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星的晨光剛掠過新生林海的樹梢,基地的通訊頻道就傳來急促的信號——首批幸存者運輸船已進入綠星軌道,預計十二小時後抵達。林野站在了望塔上,望著終端上標注的“臨時港口選址”——一片位於東海灣的淺灘,這裡的暗核濃度早已達標,但海底的地形尚未探測,無法確定是否適合停泊運輸船。“刀疤強帶勘探隊,用水下星核探測器航天基地繳獲的深海勘探設備)探查海灣地形,”他下令,“蘇晴同步培育‘星藻’幼苗——老教授剛改良的水生淨化植物,能清理海底殘留暗核,還能加固海床。”
兩小時後,勘探隊的通訊傳來壞消息:“林哥,海灣西側海底有個暗核溢口!濃度高達0.2g3,溢口周圍的海水呈灰黑色,還有水生寄生體變種在活動——它們長著透明觸須,能吸附在岩石上,分泌暗核毒液汙染海水!”李蓉調出水下探測器傳回的畫麵,屏幕上,灰黑色的海水裡漂浮著無數透明觸須,觸須纏繞著海底岩石,溢口處正不斷湧出細小的暗核氣泡,周圍的本土海草全是枯黃色。
“是地心暗核殘留的溢出口,”老教授的聲音從實驗室傳來,“綠星的海洋之前是暗核汙染重災區,溢口下麵連接著地心暗核通道,之前的全域淨化沒覆蓋到深海。星藻必須在溢口周圍形成淨化圈,同時用星核合金網星晶星係帶回)封堵溢口,否則毒液會擴散到淺灘,影響港口建設和幸存者安全。”
林野立刻調整方案:“刀疤強改造水下作業機器人災前囤的工業款),安裝星核能量切割器航天基地繳獲),清理寄生體觸須;蘇晴帶農業小隊,用水下播種器農業款改造,災前囤)投放星藻種子,構建三層淨化圈;李蓉調試水下星核傳導器航天基地繳獲改造),給星藻提供能量支持,確保它們在深海環境中快速生長。”
午後的東海灣,三艘作業船停泊在海麵上。水下作業機器人帶著淡藍色的星核能量光,緩緩潛入海底——機器人的機械臂揮舞著切割器,透明寄生體的觸須被切斷時,發出“滋滋”的聲響,毒液接觸到能量光後瞬間分解。刀疤強盯著操控屏幕,指尖精準操作:“已清理溢口外圍50米的觸須,海床相對平整,可以投放星藻種子了。”
蘇晴按下水下播種器的啟動鍵,數十萬顆帶著銀白星紋的星藻種子沉入海底。這些種子接觸海水後,立刻吸水膨脹,嫩芽破土時泛著淡綠微光——星藻的葉片呈扇形,邊緣帶著細密的星核能量脈絡,能快速吸收海水中的暗核粒子,同時分泌出粘性物質,將海底的暗核沉澱物凝結成塊。“第一層淨化圈已形成!”蘇晴盯著監測儀,屏幕上的海水顏色正從灰黑色逐漸變淺,“星藻的淨化效率是水生植物的五倍,海水中的暗核濃度已降至0.1g3!”
但危機悄然而至——溢口深處突然湧出大量暗核氣泡,氣泡破裂後,數十隻體型更大的寄生體變種衝了出來,它們的觸須上長著黑色倒刺,能穿透機器人的防護殼。“是寄生體母體!”李蓉的聲音帶著急意,“它們藏在溢口通道裡,靠暗核能量繁殖,必須用星核能量炮水下款,航天基地繳獲)擊退它們!”
林野立刻下令啟動水下能量炮,淡藍色的能量束穿透海水,擊中寄生體母體的瞬間,它們的透明身體瞬間變得焦黑,觸須紛紛脫落。但溢口的暗核濃度卻突然飆升至0.3g3,星藻的葉片開始發黃——深海壓力和高濃度暗核讓它們的生長速度放緩。“給星藻注入純星核能量液純星核結晶提煉)!”老教授的通訊及時傳來,“星藻的基因裡有能量儲備槽,注入能量後能快速激活抗逆基因,適應深海環境。”
蘇晴立刻將能量液倒入水下噴灑器農業款改造),淡藍色的液體順著管道注入海底,星藻接觸到能量液後,葉片上的銀白星紋瞬間發亮,發黃的部分快速泛綠,生長速度翻倍——它們的葉片相互纏繞,形成密集的淨化網,將溢口牢牢包裹,海水中的暗核粒子被快速吸收,濃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
刀疤強抓住機會,操控機器人將星核合金網覆蓋在溢口上。合金網的網格裡鑲嵌著星核能量塊純星核結晶切割),啟動時釋放出淡藍色的能量場,徹底阻斷了暗核氣泡的湧出。“封堵成功!”刀疤強鬆了口氣,“溢口的暗核濃度已降至0.05g3,寄生體母體全部逃離,短期內不會再回來。”
當天傍晚,東海灣的海水已變得清澈見底,星藻形成的三層淨化圈在陽光下泛著淡綠微光,海底的本土海草重新抽出嫩芽,幾條銀灰色的本土魚淨化後首次出現)在星藻間穿梭。李蓉帶著隊員測量海床:“海床穩定性達標,暗核濃度0.009g3,完全符合港口建設標準!”
林野站在作業船上,望著遠處正在搭建的港口框架——工程隊用星核合金支架航天基地繳獲)搭建碼頭,用純星核能量驅動的起重機災前囤的工程款改造)吊裝鋼板,遠處的林海與湛藍的海水相接,天空中掠過成群的綠星本土海鳥,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老教授,幸存者的居住艙準備得怎麼樣了?”他接通實驗室的通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都準備好了!”老教授的聲音帶著笑意,“用星核能量保溫板航天基地繳獲)搭建的居住艙,能抵禦綠星的晝夜溫差,裡麵配備了淨化型星禾加工的食物、星核能量轉化的飲用水,還有生態監測儀航天基地繳獲),確保幸存者的居住安全。而且我培育了‘星香樹’幼苗,種在居住艙周圍,能釋放舒緩神經的香氣,幫助他們適應新環境。”
深夜,綠星的夜空格外明亮,純星核結晶發射的能量束在天空中形成淡淡的光帶,照亮了整個東海灣。港口的建設仍在繼續,工程隊的隊員們輪流作業,起重機的燈光與海底星藻的微光交相輝映,像一片流動的星河。蘇晴蹲在淺灘上,看著星藻的葉片隨著海浪輕輕擺動,旁邊的沙地上,幾株星禾的幼苗已破土而出——那是被風吹來的種子,在淨化後的土壤裡紮了根。
“運輸船還有三小時抵達,”李蓉拿著終端走來,屏幕上顯示著運輸船的實時位置,“上麵有兩百名幸存者,包括老人和孩子,我們在港口準備了接應隊伍,還有醫療艙航天基地繳獲的急救設備),以防有人出現不適。”
林野點頭,目光望向星空——運輸船的光點越來越近,像一顆正在靠近的星辰。他知道,幸存者的到來,意味著綠星的文明重建正式啟動,而這場由植物引領的重生之路,也將迎來新的篇章。星藻淨化的海洋、星葉藤纏繞的礦脈、星禾覆蓋的平原、星香樹環繞的居住艙,還有那些隨風飄散的淨化種子,都在訴說著綠星的奇跡。
淩晨時分,運輸船緩緩停泊在新建成的港口。當艙門打開,幸存者們走出船艙,看著眼前湛藍的海水、翠綠的林海、清新的空氣,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笑容。一個小女孩掙脫母親的手,跑到淺灘上,撿起一枚被海浪衝上岸的星藻葉片,葉片上的銀白星紋在陽光下閃爍,像一顆小小的星星。“媽媽,這裡好美啊!”小女孩的聲音清脆,回蕩在海灣上空。
林野站在港口的最高點,看著幸存者們陸續走進居住艙,看著孩子們在星香樹下奔跑,看著大人們開始學習種植淨化型星禾、養護星藻,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綠星的淨化之戰雖已基本結束,但生態穩定、文明重建、未知區域探索的道路還很長——深海的寄生體母體、地心的暗核通道、可能存在的其他汙染區域,都需要他們繼續努力。
實驗室裡,老教授正對著顯微鏡觀察星藻的基因樣本,屏幕上的基因序列穩定而活躍,他計劃培育能適應深海高壓、淨化效率更高的“深海星藻”,徹底清理綠星的海洋;刀疤強帶著隊員,開始探測綠星的地心區域,準備封堵剩餘的暗核通道;蘇晴則在港口周圍開辟了新的試驗田,培育適合幸存者食用的本土蔬果,用純星核能量改良品種,提升產量和營養。
綠星的風穿過港口,帶著海水的鹹濕氣息和植物的清香,拂過每一個人的臉頰。林野望著遠處正在擴大的淨化植物種植區,望著天空中明亮的能量束,心中清楚,綠星的未來,不再是單一的淨化之戰,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文明與生態的共同繁榮。
終端上,新的規劃圖已經生成——建立全域生態監測網絡,培育海陸空全方位的淨化植物,建設農業、工業、醫療一體化的定居點,邀請更多星係的幸存者前來,將綠星打造成宇宙中的生態樣板星球。而那些紮根在土地、海洋、森林的淨化植物,像無數個跳動的生命脈搏,支撐著這場跨越星際的重生奇跡,也預示著綠星的未來,終將是一片生機無限、文明昌盛的新天地。
喜歡災年求生:我靠囤貨養全村女眷請大家收藏:()災年求生:我靠囤貨養全村女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