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謀反案篇】鼎書現世_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 > 第175章 【謀反案篇】鼎書現世

第175章 【謀反案篇】鼎書現世(1 / 2)

雍城的秋霧裹著丹砂的冷香漫過太白山麓,晨露在巴清玄色披風的織金紋樣上凝成細碎的銀珠,臂上巫紋卻如燒紅的烙鐵,在微涼的空氣中隱隱發燙。自驪山兵諫後,她雖仍保有始皇親封的尊榮,周身卻布著蒙恬布下的天羅地網——街角賣漿小販的木勺總朝據點方向傾斜,客棧打雜夥計的抹布總在窗下多擰三下,就連她與墨家聯絡的密道入口,昨夜又新添了三道沾著狼糞的暗記,那是秦軍斥候獨有的標記。

此刻她立在墨家據點的石室中,指尖撫過案上青銅匣的雲雷紋,紋路深處還嵌著細如發絲的丹砂粉末,是她父親臨終前親手補刻的家族印記。據點外傳來三短兩長的叩門聲,尾音帶著墨家特有的機關簧片震顫,巴清深吸一口氣,拇指按在匣鎖的菱形凹槽——這墨家機關扣需以巴氏家族獨有的脈搏頻率轉動,她的指尖剛發力,鎖芯便發出輕響,如枯葉墜地。

匣內朱砂絨布上,一卷典籍靜靜臥著,金絲封麵在燭火下流轉暗芒,甲骨文鼎嗣錄三字用丹砂調汞書寫,遇熱便泛出細碎紅光,與她臂上巫紋遙相呼應。這便是她尋了整整八個月的殷商秘典,從懷清台廢墟的殘片到巫山墨家分舵的線索,終於在此刻得見全貌。

【一:雍城密送,鼎書初現】

巴主,這是機關城密室的鎮庫之本。墨翟的聲音帶著未愈的咳血,他左腿褲管已被暗紅血漬浸透,露出的脛骨處纏著三道墨家特製的竹篾夾板,我們過巫峽時遭了李斯餘黨的埋伏,阿衡師弟為護典籍,硬生生用身體擋住了楚巫的咒箭。他遞過一塊巴掌大的青銅符,符上字被利器劈成兩半,斷口處凝著暗綠色的鏽跡,這是伏擊者的戈鏃殘片,上麵的咒紋與巫峽鎖脈時的楚巫同源,都是以人血養紋的邪術。

巴清接過青銅符,指尖剛觸到那螺旋狀的咒紋,臂上巫紋突然灼熱如炙,符片竟地一聲浮起半寸。她借著燭火細看,符上咒紋的轉折處刻著極小的字,邊緣還沾著一絲極淡的丹砂粉末——那是鬱山特有的雞血砂,唯有她家族的礦脈才產這種帶著朱紅斑點的丹砂。是西陵氏的人。她沉聲道,當年我祖父曾與西陵楚巫爭奪丹砂礦脈,他們的咒術裡總摻著雞血砂的粉末。

墨翟眼中閃過驚色:巴主是說,李斯餘黨竟與楚巫舊部勾結?

不止勾結。巴清掀開青銅匣的第二層絨布,露出典籍的扉頁,金絲線在燭火下織出細密的雲雷紋,你看這封麵的汞線,是用鬱山丹砂提煉的水銀特製的,尋常汞液遇青銅會發黑,唯有我們巴氏秘法煉製的水銀能與青銅同色。她指尖劃過書頁邊緣,那細如發絲的汞線竟泛起微光,這典籍不僅是殷商秘錄,更是用我們巴氏的技藝封存的。

展開典籍時,青銅薄片發出的脆響,每一頁都有巴掌大小,邊緣嵌著的汞線如蛛網般交織。扉頁的殷商世係圖用朱砂勾勒,從商湯到帝辛的十七世先祖名諱清晰可辨,甲骨文的筆觸蒼勁,帝辛庶女四字旁還畫著一個小小的丹砂礦洞標記。巴清的指尖在避禍蜀地四字上停頓,忽然想起祖父臨終前說的話:我們巴氏的根在蜀地,那裡有與九鼎同源的東西。

巨子說,這典籍需以紂嗣血脈為引。墨翟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牛角小瓶,這是阿衡師弟的血,他臨終前說,墨家與巴氏早在商末便有盟約,要用墨家之血護巴氏血脈。

巴清卻搖了搖頭,抽出腰間的青銅匕首,在指尖劃開一道小口。血珠滴落在青銅書頁上的瞬間,汞線突然如活物般蠕動起來,將血珠吸噬殆儘。原本靜止的世係圖驟然亮起紅光,甲骨文如水流般流轉重組,最終在圖卷末端停下——那裡赫然刻著二字,旁注紂嗣七十九代,掌汞脈,通鼎靈,下方還畫著與她臂上一模一樣的巫紋,紋路間嵌著細碎的丹砂顆粒。

商末牧野之戰後,帝辛庶女帶著兩枚鼎耳逃到蜀地。墨翟湊上前,聲音因激動而發顫,巨子在機關城的竹簡中查到,那庶女不僅帶走了鼎器,還將殷商的丹砂提煉術傳給了當地部族,這才讓鬱山丹砂成為天下至寶。

巴清的手微微顫抖,指尖劃過掌汞脈三字,突然想起十歲那年,她在家族礦洞玩耍時,不慎跌入水銀池,卻毫發無傷,反而能操控池中的水銀凝成各種形狀。當時族老們都說她是丹砂仙子轉世,如今才知這竟是血脈中與生俱來的力量。她翻到第二頁,上麵用甲骨文刻著巫紋者,鼎之鑰也,下方詳細記載著:汞脈醒則巫紋顯,巫紋顯則鼎靈應,需以鬱山丹砂煉汞為引,以殷商青銅為媒。

就在這時,據點外突然傳來馬蹄聲,夾雜著禁軍特有的銅鈴響。墨翟臉色驟變,按住腰間的機關弩:是李信的巡查隊!他們定是循著我們的血跡找來的!

巴清迅速合上典籍,將其塞進牆角的暗格。這暗格是墨家的聲控璿璣,需用特定頻率的叩擊才能開啟,她以指節敲出三短兩長一輕的節奏,暗格應聲而合,表麵立刻與石牆融為一體。你從密道走,往東南方向的丹砂礦洞去,那裡有我的人接應。她將那枚青銅符塞進墨翟懷中,憑這個,礦洞的守衛會給你換身行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墨翟剛鑽進密道,據點的木門便被一腳踹開,李信帶著十餘名禁軍衝了進來,甲胄上還沾著晨霧的濕氣。

【二:青銅頁顯,血脈秘辛】

巴清大人,末將奉蒙恬將軍之命巡查。李信的目光掃過案上的茶具,青銅茶壺的壺嘴正冒著嫋嫋熱氣,聽聞有墨家叛逆在此聚集,特來查看。他的手按在劍柄上,眼神卻不由自主地瞟向巴清的袖口——那裡藏著能瞬間致命的汞毒瓷瓶,禁軍中人無人不曉這位的手段。

巴清端起茶杯,茶湯表麵泛著一層極淡的銀光,那是她剛加入的微量水銀。李統領說笑了。她指尖摩挲著杯壁上的丹砂紋樣,前日巫峽鎖脈時受了寒,來太白山休養幾日,墨家弟子隻是給我送些丹砂藥膏。她將茶杯遞過去,這是用鬱山丹砂泡的茶,能安神定驚,統領不妨嘗嘗?

李信的臉色微變,連忙擺手:巴主的好意末將心領,隻是軍中禁酒茶,恐違軍紀。他清楚,這位看似溫婉的女子,僅憑一抔水銀便能毒殺整支軍隊——去年有個不長眼的縣尉惹了她,不出三日便全身潰爛而死,屍體上還泛著丹砂的紅光。他的目光再次掃過石室,牆角的暗格處與石牆並無二致,但地上細微的竹屑還是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墨家機關常用的材料。

巴主可知,近日李斯餘黨在蜀地活動頻繁?李信試探著問道,他們似乎在找什麼東西,與青銅鼎器有關。

巴清心中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始皇陛下一統天下,九鼎本就該歸藏鹹陽,李斯餘黨此舉,不過是螳臂當車。她端起茶壺續水,汞線在壺底凝成的巫紋一閃而逝,倒是我家族的丹砂礦洞近日不太安寧,總有不明身份的人窺探,或許李統領能派些人手護持?

這話正說到李信心坎裡。巴清家族每年向鹹陽輸送的水銀多達數十萬斤,始皇陵的水銀灌注全靠她家供應,若是礦洞出了差池,他可擔待不起。巴主放心,末將即刻調派百人駐守礦洞。他對著身後的士兵使了個眼色,仔細搜查四周,莫讓叛逆驚擾了巴主。

士兵們翻箱倒櫃地搜查,卻連暗格的影子都沒找到。李信見狀,隻得拱了拱手:驚擾巴主休息,末將告退。若有任何異動,可隨時傳召禁軍。

待禁軍的腳步聲遠去,巴清立刻叩開暗格,取出《鼎嗣錄》。她翻到紂嗣傳承章節,青銅書頁上的甲骨文在燭火下愈發清晰:帝辛庶女,名清,掌丹砂之術,攜鼎耳二、汞經三卷,避於巴郡鬱山,築穴煉汞,傳脈七十九世,至當代清,巫紋覺醒,鼎靈歸位。

原來我的名字,是先祖的傳承。巴清喃喃自語,指尖劃過鼎耳二三字,突然想起五年前,她在家族祖宅的地穴中發現過兩個青銅殘片,形狀酷似鼎耳,當時隻當是普通的祭祀禮器,如今想來,那定是先祖留下的九鼎殘件。她繼續翻閱,書頁上記載著汞脈之力的用法:以丹砂煉汞,以血脈引之,可凝水銀為兵,可通九鼎之靈,可辨龍脈走向。

這便解釋了為何她能感知到雍城的九鼎殘片。去年她奉命為始皇陵選址時,途經雍城,臂上巫紋突然劇烈發燙,當時以為是龍脈異動,如今才知是鼎靈在召喚。她翻到鼎合之法,上麵寫道:需集齊九鼎殘件,以紂嗣血脈為引,在殷商太廟遺址祭祀,輔以鬱山丹砂所煉水銀,方可使九鼎重歸完整。

可殷商太廟遺址究竟在何處?巴清眉頭緊鎖,指尖在書頁邊緣摩挲,突然觸到一處凸起的紋路。她用指尖的血珠擦拭,那些細小的暗紋竟漸漸顯現,組成一幅簡略的地圖——圖上標注著太廟遺址,近三星堆,有金杖為記。

三星堆?巴清心中一震。她想起三年前,家族商隊從蜀地帶回一個青銅麵具,造型詭異,與中原器物截然不同,商隊首領說那是從三星堆附近的古墓中挖出的。當時她隻覺得麵具上的紋路與巫紋有些相似,如今想來,那定是殷商與古蜀文明交融的痕跡。她握緊典籍,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先祖帶著鼎耳避於蜀地,三星堆定藏著九鼎的秘密。

【三:末頁驚現,金杖殘影】

巴清繼續翻閱《鼎嗣錄》,青銅書頁一頁頁在她手中展開,記載的內容從殷商九鼎的鑄造工藝,到丹砂煉汞的秘法,再到巫紋覺醒的征兆,每一頁都讓她對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認知。當翻到倒數第二頁時,她發現書頁間夾著一片乾枯的丹砂葉,葉片上用朱砂寫著金杖者,鼎之魂也,字跡蒼勁,與扉頁的世係圖出自同一人之手。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