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六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6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六

第6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六(1 / 2)

洪武三年4067年)九月初一,皇帝的堂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去世。皇上因為夫人早年守寡有操守德行,非常敬重她。等到她去世以後,朝廷命令中書省前去祭祀,還命令皇後、皇太子、親王各自用少牢祭祀,追贈她為蒙城王妃,護送靈柩返回臨濠安葬。詔書上說:“我認為帝王要厚待親人,必須把恩惠推及到宗族。何況妻子因為丈夫而顯貴,生前死後都能享受榮耀,這是從古至今的慣例。堂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天性溫和貞靜,完全儘到了為婦之道,守寡堅守誌節二十多年,正期望她享有高壽,可是卻因病去世,朕非常悲痛。特地考查古代禮儀,於是給她)授予美好的稱號。可以授予蒙城王妃。”

戊子日,京城的城隍廟建成。起初,舊的城隍廟低矮狹小,皇帝下詔丈量土地重新營建修築。不久中書省的大臣和尚書陶凱請求把東嶽的行祠改建成廟宇,皇帝同意了。裝修好了以後,設置了左右二司。曹凱又請求仿照前代建立六曹,叫做吏、戶、禮、兵、刑、工二司,左邊的叫左司之神,右邊的叫右司之神。皇上命令撤銷六曹,不必設立左右司,隻稱左司神、右司神,照舊。命令製作神主,神主用紅漆寫字,再用金粉塗抹,側邊用龍形的花紋裝飾。到了這時建成後,命令董凱等人迎接神主進入太廟,使用王者的儀仗。皇上親自撰寫文章來昭告天地)說:‘我出身平民,自從渡過長江來到江左),已經十七年了,如今已經鏟除平定眾多英雄豪傑,統一了天下,治理百姓、侍奉神靈,隻是考察古代典章製度行事),不敢輕慢褻瀆神靈)。隻有京都的城隍是天下都會的神靈,然而民間百姓私自偷偷祈禱,不遵循禮儀製度,褻瀆輕慢更加嚴重。朕非常厭惡這種情況,所以曾經更改舊的封號,使它們符合實際情況,去除邪惡引導正氣,讓眾天神聽命於上天,讓所有的鬼神聽命於眾天神,或許天神的權綱就不會混亂了。然而祠廟低矮狹小,不符合我敬奉神靈的心意。於是命令修繕岱宗行祠,迎接神靈居住,特彆命令禮部尚書陶凱率領群臣安放神位,希望神靈能明察。’

己醜日,原元朝宗王紮木赤的指揮把都、百戶賽因不花等十一人從官山前來歸降,皇帝詔令中書省優厚地加以宴飲慰勞。設立官山等處軍民千戶所,任命把都為正千戶,賽因不花等三人為百戶,按照不同等級賞賜有花紋的絲織品、銀碗、衣物,在大同賞賜田地住宅。

庚寅日,任命戶部郎中程昱擔任戶部尚書。

辛卯日。戶部上奏說:“賞賜軍隊的布料數量非常多,請命令浙西四府從秋季糧食中收取三十萬匹布。”皇上說:“鬆江是生產棉布的地方,隻讓鬆江一府交納棉布來折抵賦稅),以此來方便那裡的百姓,其餘的仍然像原來一樣征收米作為賦稅)。”

中書省上奏說:都督同知汪興祖既然兼任晉王的武傅,他的俸祿也應該同時兩份俸祿一起)給予。皇上說:“如果梁王前往封國,就撥給他;如今梁王還沒有前往封國,暫且不要撥給。”當時皇上聽到有人)提到興祖的名字,就傷感地想起了以前的武傅孫興祖在戰爭中去世的事,下令仍然將他的月俸賜給孫興祖的家人。

中書省的大臣上奏說:‘太原、朔州等地方的屯田,應該征收那裡的年租,用來防備邊疆的費用。’不答應。在此之前,曾經命令內外將校斟酌留下一些士兵守衛城池,其餘的都去屯田。守衛城池的士兵每月供給一石米,屯田的士兵減半,駐守邊疆的士兵每月減少三鬥,官府給他們提供農具、牛和種子。到這時,中書省大臣說:“太原、朔州等衛所的屯田士卒,官府給牛和種子的,請征收十分之五的稅,自己準備牛和種子的,請征收十分之四的稅。”皇帝說:“邊境的軍隊很辛苦勞累,能夠自己供給自己生活所需)就足夠了,還想要收取他們的賦稅嗎?”不要征收賦稅、兵員等)。

任命鷹揚衛知事蔣禮擔任戶部侍郎。

壬辰日,冊封皇嫂南昌王夫人王氏為南昌王妃,冊封盱眙王夫人唐氏為盱眙王妃。皇上告諭禮部大臣說:“近來頒發賞賜的禮儀,很是喪失秩序。從今往後應當先把賞賜的物品放在奉天門內,然後再帶他去見皇帝,聽皇帝的宣諭,然後再給他,就讓他謝恩離去,這樣才符合禮節。如果把賜予的物品捧在前麵,讓接受賞賜的人跟在後麵,這與向朝廷貢獻的禮儀有什麼不同呢?”於是禮部按照製度施行這件事。

命令免除陝西百姓的鹽米。在此之前,陝西百姓的田地每畝繳納糧食一鬥,又征收鹽米六升。到這時,皇上聽說了這件事,告諭中書省和六部大臣說:‘陝西百姓的田地已經繳納了賦稅,又征收他們的鹽米,這是加重賦稅來使百姓困苦啊。’從今以後隻征收正常的租糧,免除鹽米。

癸巳日,詔令中書省禮官:‘凡是遇到降香祭祀在京城的山川等神靈,朕在殿中等待回奏,百官不必侍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丙申日,黃昏時分,火星進入太微垣。中書省的大臣進言說:‘陝西、河南的軍隊儲備物資),請求招募商人運輸糧食,然後給他們鹽作為報酬)。凡是河南府繳納一石五鬥稅糧),開封府以及陳橋倉繳納二石五鬥稅糧),西安府繳納一石三鬥稅糧)的,都給予淮浙鹽引一道。河東地區、解州的食鹽儲存積累非常多,也應該招募商人交納錢糧來換取鹽引)。凡是向西安、鳳翔二府繳納二石米,向河南平陽、懷慶三府繳納二石五鬥米,向蒲、解、陝三州繳納三石米的,一概給予解鹽的一張運銷憑證。河南府所屬的州縣今年已經免除了田租,然而每年所需的糧餉,運輸起來非常困難,民間販賣食鹽的商人很少,應該讓百姓在河南、開封、陝州、潼關交納糧食,來輔助軍隊的食糧,官府用食鹽補償他們。每戶按大口每月一斤、小口減半的標準供給食鹽,他們所輸的米根據距離遠近有不同的差彆。’皇帝下詔全部聽從他的建議。

青州百姓孫古樸等人聚集民眾叛亂,自稱黃巾賊,襲擊莒州,抓住同知牟魯並將其殺害。魯,是湖州烏程人,盜賊威脅他投降,魯大聲斥責說:‘國家統一天下,百姓都安居樂業,你們這些人為什麼要自取滅亡?如果能悔過自新,還可以轉禍為福,不然的話,官軍到來,你們這些人難道還能有後代嗎?我是守衛疆土的臣子,隻有一死罷了,所可惜的是這些善良的百姓。’叛賊不敢加害於他,把他簇擁到城南鄒家莊,魯大聲責罵,叛賊就把他殺了,當時他四十六歲。不久,青州衛派兵擒獲並殺死了孫古樸等人,將此事上報給了皇帝,皇帝對他們進行了嘉獎,命令厚恤牟魯的家人。

戊戌日,太陽上出現黑子。

己亥日,任命戶部郎中秦文繹擔任戶部侍郎。

庚子日,設置王府承奉司,設立承奉一人,承奉副官二人,典寶、典服、典膳三個機構,每個機構設置正職一人,副職一人。門官設置門正一人,副門正一人。

任命戶部員外郎孫煜祖為中書省左司郎中,起居注楊訓文為禮部尚書,嶽州府知府蔣思德為戶部尚書,湖廣、荊州分省讚理劉大昕為刑部尚書。征召山東行省參政安然、浙江行省參政安慶擔任工部尚書,廣西行省參政商暠擔任吏部尚書。不久,又讓思德擔任嶽州府知府。

賜給在京城的武臣的妻子冠服。

壬寅日,任命廣東行省參政周禎為禦史中丞,提升西安府知府李謙為廣東行省參政,不久又任命他為中書省參政。

爪哇國王昔裡八達剌八剌蒲派遣他的大臣郎加占必忽先等人前來進貢特產。

癸卯日,是天壽聖節,在太廟舉行祭祀。皇帝對中書省的大臣說:“太陽和月亮都已經設壇專門祭祀,而星辰卻隻能附祭於月壇,這不符合禮法。應該另外設立祭壇,專門祭祀周天星辰。”於是禮部建議在城南諸神享祭壇正南方向,增建九間房屋,用來祭祀日、月,以及周天星辰。在春、秋分祭祀朝日、夕月的時候仍然要祭祀星辰,就在皇帝生日的前三天舉行祭祀。皇帝同意了。

將太子賓客梁貞放歸鄉裡。梁貞,字叔亨,是紹興新昌人。元朝至正年間,梁貞是國子監生,他端莊忠厚、沉默寡言,當時的大儒們都很喜歡他。由國子伴讀被授任為太平路儒學教授。皇帝攻克太平以後,陶安與儒生們去迎接,所說的話都引用《詩經》《尚書》,有根據。皇上很喜歡他,任命他擔任江南行省都事,又升任為湖廣按察僉事、兩浙都轉運鹽使,被授予國子祭酒、太子賓客的官職,每天在大本堂侍奉太子讀書。到這時因事犯罪被罷官放回故鄉,後來在家中去世。

潮州府程鄉縣發生地震,有聲響,從西北方向傳來。

甲辰日,任命福建行省的參政韓原擔任江西按察使,河南行省的參政孫克義擔任浙江按察使,湖廣行省的參政張本擔任福建按察使。

確定內倉庫官員的品級。糧倉設有監令,官品為從五品,監丞,官品為從六品;倉庫設有提點,官品為從五品,大使,官品為從六品,副使,官品為從七品。

將韶州府的連山縣並入陽山縣。

乙巳日,皇帝下令將內使監、禦用監的官秩都改為從三品,這兩個部門的官令為從三品,官丞為正四品。皇門官的官秩為從四品,門正為從四品,門副為正五品。春宮太子所居之處,也代指太子)的門官正職和副職相同。

詔令翰林侍讀學士魏觀:“從今往後太廟祝文中隻稱孝子皇帝,不再稱臣。凡是派遣太子去行禮,隻稱命令長子某某,不要稱皇太子。寫成法令。”

丙午日。靖江王相兼廣西等處行中書省參政蔡仙去世。蔡仙的籍貫不清楚。元朝末年發生戰亂,他跟隨芝麻李參軍。芝麻李失敗以後,他)才前來歸附。皇上讓他擔任先鋒。自從渡過長江,攻克采石,打下太平,占領溧水,攻破蠻子海牙的水寨,打敗陳野先,都立下功勞。丙申年,平定金陵,被升為千戶。跟隨徐達奪取了奔牛、呂城,攻克了廣德、宣城等地,被提升為萬戶。進攻毗陵,攻克橫林、三山的營寨,攻打青山小北門,俘獲了很多敵兵,於是被任命為都先鋒。他跟隨太祖討伐馬馱沙,攻克了池州,攻打樅陽。等到討伐宜興的時候,他)跟隨大軍)征討衢州、婺州二州,被授予帳前翼元帥的職位)。陳友諒侵犯龍江,蔡仙跟從各位將領打敗了他,於是進軍收複太平。後來又跟隨大軍奪取安慶水寨,攻破九江,在瑞昌打敗了陳友諒的八陣指揮,於是進軍攻克南昌。大軍征討淮安,蔡仙率兵前去做應援,又跟隨大軍去援救安豐,移軍鎮守合肥。陳友諒進攻江西,朱元璋)召回蔡仙,於是在鄱陽湖大破陳友諒的軍隊,焚毀了他的戰艦。不久,在湖口駐軍,又在涇江追擊陳友諒,大敗陳友諒的軍隊。陳友諒死後,他)跟隨大軍)征討武昌立下功勞,晉升為驃騎衛指揮同知。後來跟隨太祖攻下廬州。甲辰年,朝廷)命令他率領龍驤衛的各路軍隊跟隨常遇春在沙坑各個村寨討伐新淦鄧克明的餘黨,將他們平定。進攻贛州,奪取南安、南雄等郡。回兵在茶陵追擊饒鼎臣,擒獲了很多人。升任龍驤衛指揮同知。又攻占了江、海安二壩,攻克了高郵,攻破了馬邏港。而淮安守將梅思祖投降了,太祖命令華雲龍鎮守淮安。又率領軍隊跟隨軍隊攻克了壽州。因為功勞被授予武德衛指揮使一職,轉而去駐守黃州,於是成為黃州衛指揮使。他跟隨大軍攻打湘州、潭州、辰州、全州、道州、永州各州,都攻克了這些地方。調任荊州衛指揮使,接著攻克了廣西。多次升遷後擔任廣西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兼任靖江王相,又討伐追捕各路叛亂的蠻人,將他們消滅平定。蔡仙擔任將領十五年,不曾獨自擔任統帥,大多跟隨其他將領出征討伐。每次作戰,總是勇敢奮發,獨自衝出去,橫著刀衝入敵陣,向左右揮砍擊打,敵人都紛紛潰敗後退,不敢靠近。回來以後,他滿身都是刀傷,人們看到他的樣子都覺得無法忍受,而蔡仙卻完全不把它當回事。平日性情寬厚,怡然自得,好像沒有什麼作為。他尤其善於結交朋友,皇上因此非常愛重他。等到他去世以後,皇上感到特彆可惜。皇帝下詔書追贈他)為資政大夫、廣西等處行中書省右丞、上護軍,追封他為)安遠侯,諡號為武襄。親自撰寫文章敘述他的功績,派人前去祭奠他,還賜給他封號和諡號。詔書說:“朕憑借武功平定天下,那些將領在四方效力,立下了很多戰功,在世的時候朕一定要授予他們爵位來表彰他們,死後朕一定要追贈他們官職來慰藉他們,這是國家的常規製度。廣西行中書省的參政蔡仙,智慧足以率領眾人,勇敢足以衝鋒陷陣。自從我渡江以來,已經有十多年了,你們有的人跟隨我親自征討,有的人跟隨將領攻伐,開始時攻下采石、姑孰,於是平定了溧水、金陵、廣德、宣城,平定毗陵,攻克池陽,奪取金華,三衢之戰中攻克常熟、宜興,在龍江取得大捷,攻克安慶,到後來攻破九江,摧毀八陣,攻克南昌,援救安豐,在彭蠡、武昌大戰,奪取合肥,分彆攻打贛州,進軍攻取南安、南雄,駐軍吉安。後來攻克高郵,收複淮南,又收複了壽春、湘、潭、辰、全、道、永各州。又被朝廷征召去廣西征討叛亂,留在那裡守衛城池,平定了所有的蠻族,大大小小的戰役,不可勝數,身披鎧甲,手持兵器,風餐露宿,身先士卒,身上沒有一塊完好的皮膚,為朝廷付出了很多。晉升八級官職,正期待著榮耀顯貴。如今天下統一,正要論功行賞,讓你享受太平的福分,沒想到你突然患病去世,訃告傳來,誰不傷心呢!應該追贈他一個官職,來慰藉他的在天之靈。仍然派遣使者護送靈柩回京師,選擇地方來安葬,命令有關部門提供喪葬用具和隨葬器物,從車馬儀仗到衣服、飲食、器具用品,都按照侯爵的規格,他)生前所需的東西,沒有一樣不具備。仍然命令官員前去祭祀。又下詔書讓皇太子前去祭奠,禮節極其豐厚完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戊申日,原元朝降將江文清、楊思祖等人抵達京城,皇帝下詔任命江文清為千戶,任命楊思祖為衛鎮撫,賜予他們非常豐厚的賞賜。他的部將八百五十人,都賜給了他們每人一匹絲帛,並派楊思祖等人回去招攬他們的部下。

皇帝告誡他說:“曆代王朝的興亡,是上天運行的常理,作為臣子處在那個時代,冒險衝鋒,想要保全自身和家族的人太少了。元朝國運衰敗的時候,天下都陷入混亂,你們朔方的將領和軍校,死於戰爭的不知道有多少,你卻能從紛擾戰亂之中脫身,最終得以保全自己,現在又從遠方前來歸降,真可以說是能夠看清興衰的時機啊。現在授予你世襲鎮撫的官職,派你回去招募部下,告訴他們回來歸附。如果能夠竭儘忠誠效力於我),我一定會更加優厚地施與恩寵相待。如果有願意來歸附的蒙古人,就讓他們來到邊境,再將他們送到京城,朕都有安置他們的辦法。”

思祖回答說:“臣在亡國之後苟且保全性命,進退都沒有依靠,委身前來歸附,家庭蒙受恩寵,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臣下怎敢不竭儘全力,來謀求報答陛下),希望陛下憐憫臣下。”

賜給崇禮侯買的裡八剌馬、羊、豬各一頭,讓他祭祀他的祖先。

庚戌日。戶部上奏說:“蘇州、鬆江、嘉興、湖州四府官田、民田的租稅不足六鬥的,請運送到京城的倉庫;超過六鬥的,請運送到鎮江、瓜洲的倉庫。”皇帝命令將租賦較重的糧食在本地倉庫收貯,其餘的都要運到京城。

癸醜日,高麗派遣其大臣契長壽帶著書信進獻地方特產,恭賀皇太子的生日。

甲寅日,河州衛指揮韋正說:‘西邊的軍糧,民間運輸非常辛苦,而棉布和茶葉可以用來交換糧食。’現在棉布即將通過陸路運輸到來,請求同時運送茶葉供給各衛的軍士,讓他們自己互相交易,希望這樣能省去陝西百姓的勞役。皇帝下詔聽從了他的建議。

韋正剛到河州時,那裡城邑空虛,白骨堆積如山,將士們看到後,都想放棄這裡。韋正對他們說:“我接受皇命與你們一起出鎮邊疆,來抵禦外患,就應該不逃避艱難險阻,拚上性命來報答國家的恩情。現在既然已經到了這裡,沒有緣由就舍棄離開,一旦戎狄侵犯邊境,那誰來抵禦他們呢?百姓遭受他們的禍害,那我們這些人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即使是妻子兒女也不能保全,與其被國法處死,還不如為朝廷的事情而死呢!”於是眾人感動奮發地說:‘願意按照您的命令行事。’韋正日夜安撫他的百姓,讓他們各自安居樂業,河州於是成為了樂土。

乙卯日,火星出現在太微垣。這個月,皇帝下詔曉諭遼陽等地的官員和百姓。

當初,元朝君主向北逃走的時候,遼陽行省平章高家奴聽到這個消息,在老鴉山聚集軍隊,而平章劉益也在蓋州的得利嬴城聚集軍隊,這兩支軍隊互相聲援,以保衛金、複等州,觀望形勢,想要成為邊境的禍患。

到這時,皇上派遣斷事官黃儔帶著詔書曉諭他)說:‘我剛剛承接上天的正統,登上皇帝之位,這一年的八月,元君逃走,太行山的東西兩側,黃河的南北兩岸,以及關中、陝州內外的文武官員、軍隊和百姓,不經過戰爭就前來歸附,中原地區的疆土,一下子就平定了。這實在是上天的旨意,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今年五月十五日,左副將軍李文忠、左丞趙庸率領軍隊向北到達應昌,攻克了這座城池,俘獲了元朝君主的孫子買的裡八剌以及皇後、妃子、玉璽、冊書等。中書省、樞密院等部門的官員,知道元君在四月二十八日因病去世。太子愛猷識裡達臘帶著幾個騎兵向北逃去,元朝的氣數已儘,這是很明顯的事情。軍隊撤回,路過興州,江文清等人率領三萬六千多軍民投降,到達紅羅山時,又使楊思祖的部眾一萬六千多人投降。隻有遼霫這一個角落,原來的臣子和前朝遺老,不能看清時機審察形勢,從高處謀劃長遠打算,卻隻是糾集起孤立的軍隊,在鄉裡逗留徘徊,虛度時光,對上不能在國家危亡的時候輔佐君主,對下不能在百姓流離失所的時候保衛百姓,進退兩難窘迫不堪,卻還這樣猶豫觀望,想要做什麼呢?近來高麗、安南、占城、爪哇、西洋、鎖裡、海外諸國,都向朝廷稱臣,入朝納貢,這是因為他們知道天命所歸,順應了時勢的緣故。難道你的智慧反而比不上他們嗎?還是因為我們的軍隊沒有到來,就暫且認為可以自我安樂了呢?現在我特地派人前去告訴你們,如果你們能明白天意,率領部眾前來歸附,我會加官晉爵,百姓也可以恢複原來的職業,我不會食言,你們好好考慮一下吧。’

西洋國王彆裡提派遣他的臣子亦迭納瓦裡沙等人前來朝見,進獻金葉表文,獻上一隻黑虎、四幅兜羅綿被、八幅漫折的花被、四匹皮剔布、三匹槁尼布、二匹沙馬打裡布。在此之前,曾經派遣劉叔勉等人到西洋等國頒布即位詔書。到這時,西洋派遣它的臣子與劉叔勉入朝進貢。皇上因為他們渡海路途遙遠,賞賜了很多織金、華麗的絲綢、紗和羅,還把大統曆賞賜給他。使者們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賞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