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履新中樞逢異數 禦前應對顯機鋒_衙役淩雲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衙役淩雲誌 > 第219章 履新中樞逢異數 禦前應對顯機鋒

第219章 履新中樞逢異數 禦前應對顯機鋒(1 / 1)

推荐阅读:

敕書限定淩雲於初七前到任,時日尚算寬裕。他本可即刻赴任,但辦理出入宮禁的牙牌、另尋離皇城近便的居所,皆需時日。並非會館住著不好,實因其地處長安城東南隅,出城雖便,入宮卻嫌遙遠。既任中書省要職,時常出入宮禁,居所自以臨近皇城為上。

長安城內素有“東貴西富”之說,然淩雲既非貴胄,亦非豪商,隻求在皇城之南尋一僻靜小院租住。至於兵部陳尚書曾邀他入府之事,以他如今身處敏感職位,反倒不便叨擾了。

尋宅之事,淩雲交由曾在京兆府當過差的長隨趙大郎去辦。他自己這幾日卻不得清閒。雖談不上門庭若市,卻也時常有官員借著“台州同鄉”的名義前來會館拜訪,順便設宴相請。把門的張三,總算找回了幾分昔日在州衙時的威風。

想與這位新晉中書舍人攀上關係的,除了同鄉,也難找彆的由頭——同年、同窗皆與他無緣。即便非台州籍的,也會拉上一位台州、或鄰近的溫州、明州籍官員同來。這些訪客品階不高不低,多在五品以下、七品以上,正是各部寺監的主事、員外郎之流,堪稱衙門中堅,稱為“司官”或“屬官”,以彆於尚書、侍郎等堂官,及八九品的胥吏首領。

那些一二品大員尚放不下身段,或未必看得上淩雲;八九品微末小吏則資格不夠,亦無必要前來。這些司官們手中多掌著一兩項具體事務,是衙署辦事的主力,如李清任便分管學務。他們亦是承上啟下的關鍵,自然要與這位新掌“分署文書”之責的中書舍人先行結交,混個臉熟,略述自家職掌,再稍加暗示。否則,若這位初來乍到的淩舍人一時不察,將涉及己務的奏疏分給了政見相左的宰相,豈非憑空添堵?

淩雲接連七八日宴飲不斷,直至十月二十日臨近,才趕緊搬入宣義坊內新賃的一處小院,並閉門謝客,養精蓄銳。

這般沉湎應酬,非是淩雲貪杯浮躁,實是借此機會彌補朝中閱曆之不足。與各司官閒談,獲益良多,更能窺見些有趣情狀。例如,閣老彥文傑雖位列宰相,在京官中口碑卻似不佳,皆言其待人嚴苛,好擺架子,且律人嚴、待己寬。又如彥閣老之婿、新科進士出身的馮禦史,甫入台諫便授巡按禦史這等要職,已惹人側目,行事卻不知收斂,先是與宦官往來過密幾致民亂,後又直接彈劾方麵大員,張揚太過,更引人非議。故而不少司官明裡暗裡表示,希冀淩舍人莫要將涉及己部的文書分予彥閣老處置,免得“勞煩”閣老過甚。

這些瑣碎信息,或可側麵解釋為何在中書令告病、門下侍中致仕後,彥閣老仍未能順勢遞補入主中書的原因。

初六清晨,淩雲佩戴好新領的牙牌,離寓所望皇城而去。選此日赴任,他自有考量:分署文書一職太過敏感,早去顯得急不可耐,晚去又似驕矜怠慢,不早不晚,恰依敕書所定期限,最是穩妥,令人無可指摘。

至承天門外,驗過牙牌,穿過門洞,沿天街禦道東行不遠,便至太極宮正門承天門。抬頭仰望雖不及後世想象中壯麗、卻依舊巍峨的宮門,即便理智如淩雲,胸中亦不免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懷,駐足良久。

過往官吏見一陌生年輕官員立於河橋南,對宮門發愣,多有側目。前幾日曾宴請過淩雲的戶部楊郎中恰巧路過,喚了幾聲才將他驚醒,詫異問道:“淩大人何故在此踟躕?”

“見此門巍峨,心有所感。”淩雲歎道,心下卻想的是此乃大唐宮闕,非是宋朝模樣。

楊郎中自不解其意,他正欲往宮內門下省公乾,便邀淩雲同行。

過河,入門,驗牙牌、登記、放行;北行至太極門,再驗牙牌、登記、放行;複行數十步,至宮城核心區域前,依舊是驗牙牌、登記、放行。楊郎中還領了一枚出入木牌,而淩雲因是常參官,無需此物。

穿過重重宮門,才算真正踏入帝國權力中樞。楊郎中需向西往門下省方向,淩雲則需向東往中書省所在。二人於岔路口分彆。

至中書省所在院落,自有守門官吏驗看牙牌,確認身份後放入。院內屋舍儼然,雖不闊大,卻氣象森嚴。淩雲被引至東側一間廡房,此即他日後視事之所——中書省下屬負責文書謄錄、分發的機構。房內陳設簡單,一桌一椅而已,但對於初入中樞的淩雲而言,能在此地有一席之地,已足慰平生。

正凝神間,忽聞門外一聲略顯急促的傳喚:“淩舍人可在?陛下召見,速隨咱家往兩儀殿覲見!”

淩雲心中一凜,今日並非常朝之日,陛下為何突然召見?且是直入中書省召他這等新進微末之員?他不敢怠慢,整了整衣冠,隨那內侍匆匆而出。

至兩儀殿外,但見侍衛肅立,氣氛凝重。通稟後,淩雲低首趨步入殿,依禮參拜。

“平身。”禦座上的聲音帶著幾分少年人的清朗,卻聽不出喜怒,“朕聞你詩才敏捷,有‘台州淩雲’之稱。今日召見,彆無他事,欲試爾才。限你以‘踏春’為題,即席賦詩一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淩雲心下稍安,原來是考較才學。他略一沉吟,正欲將早已爛熟於胸的某首宋人絕句“借”來一用,眼角餘光卻瞥見旁側沈大爺微微蹙眉搖頭。

淩雲霎時警醒!此地是議政兩儀殿,此時非是飲宴場合,陛下此舉,雖看似雅趣,實則不合時宜。自己若欣然應命,與俳優何異?恐遭清流物議!

電光石火間,淩雲已拿定主意。他再次躬身,語氣恭謹卻堅定:“陛下垂詢,臣本不當辭。然此乃兩儀殿,乃陛下與宰輔商議國是之地。當以經國濟民為念,方不負列祖列宗創業維艱。吟風弄月,實非廟堂所宜。臣不敢奉詔,伏請陛下收回成命!”

殿中頓時一靜。那少年天子顯然沒料到淩雲會拒絕,臉上笑意微僵,閃過一絲不悅,輕哼一聲:“掃興!”

場麵一時尷尬。片刻沉寂後,天子忽又起身,對左右道:“淩舍人所言,不無道理。是朕疏忽了。”他目光轉向淩雲,語氣竟緩和下來:“卿能持正敢言,甚好。朕觀你儀容端正,聲音清朗,今後朔望常朝,奏疏宜讀之事,可交由你來擔任。”

淩雲聞言,心中叫苦不迭!常朝宜讀官負責大聲朗讀奏疏)雖能立於禦前,看似榮耀,實則是個苦差!需淩晨即起,寒暑不避,且必須全神貫注,不容絲毫差錯。對於誌在實務的淩雲而言,無異於一種折磨。然而君命難違,他隻得叩首謝恩:“臣……領旨,謝陛下隆恩!”

喜歡衙役淩雲誌請大家收藏:()衙役淩雲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