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二年4086年)十一月乙醜日初一,皇上駕臨謹身殿,翰林院學士劉三吾在旁侍奉,皇上)於是和他談論治理百姓的方法。劉三吾說:‘南北風俗不同,有的地方可以用德政教化,有的地方應當用威勢製服。’
皇上說:“地域有南方北方之分,百姓卻沒有兩樣心思,帝王對所有人同等看待,怎會有彼此的差彆呢?你認為南方的風俗風氣柔弱,所以可以用道德來教化;北方的風俗風氣剛健強勁,所以應當用威嚴來製服。然而,君子和小人,什麼地方沒有呢?君子心懷仁德,小人畏懼威勢,施行起來各有其適合的對象,怎麼可以一概而論呢?”劉三吾惶恐而敬服,跪拜磕頭後便退下了。
丙寅日,命令宣德侯金鎮、宣寧侯曹泰、六安侯王威、安陸侯吳傑前往湖廣各地訓練兵馬,分彆賞賜五十錠寶鈔。皇上認為河南、彰德、衛輝、歸德、山東、臨清、東昌這些地方的土壤適合種植桑樹和棗樹,但是人口稀少,從而荒廢了土地的有利條件;山西人口眾多但是土地狹窄,所以大多貧窮。於是命令後軍都督僉事李恪等人前去告訴那裡的百姓,願意遷徙的人核實人口給予田地,那些冒名多占田地的人就治他們的罪。又命令工部發布公告。
己巳日,紹興府餘姚縣有百姓胡亂控告他的族長私自到海上經商販賣貨物,該百姓)應當被判罪。皇上召見他並告諭說:‘人是因為祖先積德,所以子孫後代得以繁衍。現在頭發花白的這位,是你們家族的長輩,卻胡亂地控告他,這是冒犯名分和道義的,是不知道有祖宗啊。自古以來帝王治理天下,必定要先明了綱常之道。現在你傷風敗俗,即使你所控訴的事情是真實的,也不可以,何況是虛假欺詐呢?”下令按照法律處置。
提拔海州同知陳龔福擔任太仆寺少卿職務。龔福,是元朝南台禦史大夫福壽的兒子,起初由中書宣使被授予海州同知的官職,到這時因事獲罪應當戍守邊疆。皇上念及他的父親為守節義而死,特彆寬宥他的罪行並提拔他,還賞賜給他銀錠。
庚午日。任命郭鎮為駙馬都尉,娶第十二位皇女永嘉公主為妻。郭鎮,是武定侯郭英的兒子。
辛未日),夜裡,金星進入南鬥星宿區域)。
壬申日,夜裡,月亮運行進入羽林軍星官的天區)。
乙亥日,特彆賞賜韓國公李善長一千錠紙鈔。
己卯日,派太常博士薛文舉前往祖陵、皇陵舉行祭祖儀式。皇上對文舉說:‘萬物的根本在於天,人的根本在於祖先。古代的賢明君王,在冬至日會祭祀始祖來配享上天,這是為了重視回報祖先的恩德。我秉承上天的旨意,來主持祭祀天地神靈之事,這實在是因為祖宗積累德行和善事才達到的。
隻有我朝仁宗皇帝能夠匹配上帝,對於祭祀上帝的大禮,本來已經施行過了。現在冬至剛剛來臨,朕)哀傷悼念之情無儘,你要恭敬地遵奉朕的旨意,前往那裡)進行祭祀,要敬重此事),不要疏忽。
命令通政使司經曆楊大用出使百夷。當初,百夷的思倫發侵犯摩沙勒,西平侯沐英率領軍隊前去討伐,思倫發兩次抵禦迎戰,都失敗了,於是派他的把事招綱等人來到雲南,說:‘以前叛逆的謀劃,實際上不是我自己想出的,是我的下屬刀廝郎、刀廝養做的,請求饒恕我的罪過,我願意向朝廷繳納貢賦。’
雲南守臣把這件事上報給朝廷,皇帝就派楊大用帶著敕令去告訴思倫發說:‘麓川在西南邊陲,距離京城萬裡之遙,不是中原王朝想要圖謀的地方,何況隻是麓川呢。像雲南這個地方,道路艱險遙遠,那裡的百姓在高處居住於懸崖之上,在低處飲用山川溪澗之水,外貌像野獸,麵貌如蠻夷,風俗不講倫理道德。
從前因為原元朝殘留的梁王,不順應天理,擅自挑起爭端,引誘我邊境的百姓,藏匿有罪之人,欺騙蠱惑愚昧的百姓來倡導叛亂,連累到善良的百姓。所以土地雖然偏遠,人民雖然在教化之外,也不能不征伐。
於是命令征南將軍傅友德等人率領三十萬大軍去討伐他,於是雲南全部被平定。唯獨思倫發又效仿梁王,收留我的逃亡之人,又過了好幾年了。金齒、景東的戰事,都是因為你而引發的。我認為你是想要圖謀百姓,擴張土地,與中國較量勝負,所以才屢次挑起事端。接著命令各位勇猛的將領率領軍隊駐紮軍營,一邊耕種一邊防守。
現在你前來申訴,以前侵犯邊境的罪行,不是你自己犯下的,都是刀廝郎等人所做的,不知道是否真的是這樣?你雖然口頭上聲稱歸降投誠,但內心實際上懷著不良的企圖。果真如此,那要如何平息我眾將的憤怒呢?如果想要消除怨恨,就應當親自踐行臣子的禮節,全部償還以前用兵的費用,那麼麓川就不會有前來問罪的軍隊,當地的首領們各自保有世代承襲的俸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然,那麼我軍大旗所指之處,敵軍都會被消滅乾淨。楊大用到達麓州後,思倫發表示願意聽從命令,於是用大象、馬匹、白金、地方特產入朝進貢謝罪。王大用又讓思倫發追捕抓獲從雲南叛逃的自處等兩名叛賊,以及把事刀廝郎等一百三十七人,百夷於是被平定。
壬午日,雲南水西土司奢香派使者進獻馬匹,朝廷賞賜使者、把事、通事等人鈔幣,各有差彆。
癸未這一天,皇上對身邊的侍臣說:‘使國家興盛、大治的關鍵,應當是進用君子,斥退小人。’兵部尚書沈溍回答說:“君子和小人一下子不容易識彆。”皇上說:“特立獨行的人,不隨波逐流,正直的節操必然和普通人不一樣。就像美玉被丟棄在汙泥之中,它的色澤不會改變;君子混雜在眾人裡,品德操守自然與眾人不同,這樣的話)識彆君子)又有什麼困難呢?
黃溍又說:‘自古以來君子總是少的,小人總是多的,又怎麼能全都除去呢?’皇帝說:“有善行的人被提拔,就足以勸勉他人行善;有惡行的人被罷黜,就足以懲罰他人作惡。所以太陽出來了群陰就會消失,賢能的人被推舉了不仁的人就會遠離,又有什麼難以去除的呢?
命令吏部命令天下的州縣挑選民間年老而有德行的人,每個裡選出一個,按順序來京城朝見。他們到達京城後,皇帝命令他們隨朝觀察政務,三個月後送回。
乙酉日。安南陳煒的陪臣阮同叔來進貢土特產和金銀器皿,朝廷賞賜給阮同叔和他的隨從們不等的鈔幣。當時陳煒已經被他的國相黎一元殺害了,黎一元害怕朝廷征討他,於是隱瞞了這件事,仍然假借陳煒的名義,派遣同叔來進貢。
丙戌日這天,夜裡,有閃電。
己醜日,任命山西行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王約擔任左軍都督僉事。王約戍守邊疆多年,多次立下功勞,所以朝廷召他入京任用,仍然賜給他一千錠鈔。
庚寅日,冬至,皇上駕臨奉天殿接受朝賀,在華蓋殿大宴群臣。皇太子在文華殿宴請皇親國戚以及東宮的官員屬吏。
壬辰日,皇帝詔令禮部再次告知安南,從今以後三年朝貢一次,不要多次派遣使者往來煩擾。
甲午日,拂曉時分,木星進入房宿。火星侵犯東鹹星星官名)。
十二月初一,乙未日。
丁酉日,廣東南海縣丞楊庸上奏:“本縣的田賦總共八萬四千九百四十六石,近年來出現荒歉,其中還沒有征收入官的有二萬五千四百一十九石。皇上憐憫那裡的百姓貧苦,下令全部免除賦稅)。
己亥日,申明並嚴格執行關於巾帽的禁令。凡是文武官員,除了本等紗帽外,遇到下雨允許戴雨帽;因公差外出時,允許戴其他的)帽子,進入城中則不允許戴其他帽子)。那些因公出差到外地的人員也按照這個規定行事)。
將軍、力士、校尉、旗軍通常戴頭巾或者榼腦,官府中的舍人以及儒生、吏員、百姓通常戴符合自己身份等級的頭巾。鄉村農夫允許戴鬥笠、蒲笠,出入市井不受禁止。不親自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不被允許做某事,原文未提及,根據上下文推測可能是參與某些事務或獲得某些權益等)。
甲辰日,周王朱橚、潭王朱梓拋棄他們的封國,來到鳳陽居住,被貶謫遷徙到雲南。皇帝派遣使者命令西平侯沐英說:“周王要遷往雲南鎮守,到了之後選擇宅邸居住。應該處理的軍民事務,由你自己處理。
命令定遠侯王弼前往山西,雄武侯周武前往河南,全寧侯孫恪前往陝西,都訓練軍隊馬匹,聽候命令征討漠北。朝廷派遣使者敕令遼東都指揮使胡旻、朱勝訓練精銳的騎兵和步兵官軍各一萬人,聽從調遣出征進軍。
丁未日,右軍都督僉事兼陝西都指揮使聶緯等人率領軍隊討伐把撒川黑章匝的番族賊人,打敗了他們,斬殺了真剌麻哈答兒等四百七十二人,繳獲馬四百多匹、牛羊六千八百九十多頭,並且繳獲土官哈即爾等人的馬一千零四十匹後返回。
己酉日,皇帝)授給六尚局宮官敕令說:我看帝王治理國家,必定從整治家庭開始,沒有家庭沒整治好,卻能夠治理國家、平定天下的。周朝的內宰用陰禮來教導六宮的妃嬪,九嬪用婦職的法規來教導九禦,各有各的職責,這不是小事。我出身於平民百姓,登上了尊貴的皇位,對於治理內宮家庭內部事務管理)的方法,不敢疏忽。因此朝廷設置六尚,來掌管六宮事務,這是曆代聖賢相傳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