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燕來書中世界十年,前七年和村裡人接觸不多。
大部分都是各村支書以及供銷社的人。
開廠後,和村裡人交流得多,想法也逐漸改變。
尤其是劉支書和程會計他們這些一心為民的人,值得她敬佩與付出。
若是自己小小的提醒,能讓這些人日子過得更好一些。
她絕不會畏首畏尾。
更何況現在運動已經結束,沒什麼好擔心的。
三人商定好關於培訓班的細節,趙春燕一看時間,該吃中午飯,和兩人告彆回家。
不過短短一下午,培訓班的事傳遍整個杏花村。
晚上吃完飯,顧連淵迫不及待地確認真假。
“咱們杏花食品加工廠,真要搞一個培訓班?”
“對!人才當然是越多越好!”趙春燕點頭,沒有否認。
“可咱們廠最近不缺人啊!”顧連淵一時之間沒想那麼多。
“最近不缺人不代表以後不缺人,你們也知道今年年底會恢複高考,到時薛文心和蔣小曼還有村裡其他知青不用說,肯定都會參加。”
“再說,等你們去念大學,我們要不了多久都會離開。”
“畢竟是咱們杏花村的廠,有些職位還是用村裡人比較好!”
“提前培養好,隨時都能接班。”
趙春燕起身去院子裡散步,這個習慣已經維持了十年,不散步總覺得哪哪都不對。
顧清行快速扒完飯,跟著走了出去。
顧連雲望著他們的背影若有所思。
“怎麼了?”顧連淵見他發呆,急忙問道。
“你說她是不是徹底融入這個世界,真把我們當親人了?”顧連雲忍不住問道。
這個想法整整纏了他十年。
之前是他不太相信一個陌生人會真有那麼好心。
連自己親生父母,親生爺奶叔伯都對他們不聞不問,其他人怎麼可能這麼好心。
即使好心,也肯定有自己的目的。
顧連雲抱著懷疑的態度和趙春燕相處。
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她有點蠢。
既沒有因為占用那個人的身體討好他們達成目的,也沒有太忽略他們的感受。
時間越久,越看不明白。
但也逐漸對她產生好感。
顧連雲不需要所謂的親情,他早對親情失望透頂。
哪怕顧清行回來,對他們三兄弟有所教導,但也沒有讓他感受到天倫之樂。
飯,他們自己會做。
柴,他們自己會撿。
衣服,他們自己會洗。
好像沒那麼需要親情。
說他自私也好,涼薄也罷。
衣食住行,有顧清行在,哪怕沒有趙春燕,哪怕日子過得不會像現在這麼好,卻也絕不會太差。
說顧連雲自私也好,涼薄也罷。
至少在衣食住行方麵,顧連雲並沒有太感激她。
真正讓他改變想法的,是她的教育。
她的家庭觀、愛情觀以及人生觀,帶給他很大的震撼。
顧連雲開智早,無聊的時候不像其他村裡的孩子玩泥巴。
他總是一個人站在一群人外,聽他們八卦罵街。
隨著年紀的增長,一群人已經滿足不了他的好奇,他會偷偷的跑到人家屋簷下聽牆角。
房子不隔音,在背麵一聽一個準。
和他年齡相差不過十八分三十二秒的小弟,在和另一群孩子掏鳥蛋時,他已經知道錢寡婦和大伯有一腿。
當然也不止和大伯有一腿,還有村裡的劉老頭,劉三娃,鐵頭他爸……
至少村裡三分之一的男人都爬過錢寡婦的床。
除了當事人,是他最先知道,爸爸給爺奶寄十塊錢讓爺奶照顧他們,彆讓他們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