林軍師大名,今日得見,果然風采不凡!孔明先生與我家主公,已在夏口城中備下薄酒,恭候軍師大駕!”
林凡還禮:“有勞孫先生相迎。玄德公與孔明先生盛情,林凡感激不儘。”
雙方寒暄已畢,船隊合為一處,在孫乾的引導下,駛向夏口城。
夏口城位於漢水與長江交彙處,是江夏郡的治所,也是劉備目前的主要據點。城郭依山傍水,地勢險要。船隊靠岸時,已是黃昏時分,夕陽將江麵染成一片瑰麗的赤金色。
碼頭之上,僅有數人等候。為首一人,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麵如冠玉,唇若塗脂,臉上帶著溫和而懇切的笑容,正是劉備。他身旁左側,站著一位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大漢,正是關羽。右側一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自然是張飛。而在這三人稍後一步,一位羽扇綸巾,麵如冠玉,目似朗星的年輕文士,正含笑看著林凡,氣質清雅脫俗,正是諸葛亮。
沒有盛大的儀仗,沒有多餘的隨從,但這寥寥數人站在那裡,便自有一股令人不敢小覷的磅礴氣勢。
林凡整理了一下衣冠,穩步下船,走上前去,對著劉備深深一揖:“荊北林凡,拜見玄德公!”
劉備連忙上前兩步,親手扶起林凡,語氣真摯而熱忱:“林軍師快快請起!備久聞軍師力抗周瑜,保境安民,心中敬佩已久!今日軍師不避艱險,親臨江夏,實乃我荊州百姓之福,漢室之幸!”
他的手溫暖而有力,目光誠懇,讓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林凡起身,又向關羽、張飛、諸葛亮一一見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關羽微微頷首,丹鳳眼中精光一閃,算是回禮,自帶一股傲然之氣。
張飛則瞪著環眼,上下打量了林凡幾眼,聲如洪鐘:“俺聽說你在竟陵把周瑜那小子耍得團團轉?有點本事!待會兒酒桌上,俺老張要好好跟你喝幾碗!”
諸葛亮則手持羽扇,從容還禮,微笑道:“亮,見過林軍師。軍師一路辛苦。”
簡單的見麵,寥寥數語,雙方主要人物的性格氣質,已可見一斑。
夏口城,劉備府邸。宴席設在一處臨水的廳堂,並不奢華,但潔淨雅致。席間除了林凡與劉備、關、張、諸葛四人外,僅有孫乾、簡雍作陪。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漸漸融洽。張飛果然拉著林凡連乾了好幾碗酒,見林凡酒量竟也不弱,更是高興,哇哇大叫著要再喝。關羽雖沉默寡言,但偶爾看向林凡的目光中,也少了幾分最初的審視,多了一絲認可。劉備則始終態度溫和,不時詢問荊北風物民生,言語間充滿關懷。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宴席並非重點。
撤去酒席,奉上清茶,廳內隻剩下劉備、諸葛亮、林凡以及作陪的徐庶林凡示意其一同參與核心議事)四人,連關、張二人也暫時退下。
燭火搖曳,映照著四人沉靜而嚴肅的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