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清急忙看向鼎書最後一幅圖:鹹陽宮上空懸浮著九鼎,玄鳥馱著紅衣女子飛入宮中,地麵的秦軍與陰兵並肩而立,宛如迎接君主的儀仗隊。圖下隻有一個甲骨文:“夬”——決斷之時已至。
隨行文快速收起秦簡,轉動羅盤啟動應急裝置:“墨家機關城有三層防護,我們從密道突圍!但密道裡布滿機關,需要步步小心。”他指向入口處的石壁,“第一道機關是‘巨石陣’,巨石會沿著特定軌跡滾動,隻有按《歸藏》卦象調整機關才能通過。”
巴清將七塊青銅版收入懷中,青銅版貼合在她胸前,傳來溫熱的觸感,仿佛有無數魂靈在其中呼吸。她最後看了一眼青銅棺,棺壁上的銘文仍在閃爍,仿佛在訴說著三千年的恩怨情仇。“走吧。”她轉身看向密道入口,眼中已沒有了迷茫,隻剩下決絕,“鹹陽的賬,該算算了。”
【四:雙血之謎,鹹陽城待鼎主歸】
鼎書的金光突然收斂,七塊青銅版自動折疊成鼎形,邊緣的丹砂顆粒發出細碎的紅光,恰好護住巴清的胸口。隨行文轉動機關羅盤,石室左側的石壁緩緩打開,露出僅容一人通過的密道。密道內彌漫著潮濕的氣息,兩側的牆壁上刻滿墨家機關的圖樣,每隔幾步便有一個青銅凸起,顯然是機關的觸發點。
“小心腳下,這裡的石板有乾坤。”隨行文走在最前麵,用青銅探針敲擊地麵,“墨家機關城的設計理念是‘以小製大’,往往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就是致命的陷阱。”他指向一塊顏色略深的石板,“這塊石板下是‘翻板鎖’,一旦踩錯就會墜入毒刺坑。”
三人沿著密道前行,沿途可見墨家工匠的遺骸,他們手中仍緊攥著刻有《歸藏》卦象的木牌,顯然是在守護鼎書時觸發機關犧牲的。巴清彎腰撿起一塊木牌,上麵刻著“離卦”,旁邊還有一行小字:“清氏血脈,可解汞毒”。她心中一動,想起母親曾教她辨認丹砂與汞的特性,原來這也是家族傳承的一部分。
走到密道中段,巴清突然停步——前方的石壁上刻著新的銘文,是墨家獨有的暗號。隨行文湊近解讀,臉色愈發凝重:“鹹陽急報,始皇病危,李斯已掌控京城兵權,傳旨召你即刻還朝。”他指著暗號旁的圖案,“這是青銅甗,甑中插著赤霄劍,分明是陷阱的標誌!”
“李斯要在鹹陽完成換魂祭,女懷清台就是祭壇!”隨行文壓低聲音,語速極快,“墨家暗樁傳來消息,女懷清台底下埋著九具青銅甗,與鼎書的記載完全吻合。那些陰兵不是去攻打鹹陽,是去‘迎主’的!鼎書激活後,陰兵隻認清氏血脈,李斯想讓你帶著陰兵入城,再趁機奪取鼎書,完成換魂祭後將你滅口!”
巴清撫摸著懷中的鼎書,青銅版的溫度越來越高,仿佛在呼應她心中的怒火。她想起母親的顱骨,想起那些被當作“養料”的戰俘,想起鹹陽宮中美其名曰“恩寵”的算計,突然明白:巴族從不是被動的祭品,而是掌控鼎書的關鍵。殷商血祭的真相,是玄鳥祭司為了對抗王朝更迭留下的“血脈延續”之法,而她,既是鑰匙,也是最後的祭司——她可以選擇成為祭品,也可以選擇改寫宿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此時,密道出口傳來馬蹄聲,一支秦軍船隊衝破霧障,停泊在機關城外接的碼頭。為首的內侍舉著始皇的符節,符節上的犛牛尾沾著銀亮的汞珠,顯然是李斯的手筆。“巴清大人,陛下有旨。”內侍的聲音諂媚卻暗藏陰狠,目光頻頻掃過巴清懷中的鼎書,“陛下讚大人護鼎有功,特召大人即刻隨臣回宮,共商九鼎安置之策。”
巴清注意到內侍腰間的玉佩,上麵刻著李斯獨有的降咒紋——這種紋路能在持有者靠近目標時發動咒術,讓人陷入昏迷。她突然輕笑一聲,將鼎書藏入衣襟,赤霄劍瞬間出鞘,劍刃映出霧中陰兵的剪影:“回去告訴李斯,我會去鹹陽。但不是去做祭品,是去拿回屬於巴族的東西。”她看向隨行文,“墨家的‘地聽’裝置還能用嗎?我要知道鹹陽宮的每一寸動靜。”
隨行文點頭,轉動羅盤調出墨家的通訊裝置——那是一個青銅製的聽筒,連接著埋在地下的銅管,可監聽百裡外的動靜。“已與鹹陽的暗樁取得聯係,他們說始皇的寢殿裡日夜燃著汞膏燈,燈油是用嬴姓宗親的血煉製的。李斯還在尋找‘歲鼎之時’的準確時刻,據測算就在三日後的子時。”
登上秦軍的船,巴清站在甲板上遠眺。霧障中的陰兵隊伍已化作銀線,順著長江向鹹陽延伸,青銅甗的撞擊聲在霧中回蕩,宛如遠古的祭祀鼓點。懷中的鼎書微微發燙,《夬卦》的銘文透過衣料印在皮膚上,與腕間的巫紋連成一片,形成完整的玄鳥圖騰。
船行至巫峽出口,巴清突然想起鼎書最後隱藏的銘文——那是她昨晚在燈下發現的,用指甲刻在青銅版背麵的小字,想必是逃亡的殷商祭司留下的遺言:“嬴姓得天下,非天命,乃鼎氣所佑;清氏守鼎書,非義務,乃選擇。”她握緊拳頭,指甲嵌入掌心,鮮血滴在鼎書上,瞬間化作一隻玄鳥的形狀,振翅欲飛。
三日後,鹹陽城出現在視野中。女懷清台的尖頂刺破天際,台身由青銅鑄就,刻滿與鼎書一致的銘文,宛如一柄插在地上的青銅鉞。巴清站在甲板上,清晰地看到台底的九個青銅甗口正冒著白霧,秦軍士兵在周圍布下層層防線,卻對不斷靠近的陰兵視而不見——顯然,李斯早已與陰兵達成協議。
“君上,墨家暗樁說李斯在台頂布置了‘九鼎陣’,將用你的血激活陣眼。”隨行文遞來一枚青銅令牌,“這是墨家的‘通行令’,可進入鹹陽宮的密道。”
巴清接過令牌,目光落在鹹陽宮上空——無數銀灰色的汞珠正彙聚成鼎形,與她懷中的鼎書遙相呼應。霧中的玄鳥突然發出清啼,仿佛在催促她做出決斷。她深吸一口氣,握緊赤霄劍,一步步走下船舷。
女懷清台的階梯上,李斯身著朝服等候在那裡,臉上帶著虛偽的笑容:“巴大人,陛下已在台頂等候,隻待你一同完成九鼎祭儀。”
巴清冷笑一聲,劍刃直指李斯:“祭儀?是你的換魂陰謀吧。你以為我不知道,鼎書真正的秘密不是換魂,而是揭露嬴秦王朝建立在無數冤魂之上的真相。”她懷中的鼎書突然發出金光,照亮了整個鹹陽城,“那些陰兵不是來迎主的,是來複仇的——複仇的對象,是你,是始皇,是所有借鼎氣篡奪天下的人!”
李斯臉色驟變,揮手示意士兵上前:“敬酒不吃吃罰酒!拿下她!”
巴清卻已縱身躍起,赤霄劍劈開迎麵而來的箭雨,懷中的鼎書在空中展開,七塊青銅版化作北鬥七星的形狀,將她護在中央。陰兵隊伍突然加速,朝著女懷清台衝來,秦軍士兵嚇得紛紛後退。台頂傳來秦始皇的咳嗽聲,顯然他已油儘燈枯,隻能靠汞膏維持生命。
巴清踏上最後一級台階,終於看到了台頂的景象:九具青銅甗圍成圓形,鼎中坐著氣息奄奄的秦始皇,他胸前的冕服已被鮮血染紅。九鼎陣的中央,正是那塊與鼎書匹配的青銅殘片。
“巴清,你來了。”秦始皇緩緩睜開眼,聲音虛弱卻帶著貪婪,“隻要你自願獻祭,朕可以封你為後,與朕共享長生。”
巴清看著他,突然想起鼎書背麵的遺言,想起母親的犧牲,想起那些無辜的戰俘。她舉起赤霄劍,劍刃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我的選擇,是讓這血腥的秘儀徹底終結。”
話音未落,她縱身跳入九鼎陣中,懷中的鼎書與青銅殘片合二為一,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陰兵在陣外嘶吼,秦軍士兵四處逃竄,李斯被嚇得癱倒在地。巴清的身影在金光中漸漸模糊,腕間的巫紋與鼎書融為一體,在空中化作一隻巨大的玄鳥,朝著鹹陽宮的方向飛去——那裡,還有最後的秘密等待她去揭開,還有最後的恩怨等待她去了結。
決斷之時,已然來臨。而這場跨越三千年的血祭恩怨,終將在她手中畫上句號。
喜歡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請大家收藏:()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