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的人家裡分到的錢都有兩百八,最多的能分到四百五。
加上有人在食品加工廠工作。
有將近三成的家庭,年收入超過八百。
村裡擁有自行車的家庭也許沒那麼多,但擁有收音機的家庭將近一半。
票,都是趙春燕與人合作時,彆人送的。
要自行車的人,真沒那麼多。
大家要上工,沒那麼多時間往外麵跑。
收音機,大家都可以在閒暇時間聽聽。
尤其是看過趙春燕家的電視後,買不起電視機,還不能買收音機嗎?
買到收音機,下工後,聲音調到最大,全家人都能聽見。
其他人沒買,不是錢不夠,而是沒那麼多票。
磚瓦房已經是杏花村的標配。
至少八成人住的是磚瓦房。
鬆林縣,除了養雞場和養兔場最紅火,磚窯廠足足多出十個。
不說杏花村的需求,其他村哪怕日子沒杏花村好,也沒差很多。
拿最窮的牛尾村來說,磚瓦房這兩年多了兩成。
牛尾村五年前,買種子都是欠公社的。
現在不僅還掉以前的負債,還咬牙買了拖拉機。
牛頭村的村支書膽子大,也肯乾。
要想富,先修路。
聽到趙春燕提過這句話後,到冬天沒活時,帶著村裡的壯丁去修路。
路修好了,又買上拖拉機後,村裡除了養雞場和養兔子外,還會去山裡挖野菜找水果。
再統一由順子帶著會計送到供銷社賣,回到村再把錢給村裡人分了。
以前沒有好的路,沒有拖拉機,出行不方便,大家懶得去山上找可以賣的東西。
現在有路子,村裡人比誰都積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誰都想穿好的,吃好的。
甚至在趙春燕的提議下,牛尾村的村支書特意去找了農科院的人請教種植水果。
橘子園,成為牛尾村的特色之一。
不能占有村裡的地,牛尾村的人便去山裡種。
整整二十畝橘子樹,按照農科院的研究院要求嚴格執行,在今年迎來它的大豐收。
橘子味道不錯。
有趙春燕牽線搭橋,橘子根本不愁賣。
鬆林縣不夠,運往省城供銷社,再由省城供社層層分下來,遠遠不夠。
有了牛尾村的成功案例,十月之後,農科院的人忙得團團轉。
各村支書都在暗暗較勁。
在不耽誤乾活的同時,多多發展副業。
尤其是果園,隻要種下後,前期好好照顧,長大成熟後,需要管理的事並不多。
原本和牛尾村窮得不相上下的村子,有樣學樣。
先修路,咬牙買拖拉機沒那麼大魄力,那就買牛車。
最高興的莫過於縣長和縣委書記。
這些都是他們的功績。
鬆林縣最感謝的人,莫過於趙春燕。
在發家致富的路上,都有趙春燕的影子。
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有食品加工廠的人帶頭在家學習。
哪怕說都不說,但大家都會看。
誰家現在都不缺孩子念書的那幾個錢,除了一些老頑固,基本上六歲以上的孩子都送去上學。
上學之前,乾家務活。
下學之後,帶著弟弟妹妹去打豬草抓蟲子給家裡的雞吃。
讀書乾活兩不誤。
喜歡穿書六零,係統求我拯救反派兒子請大家收藏:()穿書六零,係統求我拯救反派兒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