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江東使者,又聽聞了江陵方麵的動向,竟陵城府衙內的氣氛,並未因外部的“和風”而變得鬆弛,反而更添幾分沉凝。
次日清晨,林凡便傳令,召集麾下所有核心文武,於軍師府正廳舉行事關竟陵未來走向的戰略會議。
辰時剛過,眾人便已齊聚。文官序列以徐庶、龐統為首,其後是幾位近期投奔、處理民政的文吏;武將序列則尤為醒目,高順依舊沉靜如淵,魏延按刀而立,鋒芒畢露,而新近加盟的甘寧,則獨自站在稍靠後的位置,雖已換上新甲,眉宇間卻仍帶著一絲審視與疏離,默默觀察著廳內的一切。
林凡端坐主位,目光掃過麾下這初步成型的班底,心中感慨。從新野孤城到如今竟陵基業,從孤身一人到文武初聚,每一步都走得驚心動魄。如今,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諸君,”林凡開口,聲音平穩,打破了室內的寂靜,“江東孫權遣使修好,與江陵劉皇叔亦達成暫時和睦。曹操新敗北歸,舔舐傷口。眼下之荊襄,乃至天下,已形成曹、孫、劉,以及我竟陵,四方牽製之局。於我而言,則是與孫、劉並立於荊南。”
他略一停頓,讓眾人消化這番話,隨即拋出了核心問題:“前路已開,然方向何在?強敵環伺,我竟陵是進是退,是攻是守?未來方略,關乎存亡興衰,今日請諸君暢所欲言,各陳己見。”
林凡話音落下,廳內沉默了片刻。首先開口的,竟是資曆最淺的甘寧。
甘寧上前一步,抱拳道:“軍師!末將新附,本不當多言。但既蒙軍師信重,授以水軍都督之職,寧便直言了。”他聲音洪亮,帶著水寇特有的悍勇之氣,“如今之勢,猶如大江行船,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江東周瑜新喪,人心未定;劉備寄居江陵,根基淺薄。此正乃天賜良機!我竟陵當厲兵秣馬,憑借水陸之利,或東向與孫權爭鋒,或西進取江陵之地,擴展版圖,方能立於不敗之地!若一味固守,待彼等緩過氣來,恐悔之晚矣!”
他的主張激進而直接,充滿了開拓的銳氣,也符合他錦帆賊出身,習慣於主動出擊、奪取利益的風格。
甘寧話音剛落,魏延便出聲附和,語氣鏗鏘:“末將以為,甘都督所言在理!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豈能偏安一隅,坐視良機流逝?請軍師下令,延願為先鋒,為軍師開疆拓土!”
兩位新銳將領的請戰,讓廳內氣氛為之一熾。
此時,一直沉默的徐庶開口了,他聲音溫和,卻自帶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甘將軍、魏將軍勇略可嘉,所言亦有其理。然則,爭霸天下,非僅憑血氣之勇。竟陵新立,地不過竟陵、新野兩城及周邊,民不過十萬,兵不過萬餘。雖得赤壁之機,暫獲喘息,然根基猶虛,錢糧人口,遠遜於曹、孫、劉任何一方。此時若主動挑起戰端,無論東向還是西進,皆是以弱擊強,勝算幾何?即便僥幸得勝,亦必元氣大傷,屆時如何應對北方虎視眈眈之曹操?”
他看向甘寧和魏延,目光誠懇:“庶非不主戰,然戰需有必勝之把握與善後之良策。當下之要務,在於將竟陵、新野經營成鐵桶一般,積糧、練兵、攬才、惠民。唯有根基穩固,進可攻,退可守,方有資格談論擴張。否則,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縱能逞一時之快,終難長久。”
徐庶的主張穩健持重,強調內政根基,這是謀國之士的遠見。
“元直兄所言,老成謀國。然則,坐守亦非良策。”龐統嘿嘿一笑,撫著他那幾根稀疏的胡須,站了出來。他先肯定了徐庶,隨即話鋒一轉,“天下大勢,瞬息萬變。豈有坐等著就能強大之理?待我根基穩固,焉知孫權、劉備不會同樣穩固?屆時,強弱之勢未必改變,而我等卻已失了先機。”
他走到廳中懸掛的輿圖前,手指虛點:“統之見,在於一個‘動’字!非是如甘將軍所言,貿然與孫、劉決戰,而是伺機而動,因勢利導。北麵曹操,實力猶存,需重點防範,此乃共識。西麵劉備,名為宗親,實為客軍,其與本地士族未必一心,更有劉琦公子這層關係在,我等可加以利用,或拉攏,或分化,或尋隙滲透,未必需要大動乾戈。東麵孫權,內部派係林立,周瑜既死,矛盾或顯,此正可交好以穩局勢,亦可暗中籌謀,以待其變。”
龐統的目光最終落在輿圖南麵,武陵、零陵、桂陽等荊南未定之地上,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至於南麵……蠻族未服,士燮遠在交州,地廣人稀,看似貧瘠,卻正可為我竟陵之後方與用武之地!若能南撫蠻族,西通巴蜀,甚至……南下圖之,”他手指在交州一帶畫了個圈,“則我竟陵縱無北伐之中原根基,亦可有南麵稱雄之資本!此乃‘避實擊虛’,‘以空間換時間’之策也!”
龐統的策略,兼具進取與務實,既有戰略眼光,又提供了具體的破局方向,尤其是在南方尋找機會,堪稱神來之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廳內眾人聞言,皆陷入沉思。甘寧、魏延覺得此策比單純固守更合心意,徐庶亦覺得龐統之策並非盲目冒進,而是在穩固自身的同時,積極尋找外部突破口。
三方意見,激進、穩健、機變,均已陳述。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彙聚到了主位的林凡身上。
林凡緩緩站起身,走到輿圖前,與龐統並肩。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地圖,看到了未來的波瀾壯闊。
“諸君之論,皆有其理。甘寧、魏延之勇,不可不倡;元直之穩,不可不依;士元之謀,不可不用。”他先肯定了所有人,隨即聲音陡然轉沉,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然,竟陵之路,當有主次,有先後!”
他手指重重點在竟陵之上:“竟陵,乃我等根基所在!無竟陵,則一切皆為空談!故,元直所言‘內修政理’,乃第一要務!營田、興商、攬才、惠民,此四事,需傾儘全力,由元直總領,我要在一年之內,見到竟陵倉廩實,府庫足,民心安!”
“諾!”徐庶肅然領命。
林凡手指向北移動:“曹操,乃我等生死大敵!北防之策,絕不可鬆懈!高順,陷陣營需加強操練,新野城防需時刻警惕,北麵斥候,加倍派出!”
“遵命!”高順沉聲應道。
隨即,林凡手指向西,又向東:“劉備,梟雄也,然目前勢弱,且有大義名分,不宜公然為敵,當以‘西和’為主,暗中經營,徐徐圖之。孫權,雄主也,周瑜雖死,實力未損,且目前對我釋放善意,當以‘東交’為策,虛與委蛇,爭取發展時間。”
最後,他的手指穩穩落在荊南乃至更南的廣闊區域,聲音斬釘截鐵:“而未來破局之關鍵,在於‘南拓’!士元之策,深得我心!蠻族、交州,看似邊鄙,實乃天賜之機!魏延,著你部加緊操練山地作戰之法;甘寧,水軍不僅要巡弋大江,更要熟悉南下水文,為日後水陸並進做準備!”
“末將領命!”魏延、甘寧齊聲應諾,眼中燃起戰意。
林凡環視全場,朗聲道:“故,我竟陵未來總略,可定為——北防曹操,西和劉備,東交孫權,南拓蠻荒,內修政理!諸君,前路艱險,然大勢在我!望諸君同心協力,共鑄不世之基業!”
“謹遵軍師之命!同心協力,共鑄基業!”
廳內眾人,無論先前持何觀點,此刻皆被林凡清晰宏大的戰略藍圖所感染,齊聲應和,聲震梁宇。
一場決定竟陵命運的戰略會議,就此落下帷幕。一個清晰而堅定的未來,已在眾人眼前展開。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