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長生迷局篇】李斯獻鼎_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 > 第138章 【長生迷局篇】李斯獻鼎

第138章 【長生迷局篇】李斯獻鼎(1 / 2)

【一:金狄惑主,鼎欲熔金】

鹹陽宮的青銅燈盞熊熊燃燒著,仿佛永遠不會熄滅一般。每一盞燈盞都被精心雕刻成各種形狀,有的是展翅欲飛的鳳凰,有的是威武雄壯的麒麟,還有的是優雅靈動的仙鶴。這些燈盞散發出溫暖的光芒,將整個大殿照得亮如白晝。

然而,儘管有這十八盞人魚膏燭的照耀,大殿中的寒氣卻依舊縈繞不散。那寒氣似乎來自於梁柱之間,透過華麗的裝飾和厚重的帷幕,悄然滲透進來。即使是在這明亮的光線下,人們也能感覺到那股寒意,讓人不禁打個寒顫。秦始皇一身玄色冕服端坐在龍椅上,十二旒珠串後的目光沉如寒潭,指尖反複摩挲著禦案上的青銅虎符——那是昨夜蒙恬加急送來的兵符,上麵還沾著驪山戰場的硝煙味。

“六國餘孽雖滅,但其黨羽仍在暗中作祟。”李斯出列躬身,朝服下擺掃過冰涼的金磚,“驪山機關中樞險些被破,足見天下兵器未絕,人心未穩。臣有一策,可安大秦萬世基業。”

滿朝文武皆斂聲屏氣。自昨夜驪山危機後,誰都清楚陛下正為兵權旁落、隱患未除而焦躁。蒙恬手握三十萬北軍,趙佗鎮守南越,若有二心,後果不堪設想。

秦始皇的目光透過珠串落在李斯身上:“李相但說無妨。”

“熔九鼎,鑄金人。”李斯的聲音不高,卻如驚雷炸響在大殿。他抬起頭,鬢角的白發在燭火下格外醒目,“昔年大禹鑄九鼎以定九州,而今六國已滅,九鼎象征的諸侯分封早已過時。不如收繳天下兵器,與九鼎同熔,鑄十二金人立於鹹陽宮前。一則彰顯陛下一統天下之功,二則可儘收民間武備,杜絕叛亂之源。”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嘩然。廷尉李斯立刻反駁:“九鼎乃天命所係!自夏商周傳承兩千餘年,熔之則是逆天之舉!”他曾主持修訂秦律,最重禮法傳承,“昔年秦穆公欲以晉君為牲祭天,尚且因逆天而作罷,何況熔毀天命重器?”

李斯早有準備,從袖中取出一卷帛書展開:“《史記?秦本紀》有載,秦襄公立國之初便以三牲祭天,穆公雖未殺晉君,卻以百七十七人殉葬。可見我秦人之基業,從來不是靠天命,而是靠鐵血手腕。”他指向帛書末尾,“且近日臨洮出現十二長人,民諺曰‘渠去一,顯於金,百邪辟,百瑞生’,此乃天意示警,當鑄金人以應之。”

秦始皇的指尖停在虎符上。他想起少年時在邯鄲為質,親眼見趙人以青銅鼎烹煮俘虜,那時便知所謂天命,不過是強者的遮羞布。但九鼎畢竟是傳國重器,熔毀之事非同小可。他看向站在武將之列的蒙恬:“蒙將軍以為如何?”

蒙恬鎧甲上的霜雪尚未褪儘,聞言上前一步:“收繳兵器固好,但九鼎乃天下共主之象征。臣請陛下三思。”他麾下將士多出身六國,貿然熔鼎恐寒了軍心。

李斯見狀又道:“陛下可知,九鼎之中藏有墨家機關秘鑰?”他壓低聲音,目光掃過眾人,“昨日驪山機關中樞的太陽輪,與九鼎基座的紋路暗合。若將九鼎熔化,不僅能斷絕六國餘孽覬覦之心,更能徹底掌控墨家機關術,永絕後患。”

這句話恰好戳中秦始皇的心事。昨夜太陽輪開裂的景象仍在眼前,那些怨靈般的黑氣讓他寢食難安。若能掌控機關術,既能加固防禦,又能破解其中隱患,何樂而不為?他沉默片刻,終於開口:“準奏。命李斯總領熔鼎之事,蒙恬協助收繳天下兵器,十日之內,將九鼎遷至鹹陽城外的舊熔爐遺址。”

散朝後,巴清在宮門外攔住李斯。她剛從驪山趕回鹹陽,肩頭的玄鳥巫紋仍帶著淡淡的灼痛感:“李相可知九鼎之下鎮壓著什麼?貿然熔毀,恐引禍端。”

李斯捋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巴清姑娘多慮了。陛下意已決,你我隻需遵旨行事即可。”他轉身便走,寬大的袍袖掃過階前的玉人雕塑——那是去年祭祀時所用的玉俑,替代人牲的祭品,此刻在暮色中顯得格外詭異。

巴清望著他的背影,心中湧起強烈的不安。她想起昨夜在機關室看到的怨靈黑氣,又想起家族古籍中記載的“九鼎鎮殷魂”之說,總覺得李斯的提議背後,藏著不為人知的陰謀。

【二:爐起青煙,坑現舊骨】

鹹陽城外的舊熔爐遺址,曆經歲月滄桑,早已荒廢多年。這裡曾是商鞅變法時期鑄造兵器的地方,見證了那段風起雲湧的曆史。

巨大的黏土熔爐宛如一頭沉睡的巨獸,靜靜地盤踞在空地中央。它的身軀龐大而威嚴,仿佛在訴說著昔日的輝煌。爐壁上,青銅熔化後的焦痕依然清晰可見,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也是曆史的見證。

時光荏苒,十日之後,這片荒蕪之地迎來了一場盛大的儀式。數十匹駿馬如疾風般疾馳而來,馬蹄聲震耳欲聾,揚起一片塵土。每匹馬都膘肥體壯,毛色鮮亮,它們的韁繩緊緊地握在騎手手中,仿佛在等待著一個重要的使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駿馬的身後,是一尊尊莊重而神秘的九鼎。這些鼎體積巨大,每一尊都需要四名壯漢才能抬起。鼎身的饕餮紋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那猙獰的圖案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和神秘的力量。

當九鼎被緩緩放置在舊熔爐遺址上時,整個場麵都顯得莊嚴肅穆。人們靜靜地凝視著這些古老的器物,心中湧起一股敬畏之情。它們不僅是曆史的遺物,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勇氣。

李斯站在熔爐旁,看著工匠們清理爐內的積灰,嘴角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他昨夜已悄悄派人探查過,熔爐底部確實與驪山機關中樞相連,隻要熔化九鼎,就能找到墨家機關的核心圖紙。至於巴清的警告,他隻當是婦人之仁——秦人本就有人牲殉葬的傳統,即便有什麼鎮物,也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怨靈罷了。

“李相,爐底有異常!”一名工匠突然驚呼,手中的鐵鏟“當啷”一聲掉在地上。

李斯立刻上前,隻見熔爐底部的積灰被清理乾淨後,露出一塊青石板,石板上刻著密密麻麻的墨家榫卯紋路,與驪山機關室的紋路如出一轍。更詭異的是,石板邊緣有明顯的撬動痕跡,似乎有人曾打開過。

“撬開它!”李斯下令。

四名工匠合力撬動青石板,一股腐朽的惡臭瞬間噴湧而出,嗆得眾人紛紛後退。石板之下並非想象中的機關通道,而是一個深約丈許的土坑,坑中整齊地擺放著數十具骸骨,每具骸骨都呈屈肢狀,雙手被鐵鏈縛在身後,骨骼上還殘留著灼燒的痕跡。

“人牲獻祭坑……”巴清恰好趕到,看到坑中的骸骨,臉色瞬間慘白。她曾在家族古籍中見過類似記載,殷商時期常用活人祭祀天地,沒想到秦代仍有此陋俗。

李斯的瞳孔驟縮,他沒想到會挖出這種東西。但事已至此,絕不能半途而廢。他強作鎮定:“不過是些舊朝的殉葬者罷了,不足為奇。”他看向工匠,“繼續清理,莫要耽誤了熔鼎工期。”

“這不是普通殉葬者。”巴清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撿起一塊骸骨碎片,“你看這骨骼上的齒痕,是被活活咬死的。還有這顱骨上的孔洞,是用青銅錐鑿開的,裡麵灌滿了丹砂——這是殷商巫祭的‘血祭’儀式。”

她的話讓眾人不寒而栗。秦景公大墓曾出土過一百八十六具殉人骸骨,其中二十具便是作為人牲使用的,但如此詭異的祭祀方式,卻從未見過。蒙恬聞訊趕來,看到坑中的骸骨,眉頭緊鎖:“此事非同小可,當奏明陛下。”

李斯卻攔住他:“蒙將軍,熔鼎鑄金人乃是陛下親定的大事,豈能因這些陳年骸骨半途而廢?”他壓低聲音,“何況這些骸骨若上報,隻會引起朝野恐慌,於國不利。不如先將它們妥善安葬,待事成之後再奏明陛下不遲。”

蒙恬猶豫了。他深知秦始皇的脾氣,若此事辦砸,不僅李斯難辭其咎,自己也會受到牽連。最終,他點了點頭:“便依李相所言,但需派專人看管,不得有誤。”

李斯鬆了口氣,暗中卻對心腹使了個眼色。心腹會意,悄悄退到人群後,從懷中取出一個青銅哨子,輕輕吹了一聲。不遠處的密林裡,立刻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

巴清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的疑慮更重。她走到獻祭坑邊,仔細觀察著骸骨的排列方式,突然發現這些骸骨的位置恰好形成一個詭異的陣法,與三星堆太陽輪的芒刺方位完全吻合。更讓她心驚的是,坑底的泥土中滲出一絲淡淡的黑氣,與驪山機關室的怨靈氣息如出一轍。

【三:骨語訴冤,鼎鳴示警】

深夜的熔爐遺址格外寂靜,隻有篝火燃燒的“劈啪”聲和工匠們的鼾聲。巴清悄悄溜出營帳,再次來到獻祭坑邊。坑中的骸骨已被蓋上一層薄土,但那股腐朽的惡臭仍未散去,混雜著淡淡的水銀味。

她取出隨身攜帶的青銅羅盤,放在坑邊的青石板上。羅盤指針立刻瘋狂轉動,最後指向坑底的中心位置。巴清深吸一口氣,用鐵鏟輕輕撥開泥土,露出一具較為完整的骸骨。這具骸骨的胸骨上刻著一個奇怪的符號,與她肩上的玄鳥巫紋隱隱呼應。

“是殷商巫祭的‘鎮魂符’。”巴清喃喃自語。她想起家族古籍中記載,殷商滅亡後,周武王曾用九鼎鎮壓殷商怨靈,而這些人牲,恐怕就是用來加固封印的祭品。如今李斯要熔毀九鼎,無疑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突然,一陣輕微的“哢嚓”聲從熔爐方向傳來。巴清立刻熄滅手中的火把,躲到一棵大樹後。隻見幾道黑影鬼鬼祟祟地來到獻祭坑邊,手中拿著洛陽鏟,似乎在尋找什麼。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