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五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7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五

第7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五(1 / 2)

洪武五年4069年)秋季七月初一這一天是丙午日)。

戊申日,皇上曉諭都督府大臣說:“最近營建中都,聽說很多士兵因為染上疫病而死。大概是因為盛暑時節過度勞累,飲食沒有節製,監工的人又催逼得太急,使得生病的人沒有地方療養,死了的人沒有歸宿之處,朕非常痛心這件事。”你們迅速派遣官員帶著醫藥去看望他們。病情嚴重的人,官府提供船隻車輛送他們回家,並且沿途安排醫生給予治療,還告誡負責的人不要驅趕逼迫他們。

辛亥日,太原府陽曲縣發生地震。

壬子日出現五彩雲,從己酉日一直到壬子日這天)。貴州衛指揮同知紀雄等人率兵攻克平伐的蘆山、山木等村寨,這些村寨的酋長都前來投降,請求每年繳納租賦。

癸醜日,皇帝命令中書省:“凡是陝西、北平、山西、甘肅等邊塞苦寒之地,已經賜給守邊將士衣服的,再賜給他們鞋子。”

甲寅日,在獨山修建中都觀星台。

乙卯日,在太廟祭祀,賜給樂舞生錢。夜裡,有一顆星星剛剛出現,青中帶紅的顏色,有尾巴,從東北方向升起,靠近雲氣中的壘壁陣星官旁邊,向東北運行了一丈多遠,發出像杯子般大小的光亮,到接近地麵處隱沒了。

丙辰日,中山侯湯和等人率領的軍隊到達斷頭山,遭遇敵軍,與敵軍交戰,戰況不利,平陽左衛指揮同知章存道戰死。章存道,是處州龍泉人,是禦史中丞章溢的兒子。當初召集義兵保衛鄉邑。己亥年冬天,率領自己的部下歸順了總製官孫炎,孫炎命令他率領軍隊駐守上遊。當時陳友定的軍隊前來侵犯,章存道擊退了他們,從此屢立戰功。壬寅日,授予他處州翼元帥副使一職。甲辰日,參軍胡深戰死,皇上命令章存道代替他統領軍隊。洪武元年,章存道負責漕運,將糧食運到京城,皇帝嘉獎他的才能和謀略,命令他跟隨右副將軍馮宗異征討北方,他因為軍功升任處州衛指揮副使。三年,他跟隨軍隊征討秦地、隴地,攻取興元,被留下來駐守興元。當時明升的將領吳友仁前來侵犯,章存道將其擊敗,被授予平陽衛指揮同知一職。四年,章存道轉任平陽左衛。到了這個時候,他跟隨湯和向北征伐,守衛哈墩不剌的營帳,於是力戰而死。

己未日,左副將軍李文忠把所俘獲的故元官員下屬的子孫以及軍士家屬共一千八百四十多人送到京城。皇上對都督府的大臣說:“原元朝官員的子孫不適合與士兵們混編在一起,讓參隨指揮周龍考察其中有可用之人,根據才能任用他們。”軍隊就讓原來的校尉李伯顏不花率領,隸屬於羽林衛。

辛酉日,蘇州府的崇明縣、通州、海門縣下大雨,潮水洶湧,衝毀百姓的房屋。

壬戌日,命令工部運送有花紋的絲織品以及絲綿、戰袍到大同,用來等待賞賜給大將軍徐達所率領的征北的士兵。夜裡,京城風雨交加並且發生地震。

癸亥日,皇後的生辰,在奉先殿舉行祭祀。

丁卯日,北平永清衛的軍器庫發生火災。

戊辰日,將華媯川、宜興、興雲四州的百姓遷徙到北平附近州縣進行屯田。興化府仙遊縣發生了大火。

己巳日,皇帝詔令戶部清查核正功臣的田地。

庚午日,高麗國王王顓派禮部尚書吳季南、民部尚書張子溫等帶著表章前來朝貢馬匹和土特產。表章稱:耽羅國依仗其地勢險要偏遠,不向朝廷進貢,並且有很多蒙古人留在該國,應當將這些蒙古人遷徙到蘭秀山,蘭秀山是)逃亡者聚集的地方,也擔心他們)成為賊寇禍患,請求發兵征討耽羅國)。皇上於是賜給王顓璽書說:“朕聽說讓近處的人高興,使遠方的人歸附,赦免罪行,寬宥欲望,這是古代帝王的治國之道。治理大國就像煎烹小魚不能頻繁翻動),這是老子的話,寬鬆而不急躁,這才是好的治國之法)。使者到來,帶著國王的表文陳述耽羅的事情,朕感到非常疑惑。因為小的嫌隙而釀成大禍,這是明智的人和君子所謹慎對待的事情。耽羅位於大海的東邊,靠近高麗。朕即位之初,派使者和各國通好,還沒到達耽羅。況且耽羅已經隸屬於高麗,在那裡耽羅)的生殺予奪,高麗王已經獨掌大權了。現在大王憑借耽羅的小股部隊,蘭秀山的逃亡之人,利用我的詔書,向他們顯示權威和恩澤,一聲令下他們就會前來,削去他們的漁鹽之利,將他們遷徙到彆的地方,恐怕不行。大概人們都以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為樂,已經有很多年了。元朝的氣數已儘,耽羅島上雖然有胡人的部落,但已經聽命於高麗,又沒有其他國家引誘他們,有什麼可深深懷疑忌憚的呢?如果將朝廷的旨意傳達給他們,可能會導致他們變亂,這將成為邊境百姓的禍患。人的情緒不論大小,急迫時就會出事,何況情緒)眾多呢?朕如果效仿前代帝王,兼並邊遠地區,施行權術,那麼耽羅的變亂很快就會發生,這不就是因為小的嫌隙而釀成大禍嗎?大王應當深思治理國家的方法,慎重地實行,不僅能安定安王的領土,耽羅國也會蒙受您的恩德。”如果不是這樣,大王還可以同文臣武將商議這件事,派遣使者再來商討),施行您的計劃)也還不晚,大王您還是仔細考慮這件事吧。這次我派人回國,讓他帶著這封信來見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辛未日,把安慶、武昌兩府湖池漁業賦稅每年折合的米糧賞賜給吳王、楚王、靖江王,每人三千八百石。

派遣使者攜帶加蓋玉璽的詔書告知故元國公白瑣住說:我認為上天的規律是循環的,沒有去而不返的。古語說:‘少數民族政權不會有一百年的國運。’你們這些讀書人怎麼能不知道呢?自從五代時期)擾亂華夏以來,胡人雖然想要竊取占據中原地區,但是不曾有超過一百年的。如今元朝的氣數已經到了一百年,它的命數已經到頭了,古人的話可以說是應驗了。從前妖人在汝、穎、蘄、黃之間起事,元軍不能將其討捕,於是導致群雄並起,天下分裂。這難道真是上天的意誌造成這樣的嗎?還是由於人為的因素導致這樣的呢?《春秋傳》說:‘不要帶頭叛亂,帶頭叛亂的人一定不能享受到福氣。’像前些日子的杜遵道、劉福通、韓山童、徐真一這些人,都是帶頭作亂的人。如今這幾個人到底在哪裡呢?大概是因為他們首先帶頭作亂,禍害百姓,對民眾的迫害太嚴重了,所以不能享受富貴榮華,得以善終。我本是淮右地區的平民百姓,遭遇這動蕩不安的時代,不能安居,於是持劍起事,跟從我的壯士雖然有千萬人之多。於是渡過長江到江東地區,來觀察天下局勢的變化,看到眾多英雄豪傑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百姓有殷切盼望太平)的願望,就命令將領出兵,幾年之間,消滅了眾多英雄豪傑,於是平定了元朝都城,中原地區得以平定,天下統一。這難道不是上天厭倦了戰亂,人心思慕安定,天下太平的時期就在今天嗎?你過去是元朝的大臣,最初跟隨察罕帖木兒,接著輔佐擴廓帖木兒,名聲一直都在他們的部下之上,現在又假裝死去,潛藏在鄉裡,本心是尋求安寧,然而人心各不相同,事情難以預料。你難道沒看到隋唐時期高君雅、劉黑闥的事情嗎?一旦有不法之徒假借您的名義,禍亂百姓,您如果不答應,就會像君雅一樣遭受災禍;如果答應了,又不免會像劉黑闥一樣留下後患。為你考慮,應當出來到有關部門去,慷慨地歸順朝廷,那麼全家就能保全性命,共同享受太平,難道不痛快嗎?然而揣度你的心思,之所以遲疑不敢出來,是因為益都屠城的事情,有所畏忌。如果是這樣,那是你的見識短淺,朕不是這樣的。從前漢高祖曾經被季布逼迫羞辱,尚且赦免了他,何況我對你,本來就沒有絲毫的怨恨,你為什麼要疑慮呢?信到了以後,你應該仔細想想朕說的話,來和朕見一麵,這樣或許就不會後悔了。

太陽中有黑子。

這個月,開封府發大水,徐州、大同府都發生了蝗災。鳳翔、平涼這兩個府從五月到這個月降下冰雹,損傷了豆類和麥子,皇帝下詔免除這兩個地方的賦稅。蘇州府崇明縣發生水災,皇帝下令有關部門不征收他們的稅賦,擔心上報的可能不夠詳儘,下令全部上報,免除賦稅。

八月乙亥初一,任命孫正通為金吾右衛親軍指揮使。正通,是陳友定的副將,投降以後,又招集了很多福建地區的舊部,所以才有這樣的任命。

賞賜給沙門島運送糧食的五千多名將士有花紋的絲織品和錢財布帛。

八月初二丙子日。禮部尚書陶凱等人上奏說:“考察曆代天子祭祀的記載,沒有太子陪祭的文字。宋真宗天禧三年3716年),舉行郊祀之禮,皇太子在正陽門演練禮儀,站在皇帝禦座的西邊,奏告太廟,在屏風外麵下馬,步行進入,到達郊祭的壇場,就遠遠望著祭場外麵下馬。南郊鹵簿使王??說:‘皇太子隨從到南郊祭祀,應該使用東宮的儀仗。’皇帝下詔不允許。如果有親王參加祭祀,就與宰相分彆排列行禮。現在打算凡是遇到皇上親自祭祀的時候,就讓皇太子留在宮中鎮守,讓親王身著戎裝侍從皇帝。皇太子、親王雖然不陪同祭祀,也應該一樣齋戒。請將這件事寫成法令。”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丁醜日,皇帝派遣官員到先師孔子的廟中舉行釋奠禮。

戊寅這一天,祭祀大社神和大稷神。

己卯日,貴州宣慰使靄翠上書說:“部落中有個叫隴居的人,勾結犵佬族,憑借險要地勢,聚眾擁兵,抗拒官府,請求朝廷出兵征討。”皇上認為隴居反複無常,不服從命令,是因為靄翠的煽動,就對大都督府的大臣說:“蠻夷非常奸詐,不足以信任。中國的軍隊,難道是外夷報仇泄憤的工具嗎?應該派遣使者告訴蠻人地區的守將,讓他們小心防守邊境。靄翠的請求沒有被批準,他可能會挑起邊境的爭端,應該提前預防。”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