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腳下,梵鐘悠揚,一座宏偉的寺廟內,上演著與道士彆墅裡相似的一幕。
不過與道士那邊的劍拔弩張不同的是,此間氛圍要安靜許多。
大殿內,檀香嫋嫋,數十位身披各色袈裟、氣度不凡的僧人盤坐於蒲團之上。
他們來自南北各大古刹,皆是寺中棟梁乃至一寺之主。
端坐於上首的玄道和尚,麵如滿月,耳垂碩大,寶相莊嚴,正是前幾日在白山山頂被楊二狗‘勸退’的家夥。
“玄道師兄,你傳訊急召我等彙聚於此,又令弟子把守山道,言明有要事相商,不得擅自上山。如今人已到齊,還請師兄明示,究竟是何等要事,竟比那‘邪氣之源’更為緊迫?”
一位來自南方大寺,性情略顯急躁的主持率先開口,聲音洪亮。
旁邊一位瘦削的老僧亦緩緩頷首,眉宇間帶著些許憂慮。
“不錯,玄道師兄,貧僧聽聞道門各家已齊聚山下,虎視眈眈,若我等再遲疑不前,隻怕……那‘邪氣之源’,便再無我佛門置喙之地,屆時,我等豈非成了罪人?”
殿內眾僧雖未喧嘩,但低語與詢問的目光都聚焦在玄道方丈身上,顯然心中皆有此疑。
玄道方丈麵對諸多質疑,神色依舊波瀾不驚,他緩緩睜開微闔的雙目,低宣一聲佛號:“阿彌陀佛。諸位師弟,少安毋躁,爾等可知,我佛經中所言的‘末法時代’?”
眾僧皆是一怔,不明玄道為何突然提及此宏大意象。
一位中年僧侶合十回道:“末法時代,法弱魔強,正法漸衰,我等修行之人自然知曉。隻是師兄,此事與那白山之上的邪氣之源又有何關聯?”
玄道方丈臉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測的淡然微笑,目光掃過全場,聲音平道:“前幾日,貧僧已親上白山,亦曾抵達那狐仙洞府之前。諸位可知,貧僧為何未曾與那狐仙理論,反而轉身下山,在此靜候諸位?”
這一問,勾起了所有僧人的好奇。
以玄道方丈的身份修為,斷無被人輕易嚇退之理。
“還請師兄解惑。”
眾僧齊齊合十,微微躬身,姿態恭謹。
玄道方丈緩緩道:“貧僧在那山頂,遇見一人。此子名曰,楊二狗。”
“楊二狗?”
眾僧聞言微微蹙眉。
“此人有何特異之處?”
先前那急躁的主持連忙開口追問。
玄道方丈不答反問,聲音陡然變得莊嚴肅穆:“諸位既知末法時代,可曾細讀《阿含經》?可曾記得,經中所載,於末法洪流之中,將有一位聖子應運而生,此子可引導迷惘眾生,護持佛法慧燈不滅。”
殿內霎時間靜得可怕,唯有檀香燃燒的細微劈啪聲。
眾僧的眼神從疑惑逐漸轉為驚愕,繼而湧現出難以置信的激動。
一位須眉皆白的老僧聲音顫抖,幾乎語不成聲:“師……師兄,你是指……月光童子?《阿含經》有雲:‘月光出世,得相具足,能於末法,救度眾生’,難道那楊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