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

第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1 / 2)

己亥年4056年)春季正月初一,甲午日。

乙巳日,太祖已經平定寧越,想要乘勝奪取浙東尚未歸附的郡縣,召集眾將領告誡他們說:“仁義足以使天下歸附,而武力不足以使人心歸順。攻克城池雖然要依靠武力,但安撫百姓必須憑借仁德。我軍先前進入建康時,秋毫無犯,所以一舉平定了那裡。如今剛攻克婺州,百姓才得以安寧,正應當撫恤他們,讓百姓樂於歸附,這樣那些未被攻下的郡縣,也必定會聞風歸順。我每次聽說各位將領攻下一城一郡後不妄殺百姓,就會喜不自勝。軍隊出征的勢頭如同烈火,火勢猛烈人們就會躲避,所以鳥兒不會聚集在鷹鸇棲息的樹林,野獸不會進入布滿羅網的原野,百姓必定歸向寬厚的治理。將領若能有不嗜殺的本心,不僅對國家有利,自己也會蒙受福澤,子孫也必定昌盛。你們聽從我的話,事情就不難成功,大業可成。”當時縉雲書生曹進德也上書議論時事,與太祖的想法十分契合,太祖看後很讚賞他。

戊申日,平章邵榮在餘杭擊敗張士誠的軍隊。

乙卯日,方國珍派遣使者獻上書信表示歸附,並進獻黃金五十斤、白銀一百斤、金織文綺一百端。此前,蔡元剛到慶元時,方國珍和部下商議:“如今元朝國運將儘,豪傑四起,隻有江左太祖勢力)號令嚴明,所向無敵,如今又向東攻下婺州,恐怕我們難以對抗。況且西邊有張士誠,南邊有陳友定與我們為敵,不如暫且表示順從,借其聲援,以觀形勢變化。”眾人都表示同意。到這時,方國珍派使者獻書送禮,希望聯合兵力消滅張士誠。信中大致說:“我方國珍生長在海邊,靠販賣魚鹽為生,默默無聞。從前因被人怨恨誣陷,無處逃生,才逃到海島,被眾人推舉為首領,接連占據三郡,並非敢作亂,隻是迫於自救。唯有明公在濠梁舉義,東渡長江,占據險要之地控製四方,以武力安定百姓。我向往道義、想要歸附已久,隻因道路阻塞未能溝通。如今聽說您親自攻下婺城,安撫浙東,威德所及之處人心歸附,您不嫌棄我粗鄙愚昧,加以教誨,讓我茅塞頓開,這是我一直的願望。現派使者獻書表誠意,若有吩咐,願效犬馬之勞。所言之事一言為定,有神明見證。”太祖於是派遣省都鎮撫孫養浩回訪。方國珍雖表示歸附,卻仍暗中持觀望態度。

戊午日,雄峰翼元帥王遇成、孫茂先率兵攻打臨安,張士誠派右丞李伯升救援,孫茂先擊敗李伯升,李伯升收兵退守,孫茂先進攻未能攻克,便領兵返回。

庚申日,太祖命令理問所知事夏文達押送俘獲的元臣帖木烈思、石抹厚孫、安慶等人前往建康,行至嚴州時,帖木烈思趁夜逃走。

任命耿再成為行樞密院判官,率兵駐守縉雲縣黃龍山,準備攻取處州。

僉院胡大海率軍攻取諸暨,張士誠的守將華元帥戰敗後趁夜逃走,萬戶沈勝率部投降。我軍入城後,敵軍餘部情緒騷動,再次作亂,胡大海將其擊敗,生擒四千多人、繳獲六十匹馬,於是將諸暨改名為全州。任命帳前元帥張彪為統軍元帥兼知州事,王玉為副元帥兼本州同知,下令分省照磨汪廣洋總理軍糧儲備,仍命胡大海率軍攻打紹興。

太祖在寧越時,儒士許瑗、王冕前來拜見,太祖詢問時事,兩人的回答都符合太祖心意,於是將他們留在幕府,任命王冕為谘議參軍。王冕是紹興人,慷慨有大誌,精通術數。元末戰亂時,他曾到京城,暗中與人說天下將亂,人們都認為他瘋了。他還仿照《周禮》著書,說:“我若不死,將此書獻給明主,可使天下太平。”擔任谘議參軍後,他自以為能實現抱負,不久卻病逝了。

太祖命寧越知府王宗顯開辦郡學,聘請儒士葉儀、宋濂為五經師,戴良為學正,吳沈、徐原等為訓導。當時戰亂之後,學校久廢,至此才重新響起讀書聲,百姓無不喜悅。

嵊縣萬戶郝原派人請求歸降。

二月初一,甲子日。

在諸全州設立樞密分院,設置明海翼元帥府,升任謝再興為院判,王玉等為元帥駐守此地。

張士誠的軍隊再次侵犯江陰,戰艦布滿江麵順流而下。其將領蘇同僉在君山駐軍,坐在胡床上指揮進軍,守將吳良率軍抵禦,告誡眾將不要輕舉妄動。不久,敵軍在江邊列陣,吳良命弟弟吳禎率軍從北門出戰,剛交鋒,又派元帥王子名率壯士從南門出擊夾擊,敵軍難以抵擋,大敗而逃,生擒將領陶元帥、副將宋貫、蔣英以下二百多人,淹死的敵軍很多。

癸酉日,平章邵榮率軍攻打湖州,擊敗張士誠的軍隊,追擊至城下。敵軍入城堅守,我軍將城包圍。次日,城中敵軍全部出戰,我軍失利,邵榮於是回軍駐守臨安。間諜得知張士誠要來進攻,便預先設下伏兵,告誡士兵:“敵軍到來後堅守不動,等我在山上舉旗,就一起出擊。”不久,張士誠的部將李伯升率軍突然趕到,攻打我軍營壘未能攻克。邵榮估計敵軍已疲憊,便舉旗示意,各路軍隊鼓噪而出,伏兵齊發,敵軍大亂,自相踐踏,死者遍野。李伯升不甘心失敗,又整頓軍隊來攻,再次被擊敗。李伯升收兵退守,我軍進攻未能攻克,於是撤軍返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月初一,癸巳日。

甲午日,太祖赦免獄中囚犯,下令:“施行仁政,推行革新治理;安定百姓、擴充領土,應廣施赦免之恩。自從渡江以來,我日夜謹慎,希望上應天命、下救民憂。去年親率大軍出征海右,依靠天地神靈和將帥之力,於十二月甲申日攻克婺城,百姓未受驚擾,集市安穩,幾天內浦江等縣就聞風歸順。這並非我的智力所能做到,實為天地祖宗暗中相助。上天既然命我平定叛亂,我怎敢不順應時勢廣施恩惠,弘揚仁德?況且春天萬物生長,草木昆蟲都能自由生長,而百姓中若有長期被囚禁在獄中的人,其抑鬱悲愁之氣恐怕會損傷天地和諧。因此通告所屬州郡,三月初二以前,除大逆無道者和敵軍偵探外,其餘罪犯無論輕重,一律赦免。有不遵守規定、仍行告發者,以所告之罪治其罪。”

丁巳日,張士誠率軍侵犯建德,親軍左副都指揮朱文忠在東門抵禦,派其他將領從小北門出發,經鮑婆嶺、碧雞塢繞到敵軍後方夾擊,大敗敵軍,敵軍潰散而逃。

方國珍派遣郎中張本仁獻上溫州、台州、慶元三郡,並以次子方關作為人質。太祖說:“古代擔心人不順從就立盟誓,後來演變為交換人質,這是衰世的做法,怎能效仿?結盟交換人質,都是因互不信任。如今他誠心歸附,就應真誠相待,光明磊落,何必懷疑而送人質?”於是厚賞方關並遣其回去。方關後來改名為明完。

陳友諒的將領趙普勝侵犯寧國的太平縣,總製胡惟賢命萬戶程允同、義士汪炳叔率五千鄉兵擊敗敵軍,繳獲糧食一萬七千多石。趙普勝又侵犯陵陽、石埭等縣,僉院張德勝在柵江口與其交戰,再次將其擊敗趕走。

夏季四月初一,癸亥日。

癸酉日,收複池州。起初,趙普勝攻陷池州後,派部將駐守,自己占據樅陽水寨,多次在邊境劫掠。元帥徐達擔心其侵擾,派院判俞通海等前往攻擊,大敗敵軍,俘虜將領趙牛兒等人。趙普勝棄船從陸路逃跑,我軍又擒獲其部將洪鈞等,繳獲數百艘戰船,於是收複池州。太祖當時在浙東,得知後十分高興,升任徐達為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俞通海為僉樞密院事。

戊寅日,在寧越府設立樞密分院,任命常遇春為鎮國上將軍、同僉樞密分院事駐守此地。

太祖命帳前元帥陸仲亨攻打衢州,未能攻克,率軍返回。

僉院胡大海率元帥王玉等攻打紹興,軍隊至蔣家渡時與張士誠的軍隊相遇,將其擊敗,繳獲五十多艘戰艦。敵軍退至蕭山東門,再次被我軍擊敗,餘部潰散而逃。

張士誠再次侵犯建德,駐軍大浪灘。親軍左副都指揮朱文忠派兵從烏龍嶺沿胥口進軍,擊敗敵軍。

庚辰日,陳保二侵犯宜興,守將楊國興將其擊敗,擒獲陳保二,押送至寧越後處死。

張士誠又派兵爭奪建德,占據分水嶺。親軍左副都指揮朱文忠派元帥何世明出擊,攻破其營寨,斬殺五百人,餘部潰散。

丁亥日,張士誠的軍隊侵犯常州,守將湯和將其擊敗,俘虜一千多士兵,繳獲四十多艘船、三千多匹馬。

己醜日,張士誠的將領李伯升侵犯婺源,守將孫茂先將其擊敗。

五月初一,壬辰日。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