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生死決戰篇】卷終天問_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 > 第166章 【生死決戰篇】卷終天問

第166章 【生死決戰篇】卷終天問(2 / 2)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星氣交感’!”墨丁的聲音裡滿是敬畏,他慌忙從懷裡掏出墨家的“天樞盤”——這盤是用整塊黑曜石做的,盤麵刻著二十八星宿的位置,用的是“錯銀工藝”,星點都是用銀片嵌進去的。他把天樞盤放在地上,盤上的銀點立刻和天上的流星呼應起來,發出淡淡的光,“先師的筆記裡寫過,‘星氣交感’是千年難遇的異象,隻有當人、器、地、天四者都順了道,星辰才會把自己的氣降下來,和地上的物呼應。”

七顆流星的光帶在天幕上轉了個圈,然後開始慢慢凝聚。赤色的光帶先動,在半空裡凝成了一個“道”字——筆鋒蒼勁,和戍嗣子鼎上的銘文很像,落筆的地方還帶著一點龍紋的暗痕,是赤霄劍裡龍氣的印記;接著是青色的光帶,流動著凝成“法”字,筆畫婉轉,像巫峽的江水,彎彎曲曲卻很順;然後是白色的光帶,散漫地聚在一起,沒有刻意的筆畫,卻自然天成地成了“自”字,像星軌的形狀;最後是七彩的光帶,交融在一起,柔和地化作“然”字,每個筆畫裡都能看到前麵六種顏色的影子。

“道——法——自——然。”墨丁跟著念了出來,聲音裡帶著顫抖,天樞盤上的銀點此刻亮得刺眼,盤中心的“太極圖”墨家刻的,和道家的太極圖很像)開始慢慢轉動,“這是……這是天在寫字?”

巴清沒有說話,隻是往前走了一步,離那四個字更近了些。“道法自然”四個字懸在神女峰的上空,有一丈多高,銀輝從字的筆畫裡灑下來,落在崖下的鼎片上。神奇的是,那些銀輝落在鼎片上時,竟像拓印一樣,把“道法自然”四個字刻在了鼎身,和原來的“鼎革有道”銘文完美地咬合在一起——“道”字的最後一筆,正好連在“鼎革有道”的“道”字上,像早就設計好的一樣。

指尖撫過鼎身上新刻的“法”字,巴清感覺到一股暖流順著指尖湧進了身體,不是巫力的灼熱,不是汞氣的冰涼,是溫和的、舒服的暖意,像春日裡的陽光曬在身上。她忽然懂了黑衣人遺落的龜甲片上“強為者,鼎折足”的意思——鼎的“足”,是順應地脈的支撐;人的“足”,是順應道的行走;劍的“足”,是順應器的本性。強行折了“足”,隻會摔得粉身碎骨。

記憶像開了閘的洪水,漫過了堤岸:十五歲在巴郡礦洞時,她第一次見汞珠,那時她不懂巫術,隻是跟著礦工行事——汞珠怕熱,就把礦洞的溫度保持在“十度”用礦裡的“冰玉”降溫);汞珠怕震,就輕拿輕放;汞珠要順著礦脈流,就順著礦脈挖槽。那時的汞珠很聽話,能順著槽流進容器裡,沒有一點浪費。後來她學了巫術,開始用巫力強行控汞,汞珠反而經常炸開,濺得滿手都是。

重鑄赤霄劍前,她在巫峽深潭邊見過那條蛟龍——它在水裡遊得很自在,時而浮出水麵吐泡泡,時而潛下去追魚。那時劍還沒鑄,她隻是遠遠看著,能感覺到蛟龍氣裡的平和。可後來為了鑄劍,她讓墨者把蛟龍困住,強行取血,蛟龍臨死前的眼神裡滿是不甘,龍氣也變得暴躁。現在想來,劍裡的龍氣之所以沉寂,是因為它本就不該被強行困在劍裡。

“夫人快看!地脈在回血!”墨丁的驚呼把她從回憶裡拉了回來。

巴清低頭看去,崖下的地縫裡,一道細細的銀輝正順著地脈的紋路慢慢蔓延,像一條小蛇。那些之前被汞毒侵蝕的土壤,在銀輝的照拂下,開始慢慢泛出淡綠——不是牡荊汁的綠,是草芽的綠,嫩得能掐出水。更奇的是,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汞毒,像被什麼東西吸引著,順著鼎身的饕餮紋慢慢流回鼎底,在鼎底聚成了一顆純淨的汞珠,沒有一點黑色的雜質。汞珠滴落在石縫裡時,石縫裡竟冒出了一點小小的綠芽,是一株靈芝的苗——巫峽的老人說,靈芝是瑤姬的精魂變的,隻長在有靈氣的地方。

“這是‘道生之,德畜之’啊。”巴清輕聲說,想起《老子》裡的話——道生出萬物,德滋養萬物。鼎不被強行鎮壓,就能自己聚氣;劍不被強行催動,就能自己醒魂;地脈不被強行堵塞,就能自己回血;汞毒不被強行對抗,就能自己淨化。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和畜,人要做的,不是去掌控,是去守護這份生和畜。

流星的光芒漸漸淡了下去,“道法自然”四個字卻沒有消失,反而刻進了鼎身,刻進了劍裡,刻進了巴清腕間的汞淚印記裡——印記不再是之前的銀點,變成了一道細細的銀紋,和“道法自然”的筆畫紋路一模一樣,隨著她的呼吸輕輕顫動。

她抬手握住懸浮的赤霄劍,這一次,劍沒有抗拒,反而傳來一陣親切的震顫,像久彆重逢的朋友。劍格處的蟠螭紋亮了起來,和她腕間的銀紋同步流轉,一道淡紅的龍氣從劍刃裡流出來,不是之前的暴躁,是平和的、溫順的,順著她的手臂流進身體,和她的血脈慢慢融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劍認您了。”墨丁的聲音裡滿是欣慰,天樞盤上的銀點已經暗了下去,卻還留著淡淡的溫度,“它之前不認,是因為您總想著用它鎮、用它壓;現在認,是因為您懂了,它的本性是守護,不是鎮壓。”

巴清握著劍,抬頭看向天幕。天市垣的那顆異星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明亮的星軌,紫微垣的星子亮得很穩,地脈的搏動也很穩,鼎的銀輝很穩,劍的龍氣很穩。她知道巫山的危機還沒完全過去——殷墟地宮裡還有殷商王族的魂魄,鹹陽宮裡嬴政還在煉長生丹,黑衣人手裡還有另一半龜甲,李斯的餘黨可能還在暗處。但此刻,她心裡的迷茫像晨霧一樣散了,隻剩下清明。

夜風再次掠過峽穀,猿啼聲又響了起來,卻不再淒厲,反而帶著幾分悠遠,像在和天上的星子對話。巴清望著神女峰,望著鼎,望著劍,望著腕間的銀紋,終於明白:她要走的路,不是強行扭轉天命,是順應道的運行,守護萬物的本性——這才是“鎮護坤輿”的真正意思。

【四:劍指蒼昊,卷終道啟】

天快亮時,東方的天際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是淡粉的顏色,像瑤姬飄帶的邊。巴清和墨丁一起,把崖下的九鼎殘片都搬到了神女峰下的平地上,按照“九宮方位”排列——中央一塊最大的鼎片對著神女峰的主峰,四角的鼎片分彆對著朝雲峰、鬆巒峰、集仙峰、飛鳳峰,剩下的四塊對著剩下的八峰。

“這樣真的能鎮住地脈?”墨丁蹲在地上,手裡拿著一根小木棍,在鼎片之間比劃著,“沒有用‘接骨膠’粘,沒有刻符咒,甚至連縫隙都沒堵上——萬一地脈氣太衝,把鼎片衝散了怎麼辦?”

巴清沒有立刻回答,隻是彎腰調整了一塊鼎片的角度,讓鼎片的縫隙正好對著巫峽江水流來的方向:“你看這巫峽的江,為什麼能流了這麼多年?因為它有峽口,有河道,氣能順出去。鼎片的縫隙就是地脈的‘峽口’,讓地脈氣能順出去,而不是堵在裡麵。”她指著中央的鼎片,上麵“道法自然”和“鼎革有道”的銘文還亮著,“後母戊鼎重八百多斤,為什麼能立三千年?不是因為鑄的時候加了多少鐵,是因為它的鼎足正好對著地脈的‘支撐點’,順著地脈的氣,所以穩。我們排鼎片,也是順著地脈的氣,順著星軌的方向,順著鼎本身的性,不需要粘,不需要堵,它自己就會穩。”

說著,她從懷裡掏出那塊鎮鼎石——石頭是黑色的,表麵刻著和殷墟地宮裡一樣的星軌紋,是黑衣人留在祭祀台上的。她把石頭輕輕放在中央的鼎片上,剛一放下,石頭就發出了“嗡”的一聲輕響,一道淡銀的光從石頭裡流出來,順著鼎片的銘文蔓延,很快就流遍了所有的鼎片。

“您聽!”墨丁突然豎起了耳朵。

巴清也聽到了——遠處巫鹹山的方向,傳來了三道輕微的“嗡”聲,和鎮鼎石的聲音很像。那是大禹治水時,瑤姬協助埋下的三座青銅鼎,藏在巫鹹山的深處,之前因為汞毒和怨靈的影響,一直沉寂著,現在被鎮鼎石的氣喚醒了。一道淡青的光從巫鹹山方向射過來,和神女峰鼎片的銀光連在了一起,像一道橋,橫跨在巫山之間。

地脈的搏動突然變得清晰起來,從鼎片傳到腳邊,再傳到身體裡,和腕間銀紋的搏動、劍的龍氣搏動,都變成了一個頻率。崖下營地的篝火晃了晃,火焰從淡青色變成了溫暖的橙紅色,燒得更旺了。那些之前散落在地上的墨家工具,比如斷了齒的“地脈鎖”齒輪、掉了的護目鏡、墨丁的天樞盤,都被銀光輕輕托了起來,擺到了旁邊的石頭上,整整齊齊。

怨靈的黑霧已經徹底不見了,連一點黑色的痕跡都沒留下,鼎片的下方,隻餘一小灘純淨的汞液,像一顆小小的銀珠子,在晨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巴清彎腰,從懷裡掏出一個羊脂玉瓶——這是巴郡的貢品,瓶身刻著纏枝蓮紋,她輕輕把汞液收進瓶裡,指尖觸到汞液時,沒有一絲冰涼,反而很溫潤。

“之前在鹹陽宮,嬴政煉的汞丹是黑色的,帶著毒;現在這汞液是銀色的,能生靈芝。”墨丁湊過來看了看玉瓶裡的汞液,“都是汞,怎麼差這麼多?”

“因為嬴政是強行煉,把汞的本性改了;這汞是自然化,順著自己的本性來。”巴清把玉瓶收進懷裡,“就像老子說的‘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好和壞、毒和靈,本就沒有定數,全看是不是順應本性。強行改,好的也會變成壞的;順著來,壞的也能變成好的。”

“夫人!您的印記!”墨丁突然指著巴清的手腕,聲音裡滿是驚喜。

巴清低頭一看,腕間的銀紋此刻亮了起來,不再是之前的細線條,而是變成了一朵小小的饕餮紋,和鼎身上的饕餮紋一模一樣。更奇的是,銀紋裡滲出了一絲淡淡的地脈氣,順著她的手臂流進心臟,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輕盈,像要飄起來一樣——這是和道真正共鳴的感覺,不是靠巫力,不是靠血脈,是靠順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該去殷墟了。”巴清握緊赤霄劍,劍身上的“道法自然”銘文亮了一下,指向東北方的殷墟方向,“戍嗣子鼎的族徽、成湯王的卜辭、黑衣人是誰、‘鼎革天下’到底是什麼意思,都在殷墟等著我們。”

墨丁點了點頭,背上了裝著墨家工具的行囊,行囊上還掛著那個斷了齒的“地脈鎖”齒輪——他說要帶回去,改成“順氣輪”,用來幫地脈氣流通。“赤霄軍的殘部已經在巫峽口集結了,剛才傳信來的,連當年叛離的墨者都回來了,他們說……看了鼎的自愈,看了流星的字,懂了您的道,想跟著您一起去殷墟。”

東方的天際已經亮了,太陽露出了一點金邊,把巫山的峰巒都染成了金色。巴清翻身上馬,那是一匹墨者特意為她選的巫峽馬,毛色是淡棕色的,很溫順。赤霄劍斜倚在肩頭,劍穗是用巴郡礦洞的藤蔓做的,藤蔓上還纏著一顆小小的汞珠,是剛才鼎底收的,隨著馬蹄的晃動,汞珠折射著晨光,閃著細碎的光。

“走吧。”巴清輕輕夾了夾馬腹,馬慢慢往前走,蹄聲踏碎了晨霧,在峽穀裡傳出淡淡的回響。

墨丁跟在後麵,手裡拿著天樞盤,盤上的銀點雖然不亮了,卻還留著“道法自然”的印記。他抬頭看向神女峰,鼎片和鎮鼎石的銀光還在,像一團淡淡的雲,護著巫山的地脈。

巴清回頭望了一眼——鼎片的光暈裡,一株小小的靈芝正從石縫裡破土而出,晨露掛在靈芝的葉片上,折射出七彩的光,和昨夜流星的顏色一模一樣。她知道,這株靈芝,這鼎,這劍,這巫山的星,都是“道法自然”的證明。

前路或許還有風雨,殷墟或許還有謎團,秦朝的命運或許還在搖擺,但她不再迷茫。她握著順應本性的劍,帶著懂道的人,順著星軌的方向,朝著殷墟走去——那裡有殷商的秘辛,有鼎革的答案,有屬於她的、順應道的未來。

喜歡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請大家收藏:()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