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號”的自適應生態艙外,宇宙邊緣的“空白區域”呈現出一片蒼茫的星塵荒漠——無數細小的宇宙塵埃與廢棄星體碎片漂浮在空中,形成綿延數百萬公裡的“塵埃海”,沒有穩定的大氣層,隻有微弱的星核能量在塵埃中流轉。李蓉的超遠距離探測儀顯示,生態能量波動的源頭,就在塵埃海中央的一顆不規則星體上。
“那顆星體直徑約五千公裡,表麵覆蓋著厚厚的星塵層,”李蓉調出星體的三維模型,“宇宙共生草的基因信號就在星塵層下方,檢測到它已經進化出適應星塵環境的變種,還與一種未知的矽基植物形成了共生關係。”
蘇晴捧著培育罐,罐內的宇宙共生草幼苗感受到外界的能量波動,葉片上的星光紋路微微閃爍:“這種環境沒有液態水,沒有土壤,宇宙共生草能存活下來,說明它已經進化出吸收星塵能量的能力。”
刀疤強操控“共生號”穿過塵埃海,飛船外殼的暗物質防護膜自動調整能量輸出,抵禦著高速撞擊的星塵碎片:“前方出現星塵風暴!風速高達每秒三百米,會撕裂飛船外殼,需要繞路從星體背麵降落!”
兩小時後,“共生號”降落在星體背麵的星塵平原上。隊員們穿著升級後的暗物質防護服聯盟技術部改裝,融入星塵共生草基因預測片段),腳下的星塵層鬆軟如沙,踩上去會揚起淡灰色的塵埃。遠處,一片淡綠色的植物群落映入眼簾——那是進化後的“星塵共生草”,葉片呈半透明的淡綠色,根係如銀色絲線般深入星塵層,吸收著星塵中的微弱能量。而在星塵共生草之間,生長著一種奇特的矽基植物“晶簇草”,通體呈淡紫色,晶體狀的葉片折射著星光,與星塵共生草的根係纏繞在一起。
“它們的共生模式太奇妙了!”蘇晴用基因測序儀采集樣本,眼中滿是驚歎,“星塵共生草吸收星塵能量,轉化為液態養分供給晶簇草;晶簇草則釋放矽基能量場,凝聚星塵形成臨時的‘能量護膜’,保護星塵共生草不被星塵風暴摧毀。但能量護膜的範圍有限,外圍的星塵共生草還是會被風暴侵蝕。”
林野觸摸著一株被風暴撕裂的星塵共生草,葉片上的星光紋路逐漸黯淡:“星體上的星塵風暴每十二小時爆發一次,現在距離下一次風暴還有三小時,我們必須儘快幫它們擴大能量護膜的範圍。老教授,有什麼方案?”
老教授的全息影像在終端上亮起,手中拿著融合後的基因圖譜:“我已經分析了星塵共生草和晶簇草的基因序列,晶簇草的矽基能量場可以與聯盟之芯的‘星核共振基因’融合,研發出‘星塵共振晶簇’。蘇晴,你用基因注入器將共振基因注入晶簇草的核心,讓它的能量場與星塵共生草的能量形成聯動,擴大護膜範圍;同時,刀疤強可以用便攜式星核能量錨聯盟救援部研發,融合暗物質穩定技術)固定星塵層,減少風暴對根係的破壞。”
蘇晴立刻行動,將共振基因精準注入晶簇草的晶體核心。幾分鐘後,晶簇草的淡紫色晶體發出強烈的光芒,矽基能量場瞬間擴大三倍,星塵共生草的根係也快速蔓延,與周圍的晶簇草形成能量網絡。刀疤強帶領隊員在星塵平原上植入星核能量錨,淡藍色的能量場從錨體擴散,將星塵層牢牢固定,形成穩定的“星塵土壤”。
三小時後,星塵風暴如期而至。但這一次,擴大後的能量護膜成功抵禦了風暴的衝擊,星塵共生草和晶簇草在護膜內安然無恙。風暴過後,李蓉的監測數據顯示:“能量護膜的穩定性提升了70,星塵土壤的固定率達到90,兩種植物的共生效率提升了40!”
就在隊員們慶祝時,蘇晴突然發現星塵平原的深處,有一片晶簇草的晶體呈現出暗黑色,星塵共生草的葉片也開始枯萎:“這裡的星塵能量異常!檢測到一種‘星塵毒素’,附著在星塵顆粒上,侵蝕著植物的基因鏈。”
林野立刻讓李蓉調取深層星塵的檢測數據:“星塵毒素是宇宙塵埃中的重金屬與暗物質粒子結合形成的,長期積累會導致植物基因變異。老教授,需要研發針對性的淨化植物。”
“我已經有方案了!”老教授的聲音傳來,“將淨壤花的解毒基因、星核之種的能量轉化基因,與星塵共生草的基因融合,培育出‘解毒共生草’。它能吸收星塵毒素,轉化為無害的矽基礦物質,還能為晶簇草提供額外的養分。”
蘇晴在臨時培育艙內快速培育解毒共生草,種子落地後迅速紮根,淡綠色的葉片上帶著細微的黑色紋路,專門吸附星塵毒素。短短半天時間,暗黑色的晶簇草逐漸恢複淡紫色,枯萎的星塵共生草也重新煥發生機。
在觀測的過程中,隊員們意外發現,晶簇草不僅是植物,還擁有初級的意識——它們能通過矽基能量場傳遞簡單的信號,表達喜悅與警惕。林野嘗試用聯盟之芯的能量與晶簇草溝通,沒想到聯盟之芯的星光紋路與晶簇草的晶體光芒產生共鳴,傳遞出清晰的信號:“感謝……共生……邀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它們想要加入生態聯盟!”蘇晴驚喜地說,“晶簇草的基因中蘊含著矽基生命的獨特密碼,加入聯盟後,能極大豐富我們的基因庫,研發出適配矽基生態的共生技術。”
林野立刻同意:“我們代表生態聯盟,歡迎晶簇草的加入!李蓉,建立矽基生命基因數據庫;蘇晴,采集晶簇草的成熟種子,帶回聯盟培育;刀疤強,在星體上建立永久觀測站,由聯盟誌願者和晶簇草共同維護。”
返回聯盟總部後,矽基生命的加入在各個星係引起了轟動。老教授的宇宙植物研究院成立了“矽基碳基共生實驗室”,研發出“跨物種共生技術”——比如將晶簇草的矽基能量場基因與綠星的普通植物融合,培育出能在極端環境下生長的“矽碳共生草”;將星塵共生草的解毒基因與深海星係的幽藍藻融合,提升其淨化重金屬的能力。
生態聯盟的規模進一步擴大,突破了一千個星係,其中包括三個矽基生命星係。聯盟議會新增了矽基生命代表,《跨星係共生公約》也升級為《碳基矽基共生公約》,明確了不同生命形態的生態權益與互助義務。宇宙生態學院開設了“矽基生態專業”,矽基生命的學者親自授課,教授矽基植物的培育與共生技術。
就在聯盟的跨物種共生體係日趨完善時,李蓉的監測設備檢測到來自“磁星星係”的緊急信號:該星係的磁星突然爆發強烈的磁暴,磁場強度達到之前的十倍,導致星係內的碳基植物基因鏈斷裂,矽基植物的晶體結構受損,生態係統麵臨崩潰。
“磁星風暴的磁場能量會破壞生物的基因穩定性,”老教授的全息影像帶著凝重,“碳基植物需要強化基因鏈的抗磁能力,矽基植物則需要增強晶體的磁場防護。我建議將晶簇草的矽基防護基因與聯盟之芯的星核穩定基因融合,研發出‘磁盾共生草’,同時用暗物質共生技術,讓磁盾共生草與磁星星係的原生植物形成共生。”
林野立刻下令:“蘇晴帶領培育部快速培育磁盾共生草種子;刀疤強帶領救援艦隊,攜帶星核能量錨和磁場穩定器聯盟技術部研發,融合矽基能量場技術)前往磁星星係;李蓉負責實時監測磁場變化,調整共生植物的培育參數;我帶領議會代表團,與磁星星係的碳基、矽基居民溝通,製定生態修複計劃。”
救援艦隊抵達磁星星係後,磁盾共生草的種子被快速投放。這種新培育的共生草,葉片呈淡藍色,表麵覆蓋著一層矽基晶體膜,能抵禦強磁場的侵蝕。它的根係與碳基植物的根係纏繞,強化其基因鏈;晶體膜則與矽基植物的晶體結構形成共振,增強其防護能力。刀疤強的隊員們植入星核能量錨,建立起大範圍的磁場穩定場,為植物生長提供保障。
經過半個月的修複,磁星星係的磁場強度逐漸穩定,碳基植物的基因鏈不再斷裂,矽基植物的晶體結構也恢複正常。磁星星係的居民通過全息通訊,向聯盟表達了感謝,並正式申請加入生態聯盟:“你們的共生理念,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生命形態攜手共生的可能。我們願意共享磁星的磁場能量技術,幫助聯盟研發更先進的生態防護設備。”
林野站在磁星星係的地表,看著磁盾共生草與當地植物形成的共生景觀——碳基植物的綠色葉片與矽基植物的紫色晶體交相輝映,磁場穩定場的淡藍色光芒籠罩著整個星球,構成一幅獨特的生態畫卷。他知道,聯盟的共生之路,已經從碳基植物的互助,擴展到碳基與矽基生命的攜手,未來還會有更多未知的生命形態加入,共同守護宇宙的生態平衡。
返回聯盟總部後,林野在議會會議上宣布:“生態聯盟將啟動‘宇宙共生計劃’,向所有已知和未知的星係發送生態信號,邀請不同生命形態的文明加入,共享共生技術,共建宇宙生態網絡。同時,我們將成立‘宇宙生態探索隊’,持續探索宇宙邊緣的未知區域,尋找新的生命與生態模式。”
終局之樹的枝葉在風中搖曳,聯盟之芯的星光紋路與宇宙中的共生脈絡遙相呼應。星圖上,代表一千二百個星係的光點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生態網絡,碳基與矽基的能量信號在網絡中流轉,傳遞著共生的理念。李蓉的終端突然彈出一組新的信號:“檢測到宇宙深處的‘星雲星係’出現複雜的生態能量波動,疑似存在多維共生模式,涉及碳基、矽基以及未知的能量體生命!”
林野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與期待。他轉身看向身邊的夥伴,又看向星圖上那片閃爍著七彩光芒的星雲:“準備組建多維探索隊,駕駛‘多維號’前往星雲星係。我們要去探索宇宙中最複雜的共生模式,邀請新的生命加入我們的聯盟,讓共生的光芒,照亮宇宙的每一個維度,讓生命的奇跡,在無儘的星空中永遠延續。”
終局之樹的葉片輕輕作響,仿佛在為探索隊送行。聯盟的星圖上,一條新的航線延伸向宇宙深處的星雲,連接著已知與未知的多維生態。生態聯盟的故事,仍在繼續——以植物為媒,以共生為魂,跨越碳基與矽基的界限,穿梭於不同的維度空間,讓生態平衡的理念,成為宇宙中所有生命的共同信仰。
喜歡災年求生:我靠囤貨養全村女眷請大家收藏:()災年求生:我靠囤貨養全村女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