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花生牛軋糖,酥糖,蛋卷,華夫餅乾,沙琪瑪。
紅燒肉罐頭,油炸帶魚罐頭。
海帶,紫菜,蝦皮。
還有果汁汽水。
這個年代的東西,加工更純些,沒那麼多添加劑。
可惜她的票據太少,能買的東西有限。
還是要找機會和人換票。
不過隻能下次了。
“趙春燕同誌,這是我們的劉主任!”
王梅帶了一個中年男人過來,帶了一副眼鏡,一臉老實的模樣,眼中的精明一閃而過。
“劉主任!我是鬆林縣供銷社的趙春燕,這是我的介紹信!”
趙春燕從兜裡掏出介紹信。
劉海接過介紹信,確認沒有問題,說道:“歡迎趙同誌,你們於主任和通過電話了!”
“住的地方找到了嗎?”
趙春燕咧嘴:“多謝劉主任關心,找到了!已經住下!”
“聽於主任說,趙同誌收雞蛋都是自主下到基層,平均每天能收到兩百斤以上?”
劉海對眼前這個長得明豔大方的女孩,印象不錯。
“對!村裡進出不方便,咱們的農民同誌每天要上工,家裡每天收的雞蛋有限,我便讓村支書每個月固定的某一天,開動員大會之前,農民同誌會將家裡之前攢的雞蛋拿出來。”、
“由各村的會計登記稱重,村支書監督,他們做好賬目。”
“我按照總數給他們結賬,再由他們第二天給農民同誌結算。”
“能拿到錢,還不用耽誤他們時間,攢雞蛋給城裡的工人同誌也更積極。”
“像我們杏花村,甚至辦了一個養殖場,規模雖然不大,但讓咱們村的村民多了一份收入。”
趙春燕一一細說,希望這個劉主任對她有個好印象,最好能讓她拿一份雙工資。
“喔?還開了一個養雞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主任來了興趣。
“對!我們杏花村靠山,我們村裡的養雞場就建在半山腰,既不用占農用地,還能節約糧食。”
“雖然隻有五十隻雞,但都是母雞,每天能有五十個雞蛋,一個月下來有1500個。”
“大概有一百五十斤左右,一個月收入也有100塊。”
“村裡打算等天氣再熱些,加大養殖,打算養200隻。”
趙春燕點到即止,劉主任自己會算。
一個月400,一年4800,哪怕除掉800開支,也有四千。
老母雞也能賣錢。
“趙同誌好樣的!大家有錢,日子才好過。”
“哪怕每個月,每家多收入三塊錢,一年也能多三十六塊的收入。”
“有了錢,才舍得買衣服,買糧食,不會餓肚子。”
劉主任一臉讚賞。
“對對對!咱們老百姓能吃飽穿暖才是基礎。”
“我跑的那一百個村子,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村子開辦養雞場,以後隻會更多。”
“我聽於主任說,林縣長打算把我們鬆林縣打造成養雞縣。”
“希望全國都能吃到鬆林縣的雞蛋。”
這個還是來之前,於主任喊她到辦公室,隱晦地說了一下上麵的政策,讓她透露給劉主任。
隻要他們做得夠好,於主任派發東西時,也會更大方不是。
大家手裡有錢,才會消費。
供銷社的東西能賣出去,省城批的額度才會更多。
比如自行車,假設自行車廠製造一萬輛。
送五百台到省裡,富裕縣城能拿到的比例,和貧困縣拿到的比例完全不同。
有些貧困縣,甚至有一兩台就不錯了。
擺著也賣不出去,還不如拿給富裕縣賣掉。
回籠資金,製作更多的自行車。
當然包括其他東西。
例如那些精品的東西隻在省城有賣,是一個道理。
劉主任嘴角微扯,這哪是來學習,明明是來給他畫餅的。
喜歡穿書六零,係統求我拯救反派兒子請大家收藏:()穿書六零,係統求我拯救反派兒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