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春燕,公社已經批準我們養雞,已經讓黃婆子加大量孵化,就是這個養雞場的位置還沒確定。”
“當然是山上,到時讓村裡人建個高一點的圍牆,再建幾個木架讓雞有個歇息的地方。”
趙春燕以前刷到過這一類的視頻。
在山上養的走地雞,雞肉緊致,味道鮮美。
“山裡有小蟲子,還有其他草籽,可以省不少糧食。”
村支書雙手一拍,興奮道:“這主意不錯!大不了把圍牆建高一點。”
“嗯,我還要去送雞蛋,沒其他事的話,那我先走了。”
趙春燕將簍子綁在自行車上。
“沒其他的事,你先忙。”
村支書和會計望著她離開的背影,越看越滿意。
“老劉,我想好了,回去我就分家。”程會計興奮道。
“分家?”
村支書不太明白,好端端怎麼就分家。
“對!每家家禽數目都有規定,最多不能超過十隻,比如我家,二十二口人住在一起,才隻養十隻。”
“若是分家,四個兒子,十二個孫子孫女,可以養二十六隻雞。”
“一天下二十個雞蛋,算兩斤。”
一天也有一塊三,一個月三十九塊,一年四百六十八。
那可是四百塊,他們一家累死累活,一年才分到一百六。
現在隻要分個家,能多拿到四百七。
程會計恨不得立刻分家。
村支書被他這麼一提醒,很快想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
不急。
他和老程關係向來不錯。
老程提醒他,他有想法能肯定也會告訴老程。
“分家這個事不急,黃婆子的孵化村裡的雞至少還要十天,孵化下一批至少要二十天,咱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也不能今天收到雞蛋的錢,明天就分家,等過一段時間就去買雞。”
“很容易被人看出貓膩,咱們得找個由頭。”
程會計一聽立刻點頭,必須小心謹慎。
萬一被人使壞,說他們走資本主義道路。
那可是要下農場的。
“不過是個由頭還不好找?孩子們都大了,有點口角有點爭執正常。”
父母在,不分家。
自古以來的傳統。
貿然分家,容易留把柄。
不過一家人人口多了,難免有口角,隻要…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有了主意。
當晚村支書召集三個兒子,開了一個簡短會議。
“老大,老二,老四,今天村裡收雞蛋的事,想必你們也知道。”
“錢當場結清,我們家明天分賬時,能拿到五塊八毛五。”
“咱們家五隻雞下蛋,兩天一斤,一斤六毛五,一天三毛二分五厘。”
“若是咱們家有十五隻雞下蛋,一天有將近一塊錢,一年三百六十五塊。”
老四劉建軍眼裡冒光,興奮道:“要是有一百五十隻雞下蛋,咱們一年有三千六百十五塊。”
“發了發了!”
劉家老二劉建黨看他的眼神像看傻子。
“老四,你瘋了?你不怕被舉報,我還不想下農場。”
劉家老大劉建國愁眉:“就算能養一百五十隻雞,也沒那麼多糧食喂。”
“對!想養也養不了,咱們自己吃,都隻能吃五分飽,哪來的糧食養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