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年4068年)二月初一,侍儀司進言說:‘文武百官的朝服各自依從品級穿著),侍儀舍人引領班列和執行事務時的服飾),應該有固定的製度。’於是命令中書省擬定侍儀舍人和禦史台知班、引禮執事的服飾,戴進賢冠,沒有梁,穿深青綠色的衣服,蔽膝、鞋、襪、革帶、大帶、槐笏與九品官員相同,隻是不用中單。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丙辰日,大同衛都指揮使耿忠進言說:“大同地處靠近沙漠的邊境,元朝末年孛羅帖木兒、擴廓帖木兒等亂軍燒殺搶掠,城邑空虛,土地荒蕪殘破,多年的租稅無法上繳,軍隊士兵的糧餉,如果想要從山東轉運,那麼路途險峻遙遠,民眾財力艱難。請把太原、北平、保安等地的稅糧撥運到大同繳納比較方便。”朝廷商議從山東所積存的糧食儲備中撥出十萬石,運到平定州,由山西行省轉運到大和嶺、大同,再轉運到大同路)本府,並且將附近太原、保定各州縣的稅糧,撥付給大同,用來作為儲備物資的準備。耿忠又請求征調蔚州、忻州、崞縣三地的民丁和軍士一起修繕大同的城牆和壕溝。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丁巳日,朝廷派遣官員祭祀三皇,並祭奠孔子。任命副建按察司副使吳庸為金華府知府。
戊午日。祭祀大社神、大稷神。晉王的丞相曹興上書陳述了三件事:一是在太原古城建造晉王府,修築城牆的勞役,請讓士兵和百姓一起參與。其一,王府鼓手打算從民間挑選年輕力壯的人,但擔心這樣做會引起騷動和擾亂民眾),應該在太原等地方陸續上報的漢軍當中挑選補充。朔州、蔚州等地都處在邊境地區,應該依照大同的成例,召集商人繳納糧食來換取鹽引,以此來充實邊境地區的軍餉。皇帝對中書省大臣說:“說起築城的勞役,應該讓百姓按照每頃田地出一個勞力,再加上太原、平陽、潞州各地衛所的軍士。”他所說的關於鼓手、中鹽的事情,都聽從他的請求。
翰林侍讀學士張以寧、吏部主事林唐臣、翰林編修王廉從安南出使回來,安南國王陳日熞派他的臣子阮汝亮一同前來,上表謝恩,進貢當地特產,張以寧在回來的路上去世了。張以寧字誌道,是福州古田縣人。張以寧年少時貧苦卻喜好學習,在元泰定辛卯年考中進士,被授予淮安路清河縣尹的官職,因事獲罪被免官十多年。至正年間,又被起用為國子助教,多次升遷後擔任翰林待製,又升任侍讀學士。張以寧有傑出的才能,博學多聞,善於記憶。元朝末年。前朝遺老大多已經去世,張以寧卻唯獨憑借文學在當時享有盛名,人們稱他為小張學士。洪武元年,明軍攻入元朝的都城,元順帝向北逃走,元朝滅亡,危素以元朝舊官的身份被送往京城,他的奏對符合皇帝的心意,被任命為翰林侍讀學士,特彆受到皇帝的寵愛。等到他奉命出使安南時,皇帝還親自作詩為他送行。張以寧留在安南,等待朝廷的命令超過了一年。等到王廉、林唐臣等人到達後,才和他們一起回去,途中生病去世,皇帝下詔讓有關部門將他的靈柩送回家鄉,並在當地舉行祭祀儀式。張以寧為人清正廉潔,堅守自身操守,他所居住的地方十分簡陋,未曾謀求過財產。他奉命出使時,隻是裹著被子就出發了。臨死的時候有詩寫道:‘覆蓋身體的隻有像黔婁那樣的被子,垂掛著的口袋裡完全沒有像陸賈那樣的錢財。’他)著有詩文數十卷,取名為《翠屏集》,在世間流傳。
任命刑部郎中劉惟謙為尚書,皇上告諭他說:‘美食是用來充饑的,藥物是用來治病的,如果讓沒病的人舍棄美食而去吃藥,恰恰足以損害身體。’仁義,是養育百姓的精美食物;刑罰,是懲治罪惡的藥物針砭。所以處理政事的人,如果舍棄仁義而專門使用刑罰,就像用藥石來毒害民眾,不是好的治國之道。現在我提拔你做刑部的長官,你在執法的時候,要常常體會古人執法時的憐憫之情,那麼你就可以成為像張釋之、於定國那樣的人了。”你一定要努力啊。
太白星在白天出現。
光祿寺進言說:“尚醞局所釀造的酒,專門供奉郊祀、宗廟以及皇帝飲用,如果是皇帝賞賜、宴請賓客,以及其餘祭祀時招待賓客),應當另外設置內酒坊釀酒,用來滿足這些需求。以前宋朝名為法酒庫,應該依照這個先例。”聽從了他的建議。
己未日,吏部進言:‘宣使任職期滿,有文學才能的,應該任用為有關部門的官員);有辦事、差遣的才能的,應該任用在巡檢的職位)之內。’奏差任職期滿後,考核中成績優秀、能通曉儒家經典和吏治的,就可以晉升為令史、書吏。如果儒士出身的官吏和普通官吏都不通曉文字,就在巡檢、驛官中選用。聽從了他的意見。
壬戌日。湖廣行省參知政事戴德在京城因病去世,朝廷下詔追贈他為開國翊運宣力武臣、資善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右丞、護軍,追封譙郡伯,他的子孫世襲指揮僉事。皇帝派遣宦官和禮部主事護送他的靈柩,賜給明器讓他歸葬盱眙,用少牢祭祀,又賜給布米給他的家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甲子日,派遣官員祭祀馬祖、先牧、馬社、馬步這些神靈。
乙醜日,詔令太常司:凡是祭祀配享的神位,不用祝文,也不另外演奏音樂。
丙寅日,祭祀太歲、風伯、雲神、雷神、雨神、五嶽之神、五鎮之神、四海之神、四瀆之神、山川之神、城隍之神、軍旗大旗之神等各路神隻。
丁卯日,下令把大中、洪武通寶大錢改鑄成小錢。在此之前,寶源局所鑄造的新錢,都在錢的背麵鑄有“京”字,這之後大多不再鑄這個字了。民間因為沒有“京”字標識的二等大錢不能流通使用,所以官府)下令改鑄成小錢來方便民眾使用。
戊辰日,皇帝下詔免除太平、鎮江兩地今年的田租。
己巳日。早上行祭日之禮。任命燕王府左相淮安侯華雲龍兼任北平行省參政,任命左傳高顯兼任大興左衛指揮使,並給予他們兼任官職的俸祿。
奉先殿建成,宮殿修建在宮門內的東邊,朝南,正殿五間,深二丈五尺;前麵是軒廊五間,深一丈二尺五寸。於是命令禮部製作四代帝後的神位衣冠,並且確定了各種祭祀儀式的器物和常用的祝文。於是禮部定下儀製:每天早上和晚上,皇帝和皇太子、諸王分彆進行朝見,皇後率領妃嬪每天進獻膳食。每月初一向祖先供奉時鮮食品。正月食用韭菜、薺菜、生菜、鴨子、雞蛋。二月的蔬菜有水芹、苔菜、蔞蒿;二月的肉食有小鵝。三月:新鮮的茶、筍、鯉魚。四月:杏梅、櫻桃、黃瓜、豬、野雞。五月,新鮮的林檎、茄子、桃李、大麥、小麥、嫩雞上市。六月:蓮子、西瓜、甜瓜、冬瓜。七月有梨、棗、菱角、芡實、葡萄。八月的新鮮食材有:新米、粟米、穄米、藕、芋、茭白、嫩薑、鱖魚。九月,栗子、橙子、小紅豆成熟。十月的食物有鯿魚、山藥、柑橘和兔肉。十一月有蕎麥、甘蔗、鹿、獐、雁;十二月有菠菜、芥菜、白魚、鯽魚。那些物品,太常司的官員每月上奏讓皇帝知曉,送到光祿寺供奉。敬獻時新之物時,凡是遇到應季的新鮮物品,太常寺官員也每月奏報給皇上知曉,然後送到光祿寺以供進獻。他們常用的祝文:正月初一這天:正月初一的吉日,世間萬物更新,追念祖先的)恩德,心中的感激與思慕之情難以承受,恭敬地備辦犧牲甜酒等各種祭品,恭謹地率領家屬到宗廟祭祀進獻。十月初一,要在開頭寫:‘時維孟冬,氣候初寒’;冬至,要在開頭寫:‘冬至令節,陽氣初生’。上元、清明、端陽、中元、重陽等節日,則說:‘現在是某節,應當舉行祭祀。’其餘的都和前麵一樣。在皇帝生日的時候祝禱說:時間是九月十八日,這實際上是元璋戊辰年出生的日子,承蒙祖宗積下功德,陰德長久,福澤延及後世,從而使得國家興盛昌隆。如今正當這一天,我恭敬地準備了牲畜、甜酒等各種祭品,恭謹地率領家屬,到宗廟進獻祭品。在仁祖廟,正旦正月初一)、十月初一、冬至、上元元宵節)、清明、端陽端午節)、中元中元節)、重陽等節日,將原本的‘追念恩德,無限感懷思慕’,改為‘追念父母的)辛勞,父母的恩情)像蒼天一樣沒有邊際’。在聖上生日時祝禱說:時間是九月十八日,這確實是元璋戊辰年出生的日子,承蒙天地庇佑,將福澤施予我,從而使得國家興盛昌隆。如今正當這一天,追念父母的辛勞,他們的恩情像蒼天一樣沒有邊際。恭敬地準備好犧牲、甜酒等各種祭品,率領全家老小,前往神廟進獻祭品。皇上都聽從了這些建議。
辛未日,賞賜在京城的軍士四萬三千二百多人,每人三千六百文錢。
命令工部派遣官員前往廣東購買耕牛,來供給中原屯田耕種的百姓。
河州衛指揮同知何鎖南普等人請求告辭回鄉,皇帝下詔書賞賜何鎖南普二十匹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賞賜汪家奴十五匹,以下的官員各自賞賜十五匹。不久之後,皇帝又因為何鎖南普等人能知曉上天的旨意,從遠方前來朝見,便額外賞賜何鎖南普彩色的絲織品十匹,賞賜汪家奴八匹,賞賜他的下屬每人一匹。
壬申日,皇帝下詔免除寧國府今年的田租。中書省奏會試中式舁人俞友仁等一百二十名。
皇帝將要駕臨臨濠,告知中書省大臣:‘奉先殿四代皇帝皇後的神主牌位及神龕,一定要製作得精致,等我回來時檢查完成情況。’禮部於是上奏說:“神主的規格,高一尺二寸,寬四寸,底座高二寸,用木製成,用金裝飾,用青字鏤刻。神龕高二尺,寬二尺,底座高四寸,用朱漆塗飾並鏤刻著金龍鳳圖案的花板,開有兩個窗戶,蒙著紅紗,側麵安有金銅環,裡麵用織有金色花紋的綺做墊子。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癸酉日。中書省上奏說:‘各個地方的都指揮使司統領所屬的各個衛所,凡是有軍官、軍人訴訟官司的情況,應該設立斷事司來處理這些事情。’設置斷事官一人,為正六品;副斷事官一人,為正七品。皇上都聽從了他的意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戶部製定淮、浙、山東鹽的專賣條例,都是以一道鹽引為標準,商人繳納米糧。臨濠府倉庫,淮鹽五石,浙鹽四石。開封府以及陳橋倉有淮鹽二石五鬥,浙鹽二石。襄陽府倉庫中,淮鹽有二石五鬥,浙鹽有一石五鬥。安陸府倉庫中儲存的淮鹽有四石,浙鹽有三石五鬥。辰州府、永州府和峽州的倉庫裡有淮鹽三石五鬥,浙鹽二石五鬥。荊州府倉有淮鹽四石五鬥,浙鹽四石。歸州倉庫裡有淮鹽二石,浙鹽一石二鬥。大同府倉庫中,淮鹽一石十鬥),浙鹽八鬥。太原府倉庫中淮鹽一石三鬥,浙鹽一石。孟津縣倉中淮鹽一石五鬥,浙鹽一石二鬥。北平府的倉庫中,淮鹽一石八鬥,浙鹽一石五鬥。山東的鹽,二石三鬥。河南府倉庫的淮鹽一石五鬥,浙鹽一石二鬥。西安府倉的淮鹽一石。三鬥,相當於浙江一帶一石的鹽。陳州的倉庫中,淮鹽有三石,浙鹽有二石。北通州倉庫裡有兩石淮鹽,一石八鬥浙鹽,二石五鬥山東鹽。
湖廣澧州慈利縣上奏:百姓被蠻賊劫掠搶奪,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很多,很多田地都荒蕪了。皇帝下詔書免除洪武三年一千四百七十多石田租。
皇上對中書省的大臣說:“臨濠是我興起王業的地方,現在設置中都,應該把附近州縣當中通水路漕運的劃歸它管轄。”於是中書省的大臣商議,把壽州、邳州、徐州、宿州、潁州、息州、光州、六安州、信陽州這九個州,以及五河縣、懷遠縣、中立縣、定遠縣、蒙城縣、霍丘縣、英山縣、宿遷縣、睢寧縣、碭山縣、靈壁縣、潁上縣、泰和縣、固始縣、光山縣、禮縣、沛縣、蕭縣這十八個縣全部隸屬於中都。
甲戌日,皇帝前往臨濠。
壬午日,皇上回到京城。京城發生火災,燒毀了軍民的房屋。
原來元朝遼陽行省平章官職名)劉益帶著遼東州郡的地圖,並且登記了那裡兵馬錢糧的數目,派遣右丞官職名)董遵、僉院官職名)楊賢捧著降表前來歸降。其文辭說:“聖明的君主即位,實在是千年難遇的機會;遠近的人都傾心歸附,哪裡是一人所能抗拒的。”於是改變路線,改變方向,願意順應形勢投降。俯伏思考,我愧居邊疆守臣之位,忝列軍事統帥之職,上天的氣運已經逝去,人力難以挽回,國家破敗家庭離散,回顧自己一片忠心卻無所寄托;形勢窘困力量衰竭,隻有歸向有德之人。這大概是因為有幸遇到皇帝陛下,陛下的道德與天地相契合,器量包容著宇宙,和暖的春天廣泛地覆蓋幽深的山穀,聖明如同太陽照到扣著的盆子下麵比喻恩澤廣施)。皇帝的詔書下達,恩德和威嚴都能傳達四方。我們這些臣子已經承蒙陛下的洗刷,沒有理由不感到歡欣。恭敬地派遣右丞董遵、僉院楊賢,渡海來朝見天子,他們)觀察形勢而誠心歸附。我已經停戰待命,希望陛下能體諒我的一片忠心;我想賣掉佩劍買一頭牛,請求陛下讓我回家耕田。皇帝看過奏表後,讚賞他的忠誠,詔令設置遼東衛指揮使司,任命劉益為指揮同知。詔書說:‘當初元朝政治敗壞,群雄爭鬥,我從平民出身,手持三尺劍,命令中原的英雄豪傑,平定了叛亂,撫恤百姓,經過二十多年,天下已經安定,中原地區不再有戰爭的憂患。近來我命令將軍率軍出征,向東征討,向西討伐,摧毀了強大的敵人,平定了叛亂,隻希望天下內外,都能達到安定和平的狀態,於是識時務的人,率領部眾前來歸附,一起成就大業。以前的遼陽行省平章劉益,能夠審時度勢,誠心歸附於我,將遼東州郡的地圖,派遣右丞董遵等人上表入朝進獻,我非常讚賞他,即使是漢代的竇融,又怎麼能獨占古人的美名呢。現在特地設置遼東衛指揮使司,任命你為同知指揮事。你一定要恭敬地遵從我的旨意,穩固地保護遼寧地區的百姓,來保衛邊疆,那麼你也會有流傳不儘的美譽。’
這個月,潞州士兵李海舍等人聚集眾人謀劃叛亂,事情被發覺後,官府將他們)逮捕斬殺。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六十一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