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7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

第7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1 / 2)

洪武四年4068年)十二月初一庚辰日。

辛巳日,皇上命令禮部:“今年各地鄉試中舉的舉人都不用參加會試,全部起程赴京,任命為官。”當時吏部上奏說天下有很多官職缺少官員任職,所以才有這樣的任命。

壬午日,將高郵守禦千戶所改為高郵衛。

設置揚州衛。

暹羅斛國王參烈昭毗牙派遣他的大臣柰思俚儕剌識悉替等人前來朝見,進獻金葉表文,進貢地方特產,祝賀來年的正月初一。使者回國時,皇帝下詔賜給他們國王《大統曆》、織金的文綺以及使者衣服、文綺、布帛,數量各有不同。

癸未日,皇帝命令中書省確定軍官和士兵的優待撫恤條例。於是中書省上奏說:“凡是在戰爭中犧牲的軍人,沒有子弟承襲而有父母或者妻子的,發給他們全部的俸祿,三年後減半發放。”如果有年幼的子弟,也要像這樣處理。等到承襲職位後,給與本俸,取消優給。看到有子弟繼承世職)的,隻給予辦理喪葬的費用。有特彆旨意命令他們官員)的子弟參與跟隨做事)以經曆世事、鍛煉能力以及還沒有授予官職名分的人,發給一半的俸祿。他們因為病故沒有兒子承襲而有父母或者妻子的,給予一半的俸祿直到去世。有年齡小的子弟,第一年給予一半的俸祿,第二年再減少一半,等到他們繼承官職時,再給予全部俸祿,停止優厚的供給。有子弟繼承的,隻給本人的俸祿,不額外加給。有特彆的聖旨命令他們官員)的子弟參與跟隨他們)經曆世事鍛煉,如果子弟)還沒有被授予官職名分的,給予一半的俸祿。士兵作戰陣亡的,其妻子可以全額領取每月的糧餉,三年後仍然堅守貞節且沒有依靠的,每月終身供給六鬥米。如果有次子接替服徭役,隻發給營葬的費用。接替服役的人每月供給糧食。那些因為生病而去世並且原來有妻子的人,第一年家屬)全額領取每月的糧食,第二年普通小旗家屬)每月給予六鬥米。士兵的月糧,比起原來減少了一半。守節卻沒有依靠的人,也發給他們月糧的一半,直到他們去世。有依次輪流服兵役的,隻發給月糧,不發給優給。凡是軍官、士兵守衛城池,戰死或病故,他們的妻子沒有依靠或年幼的,守衛城池的官員統計他們的家屬,命令有關部門發給他們路費和糧食,送他們到京城,優待他們。如果有人願意還鄉,朝廷也會給他們發放糧食,送他們回去。如果沒有親屬可以依靠,願意留在現居地的,按照慣例給予優厚的待遇。那些新歸附的軍人,如果還沒有立下戰功就病死了,不在優恤的範圍之內。他們的家屬由官府供給行糧,送回他們的家鄉。皇帝下詔書聽從了他的建議。

賞賜在京城的二十萬四千九百多名士兵白金,每人一兩。

禮部上奏重新確定祭祀孔子時的祭祀器具和祭祀物品,正位孔子神位)用一頭牛犢。一隻羊、一頭豬,竹籩和木豆各十個,太羹登一個、鉶羹兩個,簠和簋各兩個,酒樽三個,酒爵三個。四配位每位用羊一隻、豬一隻、酒尊一個,其餘的和正位相同。祭祀十位哲人的祭品,東邊五個神位,共用一頭豬,分彆放置在各個神位前。帛一匹、爵一個,每個神位前放置籩豆各四個、簠簋各一個、鉶一個、酒盞一個。西五位的陳設和東廡的五十三位相同,一共設置十三壇,共用一頭豬,分彆放置在各個壇上。一匹帛、一個酒爵,每個壇位用竹籩和木豆各四個,簠和簋各一個,酒盞四個。西邊的廡廊有五十二個位子,也設置為十三個壇位,陳設的物品和東邊廡廊的相同。起初,祭祀孔子的時候,孔子的塑像安放在高座上,而祭祀用的籩豆、罍、爵等器具都陳列在座位下,不符合祭祀的禮儀,這種情況由來已久。到了這時,確定了祭祀的物品,陳設各為高案,籩豆、簠、簋、登、鉶全部用瓷器代替。祭祀使用熟的牲肉,使用樂舞。樂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總共一百一十人。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禮部請求選拔京城中優秀的百姓來充當樂舞生。皇上說:“樂舞是學者該做的事,況且祭奠先師的釋奠禮是用來追念崇敬先師的,應該選擇國子生以及所有公卿子弟中正在學校學習的人預先教導練習這件事。”

甲申這一天,當時各位有功勳的大臣所被賞賜的公田、田莊佃戶大多倚仗權勢冒犯法律,欺淩暴虐同鄉之人,而各位有功之臣也不加以管束製止。皇上於是召見各位有功之臣並告誡他們說:‘古人不損害小的節操,所以能保全大的功業,不遺漏細微的行為,所以能成就大的德行,因此終身富貴,聲名永遠流傳。’現在你們功成名就,應當保持晚節,正應當多加留意。而莊戶佃農,倚仗你們的權勢,仗著你們的威風,來欺淩殘害鄉裡,你們怎麼能不嚴加告誡他們呢?他是個小人,如果對他的管束不嚴格,他一定會逐漸放縱自己,放縱自己到一定程度,一定會連累到你的德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十二日。吏部上奏說:“全天下的府、州、縣總共一千三百四十六個,官員共四千四百九十三人,其中府有一百四十一個,官員八百八十人;州有一百九十二個,官員五百七十二人;縣有一千零一十三個,官員三千零四十人。”

確定文武官員祖父封贈的製度。起初,中書省商議舉行封贈的典禮,皇帝想要把功臣的封爵作為一種情況,把常規選拔官員的品級俸祿作為一種情況。於是中書定開國文武功臣一品至四品及常選除授一品至八品散官職事付吏部。吏部商議說:“公、侯、伯、子、男這些爵位不論品級高低,由皇上裁定選取,不包括在常規的封贈製度)之內。”其中一品官到七品官,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官,京官還是外官,如果應該封贈,查驗官員自身的品級,都隻封贈散官。如果是奉皇帝特彆旨意封公侯伯的,就按照他們的爵位進行封贈,然後將事情的經過詳細上奏皇帝。皇帝說:“爵位是用來報答功勞的,漢高祖沒有功勞就不封侯,這是最值得效法的。”朕現在並非吝嗇封賜爵位,隻是如果沒有功勞卻接受封賜,那麼對於國家有功勞的人又將用什麼來對待他們)呢?從今往後,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不論品級高低,若不是對國家有大功的人,即使官職做到丞相,也不能受封五等爵位)。對於開國功臣中已經被封為公、侯、伯的人,他的祖父也要根據現在授予的爵位進行封贈。如果不是功臣,隻按照官員品級授予閒散官職。大概功臣被封爵位與正常選拔官員的品級是不同的。吏部應該把這兩個等級寫成固定的製度。如果沒有大的功勞,有關部門卻上奏請求賜官,請求賜官的人和授予官職的人都要治罪。

丙戌日。詔令工部尚書朱守仁前往山東、萊州各郡,考察官吏是否廉潔。

這時吏部的銓選,讓南北兩地的官員互相調任,已經成為了常例,但是有討厭遠方喜歡近處的人,往往將南方籍貫改成北方籍貫,將北方籍貫改成南方籍貫。皇上聽說後說:“凡是治理彆人的人,一定先要治理好自己。”這些人自身的修養已經是這個樣子了,他們還能治理百姓嗎?皇帝下諭旨給吏部,要求禁絕這種事情。

淮安侯華雲龍派人把前元惠王伯都不花、儲王伯顏不花、宗王子蠻蠻伯帖木兒送到京城,進獻了馬匹、兩顆金寶、一顆金印、九麵金字團牌、兩麵銀字團牌。皇上下令賜給伯都不花等人宅第以及帷幔、被褥、日用器具之類的東西,又賜給他們金線繡製的衣服,婦女也賞賜首飾,仍然按月發給不同等級的錢和米。隻有和尚帖木兒和諸位官員下屬還留在北平。

皇帝下詔令吳王左相、靖海侯吳禎登記方國珍所統領的溫溫州)、台台州)、慶元今浙江寧波)三府的軍士以及蘭、秀山沒有田糧的百姓,其中曾經充當船戶的共十一萬一千七百三十人,將他們隸屬於各個衛所成為軍人,仍舊禁止沿海百姓不得私自出海。

戶部上奏:浙江行省有一百四十八萬七千一百四十六戶百姓,每年要繳納九十三萬三千二百六十八石糧食,設立了一百三十四個糧長。

庚寅日,戶部說:‘陝西漢中府金州、石泉、漢陰、平利、西鄉縣各處茶園共有四十五頃七十二畝,茶樹八十六萬四千五百八十株,每十株茶樹由官府收取一株的茶葉,百姓所收的茶葉,由官府出錢購買。’沒有歸屬農戶的茶園,讓漢中府守城的軍士進行除草、培土,到了合適的時間進行采摘,以十份作為標準,官府收取其中的八份,軍士收獲其中的兩份,每五十斤作為一包,兩包作為一引,讓相關部門進行收藏貯存,用來在西番交換馬匹。聽從了他。

辛卯日,明太祖頒發賞賜平定蜀地將士的詔書,說:‘穎川侯傅友德統領大軍,越過險阻,率先攻克階州、文州,攻破綿州、漢州、成都,攻克保寧等郡。’德慶侯廖永忠攻破瞿塘關,攻克重慶,致使明升出城投降,他們二人的功勞最大,各自賞賜白銀二百五十兩,彩色綢緞二十套一匹綢緞為一表一裡)。濟寧侯顧時和穎川侯一起進攻,賞賜白銀一百五十兩,彩緞十五表裡。臨江侯陳德跟隨大軍攻克漢州、成都後,朝廷賞賜他白金一百兩,彩緞十二套。鞏昌侯郭子興也跟隨部隊攻克了漢州、成都,然而他因為犯錯,被貶謫為征伐將領,賞賜十二表裡彩緞。都督同知汪興祖攻打文州,為朝廷之事而死,按慣例應當加倍賞賜。然而也因為他有過失還隨軍出征,朝廷)賞賜他的兒子一百兩白銀,十二套彩色綢緞。都督僉事何文耀、王簡、藍玉、張溫、金朝興,都被賞賜白金五十兩,彩緞十套每套包含麵料和裡料)。都督僉事陳桓因為過錯被征調參戰立功,被賞賜了十表裡彩叚。都督僉事王成率領後續軍隊,與大軍接應,到了青州、果陽,皇帝賞賜他彩緞七表裡。中山侯湯和,沒有攻城破關的戰功,隻能夠奪取下邑。李逢春的山寨,賞賜彩色綢緞十五套一匹為一表,一套為表裡)。江夏侯周德興攻克保寧,皇帝賞賜給他十二表裡的彩叚。南安侯俞通源跟隨德慶侯廖永忠攻克李逢春的山寨,又跟隨江夏侯攻克保寧,朝廷賞賜給他十套彩色緞匹每套包含一匹衣料和一匹裡料)。宣寧侯曹良臣跟從大軍攻克茅岡、覃厚寨,又跟從大軍攻下重慶,皇帝賞賜他彩緞十套。汝南侯梅思祖率兵到達重慶時,重慶已經被攻克,他因長途跋涉,被賞賜了五表裡彩叚。都督僉事仇成跟隨軍隊攻克了李逢春的山寨,又跟隨軍隊攻下了保寧,賞賜給他彩叚七表裡。都督僉事葉升跟隨德慶侯攻打瞿塘,因為生病不能儘力作戰,隻跟隨軍隊攻克了保寧,賞賜與仇成相同。都督僉事林霽峰跟隨大軍攻克保寧,皇帝賞賜給他六表裡彩叚。他們聽從穎川侯指揮,每人賞賜彩色綢緞八套。千戶衛鎮撫賞賜六表裡;百戶所鎮撫賞賜四表裡。總旗每人賞銀十二兩,小旗每人賞銀十一兩,士兵每人賞銀十兩。跟隨德慶侯攻打瞿塘時,指揮每人賞賜彩緞六表裡;千戶、衛鎮撫每人賞賜四表裡;百戶、所鎮撫每人賞賜三表裡。總旗賞賜十兩白金,小旗賞賜九兩,士兵賞賜八兩。聽從中山侯指揮,賞賜彩段五表。裡。千戶所的鎮撫賞賜綢緞三表裡,百戶所的鎮撫賞賜綢緞二表裡。總旗賞賜九兩白銀,小旗賞賜八兩白銀,士兵賞賜七兩白銀。跟隨永嘉侯朱亮祖攻打保寧,指揮使以下、軍校等的賞賜和中山侯相同。到達重慶的人,賞格依次遞減一等,軍校減半。不跟隨軍隊進入關中以及守船生病的人,千百戶賞賜彩色綢緞一匹、表裡一匹;旗軍賞賜白金二兩。凡是因為生病從河南回來的旗軍,發給他們一千八百錢;從陝西、臨潼回來的,發給他們二千四百錢;從西安回來的,發給他們三千六百錢;從秦州回來的,發給他們四千八百錢;從階州回來的,發給他們六千錢。凡是水路和陸路,年齡未滿十六歲的減半,陣亡的加倍。因溺水、墜崖、患病而死的人,賞賜與現役軍人相同,逃跑後又回來服役的人不予賞賜。這一天,隻有營陽侯楊璟、南雄侯趙庸、永嘉侯朱亮祖沒有得到賞賜。皇上對楊璟等人說:“你們三個人不被賞賜,能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楊璟稍微認識一些文字,我讓你統軍,卻屢次失利。兵法說:‘了解自己和敵人,百戰百勝。’增添鍋灶或者減少鍋灶,彆人都不能知曉我的意圖。你竟然輕易相信敵人的詭計,派黃永謙去了那裡,敵人知道了我們的虛實,即使是一釜一勺,也都知道了。你曾經跟隨我攻克保寧,應當有微薄的賞賜。然而你先前在潞州損失了軍隊和戰馬,後攻打覃厚寨,長時間不能攻克,進兵攻打瞿塘關,又導致全軍覆沒,和攻破保寧的功勞相比,不足以掩蓋這些過失。趙庸跟從大軍)攻克李逢春的營寨,等到攻下保寧的時候,也有微小的功勞。然而中山侯湯和調遣軍隊攻打桑植、容美洞,在途中與江夏侯周德興會合後一起進攻覃厚寨,走到中途就返回了。如果不是曹良臣作戰經驗豐富,怎麼能成功呢?現在不追究你們的罪過,對你們的恩惠已經很深厚了。朱亮祖等人抵達重慶的時候,重慶已經被攻克了,雖然他們有長途跋涉的功勞,但他卻擅自杖殺軍校,罪大於功,怎麼能得到賞賜呢?你們應該更加自我修身反省,振奮精神努力奮鬥,來謀求日後的功業。璟等人都叩頭謝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皇上又曉諭中山侯湯和說:“朕之前命令你統領軍隊討伐蜀地,你卻在歸州駐軍,徘徊停留,不向前進軍。”如果不是穎川侯傅友德越過關卡、渡過險阻,直接攻入劍閣,致使戴壽調回瞿塘的軍隊,回援漢州,德慶侯因之得以乘虛攻破瞿塘,那麼西蜀怎麼能夠攻下?後來攻打保寧的時候,又不奮勇向前。你,是朕的舊部,自從濠梁就跟隨朕,立下的軍功不小,應該封你為公爵,因為功勞和過錯不能相抵,所以封你為第一侯爵。現在你又不能自己奮發圖強,而讓其他將領獲得功勞,我非常為你感到惋惜。我論功行賞,就如同用秤和鏡子衡量鑒彆物品一樣,沒有一點差錯,必定符合最公正的原則,即使想要偏向你,也做不到。湯和叩頭謝罪說:陛下把重大的任務托付給臣下,然而臣下愚昧無能,錯過機會延誤了事情,即使死了也罪責難償。陛下有像天地一樣寬廣的度量,寬恕了我的罪過而沒有誅殺我,我已經覺得非常榮幸了,又怎麼敢希求更重的賞賜呢?”

壬辰日,賞賜中山侯湯和田地一萬畝,把一千石田地所收獲的田租賞賜給鞏昌侯郭子興。

追封已故的大都督府同知汪興祖為東勝侯。

詔書中說:“朕觀察往昔的俊傑之士,在天下尚未平定的時候,能選擇真正的明主而侍奉他,所以能夠輔佐君主成就帝業,而彰顯自己的功勳名聲。榮祿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汪興祖,他的義父是張德勝,自從國家剛剛興起的時候,就投身到朕的麾下,跟隨朕渡江作戰,立下了很多奇功,於是被授予了樞密院的官職。等到敵軍進犯龍江,他奮勇作戰,戰死在陣地上。朕憐憫他的辛勞,追封他為蔡國公,讓你繼承他的職位。收複安慶,攻打潯陽,進軍征討蘄州、黃州,肅清江西地區,在彭蠡湖與陳友諒大戰,功勳卓著,被提拔為參知政事。又因為在湖廣廬州的勝利和對壽春的援助,升職為都督府的佐官。不久後他攻克了淮東,平定了姑蘇,也立下了功勞,升任同知,前去征討山東、河洛。向西奪取了大同,駐守防禦,多次擊敗胡虜,威名越來越大,可以說是比前人更有功勞了。皇上已經命令德勝的兒子宣承襲宣武衛指揮同知,但論功行賞,皇上還在考慮。沒想到西征的戰役,他很快就死於敵人的弓箭和石塊之下,我非常悲傷。特彆追贈你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東勝侯,享有一千五百石的俸祿,使你的子孫世世代代承襲這些封號和俸祿)。唉!功名依靠智慧和勇氣獲得,爵位和俸祿是對有功之人的報償。隻有你留下的恩澤,傳給了子孫後代,保佑他們永遠保有。你如果在天有靈,就接受我這美好的命令吧。”

詔令從今以後指揮使、千戶的子弟承襲職位但年齡小的隻給一半俸祿,年齡到二十歲後再給全部俸祿。

詔令沿江的蘆葦場聽任軍人和百姓砍柴采集蘆葦),有敢侵占蘆場)的人,以罪論處。

四川馬湖路總管安濟派遣他的兒子安仁前來朝廷進貢地方特產,朝廷)賞賜給他兩套衣服。皇帝下詔將馬湖路改為馬湖府,任命安濟為知府,讓他世襲這個官職。

癸巳日,禮部上奏:‘鎮江等府的百姓有飼養官鵝但把鵝養瘦了的,按照例律應當治罪,並要求他們賠償。’皇上不答應。他說:“因為微小的東西而使百姓困苦,難道是執政的根本嗎?”

漢中府知府費震有罪,被逮捕到京城,皇帝下令將他釋放。起初,費震在漢中郡的時候,有很多善政。正值大軍平定蜀地之後,陝西發生旱災鬨饑荒,漢中地區尤其嚴重,鄉下百姓大多聚集起來成為盜賊,官府)不能禁止平息這種情況)。當時,府庫中儲存的糧食有十多萬石,費震與下屬商議說:‘百姓們饑餓到了這種程度,怎麼可以坐視他們餓死呢?倉庫裡儲存的糧食還有很多,我想把這些糧食借給百姓,救濟他們的饑荒,讓他們在秋天莊稼成熟後再還給倉庫,並且把舊糧換成新糧,怎麼樣?’眾人認為他說得對,當天就打開糧倉,讓百姓領取糧食,並且把情況上奏給了皇帝。從此以後,很多盜賊和鄰境的百姓前來歸附,費震都讓他們登記戶籍,組織起來互相保護,按照男丁分配田地,靠此得以活命的人非常多。於是將他們登記為平民,得到了幾千戶。到了秋天莊稼大豐收,百姓都把糧食還給了糧倉。皇帝聽說了這件事並且嘉獎了他。到這時因為其他的事情被逮捕。皇帝說:‘費震,是賢良的官吏,釋放他,用來鼓勵那些治理百姓的官員。’費震起初擔任吉水州知州,也因為寬厚仁惠、愛護百姓,有好的政績。後來他多次升官,最後擔任了戶部尚書、湖廣布政使,最終去世。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