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跳至680小時時,綠星的大氣雲層開始泛出暗紫紋路——這是暗核輻射潮的前兆。林野站在基地觀測塔的舷窗前,指尖劃過囤的星象監測儀屏幕:“輻射濃度會在三小時內突破安全閾值,通知所有人,啟用二級防輻射預案。”
預案裡的核心物資,是林野災變前從舊時代軍工倉庫淘來的納米防輻射篷布——這東西本是用於覆蓋戰略物資庫的冷門貨,他當時囤了整整二十卷,此刻被刀疤強帶著隊員迅速鋪開:星禾田上方拉了三層篷布,基地通風口裝上囤的高效過濾芯災前按“十年用量”儲備的三百個備件),就連外圍的巡邏通道,也用篷布搭起了臨時遮蔽廊。
“強哥,篷布固定件不夠了!”新兵小周抱著的合金卡扣喊。刀疤強彎腰從巡邏車的儲物箱裡拽出半箱囤的萬能連接件:“林哥早備著了,這玩意兒能卡合金、能擰篷布,災前囤了兩箱,夠用到輻射潮退。”
就在篷布剛固定好的瞬間,暗紫雲層裡砸下細密的“輻射雨”——雨滴沾在裸露的岩石上,立刻泛起黑褐色的腐蝕痕跡。基地外的監測器尖叫起來,李蓉盯著囤的輻射數值分析儀:“濃度是安全線的17倍,還好篷布的隔絕率能到99.2。”
可麻煩很快從地下冒了出來:基地的供水管道突然發出“嗤嗤”的滲漏聲——是輻射雨滲透了表層土壤,腐蝕了管道接口。蘇晴攥著囤的管道修補包災前按不同管徑囤了五大箱)往維修通道跑,打開艙門時卻皺起眉:“接口腐蝕麵積太大,普通修補劑頂不住。”
林野的通訊器立刻響起:“用囤的高分子防腐蝕膠泥,在三號物資庫的b區貨架,旁邊還有配套的耐高溫綁帶。”
那膠泥是林野當年在舊建材市場“撿漏”囤的——商家說這是用於深海管道的特種材料,他當時覺得“末世裡管道肯定會壞”,一口氣囤了十桶。蘇晴挖了兩大塊膠泥裹在腐蝕接口上,再用綁帶纏緊,滲漏聲瞬間消失:“這膠泥凝固速度比說明書還快,囤貨真沒白瞎。”
輻射潮持續到第七小時時,基地外傳來了呼救聲——是三名衣衫襤褸的幸存者,抱著個臉色發紫的孩子,躲在岩石後不敢動。“他們身上有輕度輻射汙染。”刀疤強舉著囤的遠程生命探測儀說,“孩子的生命體征在降。”
林野盯著監測儀上的輻射波動:“放他們進外圍隔離區,用囤的應急淨化艙處理——記得用備用能源,彆占基地主供電。”
應急淨化艙是林野災前從廢棄醫療站拆回來的設備,當時覺得“說不定能救急用”,就修好了囤在物資庫。此刻艙門打開,幸存者被送進去後,蘇晴往艙內注入囤的輻射中和劑災前儲備的二十支藥劑,至今隻用過三支),不到十分鐘,孩子的臉色便緩了過來。
“我們的基地被輻射潮衝毀了,食物和水都沒了……”領頭的幸存者聲音發顫。林野讓蘇晴遞過去三個囤的應急生存包:包裡有壓縮營養塊災前囤了兩千塊)、小型淨化水壺囤的備用款),還有兩包防輻射貼片。“隻能給這些,我們的物資要留著應對後麵的危機。”
幸存者攥著生存包離開隔離區時,倒計時已滑至650小時。林野轉身走進物資庫的“冗餘區”——這裡堆著他當年“覺得可能用不上但還是囤了”的東西:比如十台手動發電機怕能源斷供)、三百個密封儲水罐防水源汙染),還有一整架的機械維修手冊舊時代的紙質書,他囤了一箱)。
“李蓉,把囤的暗核波動探測器拆兩台出來,改裝成移動預警器。”林野指著貨架上的金屬箱,“刀疤強,把囤的星核手雷再清點一遍,優先挑穿甲型的。”
倒計時590小時那天,輻射潮終於退去,但綠星的地表已多了大片暗褐色的腐蝕帶。林野帶著隊員檢查星禾田:篷布下的星禾隻輕微蔫了幾片葉,而他囤的星禾專用抗輻射肥料,正被蘇晴均勻撒進土壤裡——這肥料是災前從農業科研所“順”來的試驗品,當時囤了十袋,此刻正好用來修複星禾的活力。
“監測儀顯示,暗核母巢的移動速度加快了。”李蓉的通訊器裡傳來探測器的蜂鳴,“預計會提前12小時抵達綠星軌道。”
林野站在物資庫的中央貨架前,指尖掃過一排星核能源匣災前囤的五十個滿能匣,至今隻用了七個):“通知所有戰鬥組,明天啟動囤的星核戰甲調試——那批戰甲的備用能源,我藏在四號庫的夾層裡了。”
戰甲是林野當年最“瘋狂”的囤貨之一——舊時代的淘汰型單兵戰甲,他拆了三輛廢棄裝甲車換零件,修好了五套。此刻刀疤強掀開夾層蓋板時,眼睛亮得發燙:“林哥,這能源匣夠戰甲滿功率運轉三天!”
倒計時的數字還在跳,綠星的風裹著星禾的淡香吹過基地圍牆。林野望著物資庫裡堆得滿滿當當的貨架——從防輻射的篷布到能擊穿暗核裝甲的彈藥,從應急的膠泥到能救人性命的淨化艙,每一件囤貨都是他提前埋下的“安全鎖”。
當暗核母巢的陰影開始籠罩綠星大氣層時,林野按下了戰甲的啟動鍵——艙門合上的瞬間,他聽見蘇晴在通訊器裡說:“囤的熱粥在保溫箱裡,等你回來吃。”
而基地的護盾發生器,正用囤的星核能源,撐起一道淡金色的光牆——那是災年裡,囤貨築成的、不會塌的壁壘。
喜歡災年求生:我靠囤貨養全村女眷請大家收藏:()災年求生:我靠囤貨養全村女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