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老宋頭,他們一行出馬弟子經過幾天的跋涉,在楊二狗到達雲撫琴這裡時,也終於趕到了白山胡三太爺道場。
這道場不大,隱匿於密林之中,是一個天然溶洞。
洞穴兩側隱約可見斑駁壁畫,描繪狐仙化人、濟世救民的傳說。
深處有一石台,上麵供奉著胡三太爺和胡三太奶的神像,倆神像雙目微垂,似在聆聽眾生祈願。
洞頂處有一條不大不小的裂縫,好似直通天庭,陽光順著裂縫照下,如天光神啟籠罩神壇。
眾出馬弟子進洞之時還有說有笑,當見到胡三太爺和胡三太奶神像之後,頃刻間集體閉嘴,紛紛跪倒在地。
“胡三太爺,我等皆是出馬弟子,由於堂口被封,不得已才來打擾您,希望您能出手,將我等堂口解封,實在不濟,告知我等,封堂之人是誰也好,我等在這裡給您磕頭了。”
為首的一個齙牙老頭在陳述完所求之後,便開始率領眾人拜了起來。
豈料,就在眾人拜到第三下的時候,一個縹緲的聲音猛然間響起在了他們腦海。
“爾等請回吧,無人背詩太爺是不會見你們的。”
眾人大驚,紛紛抬頭看向太爺神像,許久後,見再無後續,齙牙老頭隻好硬著頭皮繼續問道:“敢問上仙,背的是什麼詩,可否提示我們一下。”
“詩就是詩,要什麼提示,有人背,就有人聽,有人聽,太爺自會過來。”
“詩……”齙牙老頭回身看向眾人:“誰會背詩,快背。”
老頭身後一老太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什麼詩都行麼?”
“管他什麼詩,先背出來再說,萬一蒙對了呢。”
眾人一想也對,當下便有人起身大聲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眼見神像沒有反應,又有一人起身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齙牙老頭狠狠白了這人一眼:“你咋啥詩都背,也不怕胡三太爺怪罪你。”
這人一縮腦袋,急忙又跪了下去。
接下來,大家絞儘腦汁,將能想到詩的全都背了一遍,可結果彆說神像了,就是剛剛說話的聲音都在沒有了動靜。
就在所有人急的直跳腳的時候,老宋頭有些不情不願的開口道:“我這裡有一首詩,不過不怎麼好,是一個出馬弟子堂口被封時,那封堂之人留下的。”
“真的?”齙牙老頭一聽瞬間激動起來:“老宋啊,有這詩你不早說,我琢磨著,你這詩應該就是關鍵,你快背一下。”
“可是……”
“哎呀,你快彆可是了,”眼見老宋頭還在扭捏,齙牙老頭急忙道:“大家現在可就指望你了,這要是堂口不能解封,那咱們回去就擎等著餓肚子吧。”
“行吧。”
見眾人全都看著自己,老宋頭隻好硬著頭皮背道:“坐臥關東一老登,騎著老虎草老鷹。餓了他就吃把土,渴了就喝西北風……”
‘啪!’
該說不說,老宋頭背完之後,許久沒有動靜的洞穴居然真的有了反應。
隻見一條細如牛毛的閃電,順著洞頂裂縫就劈了進來,當即就落在了老宋頭的腦袋上。
老宋頭連慘叫聲都沒來得及發出,雙眼一翻直接就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