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八十四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8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八十四

第8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八十四(1 / 2)

洪武六年4070年)八月初一庚午):北方部族軍隊侵犯蔚州的廣陵縣以及弘州、忻州等地。指揮僉事餘觀率軍討伐追捕。

八月初二辛未):懷慶知府王興宗上奏:本府百姓食用解州鹽,每斤需繳納米五升,而河南、汝寧二府百姓隻需繳納二升。請求按二府標準執行。皇帝批準。

翰林承旨詹同、侍講學士樂韶鳳等進獻所製祭祀孔子樂章:

迎神《鹹和之曲》:“偉大啊先聖孔子),道德崇高令人尊崇。維護帝王教化,百姓奉為宗師。祭祀遵循常典,精誠盛大隆重。祈願神靈降臨,光輝聖容顯現。”

奠帛《寧和之曲》:“自有人類以來,誰能比其盛德?唯我聖王神明,超越前代聖人。穀物絲帛已備,禮儀莊重相稱。祭品芳香非在黍稷,隻願神明傾聽。”

初獻《安和之曲》:“偉大啊聖師,實乃天降明德。製作禮樂尊崇,按時祭祀不懈。清酒芬芳醇香,祭牲肥大壯碩。敬獻神明享用,祈願降臨顯赫。”

亞獻《景和之曲》:“曆代帝王宗師,百姓萬物軌範。瞻仰威儀浩蕩,神靈在此安享。斟滿金色酒樽,清冽甘美芬芳。三度虔誠進獻,嗚呼禮成在望。”終獻禮與亞獻相同)

徹饌撤供)《鹹和之曲》:“犧尊象尊在前,豆籩禮器陳列。用以祭祀獻享,潔淨又顯芬芳。禮儀完成樂備,人神同感歡悅。誠祭必受福佑,遵循古製無越。”

送神《鹹和之曲》:“莊嚴學宮聖殿,四方崇敬來朝。恪守祭祀誠事,儀態雍容恭謙。歆享祭品馨香,神駕徐徐歸天。光明祭祀禮畢,共蒙百福無邊。”

樂章呈上後,太祖朱元璋)說:“祭祀貴在心誠。像‘告充’報告祭牲肥壯)、‘告腯’報告祭牲豐滿)這類繁文縟節,應當一並革除。”於是禮部尚書牛諒重新擬定了禮儀進獻。

祭祀禮儀修訂後):

祭祀前兩天,太常司官員奏報派遣官員祭祀先師孔子祭祀日期,皇帝齋戒一日。

次日清晨,皇帝穿皮弁服,在奉天殿傳旨派遣祭祀官。

當天,祭祀官領旨後,前往祭所檢視祭牲。

祭祀開始:樂舞生、執事官、分獻官、陪祭官各就各位。引讚官引導祭祀官就位。

典儀官唱“迎神”,典樂官舉麾,奏《鹹和之曲》。祭祀官及以下人員行四拜禮。

典儀官唱“奠帛,行初獻禮”。典樂官舉麾,奏《寧和之曲》。祭祀官到盥洗所,插笏洗手,取笏。典樂官舉麾,奏《安和之曲》,跳文德舞。祭祀官到酒樽所,執事以爵盛酒。祭祀官到孔子神位前,跪,插笏,獻帛、獻爵,取笏。執事跪讀祝文畢,祭祀官俯伏、起身、平身。再到兗國公、郕國公、沂國公、鄒國公神位前行同樣禮儀。然後複位。

典儀官唱“行亞獻禮”。典樂官舉麾,奏《景和之曲》。執事以爵酌酒獻於各神位前。

典儀官唱“行終獻禮”、“行分獻禮”。終獻時典樂官舉麾,奏《景和之曲》,儀式同亞獻。亞獻、終獻的舞蹈同初獻。

典儀官唱“飲福、受胙”。祭祀官到飲福位跪,插笏。執事進福酒,祭祀官飲;執事進胙肉,祭祀官受。取笏,俯伏、起身、平身,複位,行再拜禮。分獻官及陪祀官皆再拜。

典儀官唱“徹饌”。典樂官舉麾,奏《鹹和之曲》。執事到各神位前撤供品。

典儀官唱“送神”。典樂官舉麾,奏《鹹和之曲》。祭祀官及以下人員行四拜禮。

典儀官唱“讀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饌,各詣瘞所”。祭祀官到望瘞位。禮儀結束。皇帝批示:“準行”。

八月初四癸酉):

設立紀事司正七品),任命宦官張翊為紀事司正。

賞賜京城衛所軍士每人冬布二匹;老弱、民兵、工匠減半。

賞賜察罕腦兒駐軍士兵夏衣及每人白銀二十兩。

八月初六乙亥):太祖諭示中書省、大都督府大臣:“凡指揮使戰死沙場者,皆賜公田。病逝於家者不賜。世襲千戶升任指揮使後陣亡者,與世襲指揮使同等賜公田。無子但有同居兄弟者亦同,非同居者不賜。”

在北郊齋宮西南為陪祀官建齋房:公侯十五間,百官十七間,樂舞生二十三間。

命禮部尚書牛諒、翰林承旨詹同等議定省牲時所用冠服。詹同等奏:“查古禮,君主戴皮弁視朝、用膳。今中祀既用皮弁行禮,省牲宜用常服。”意指皮弁服似同常服,省牲時穿常服即可)。

監察禦史答祿與權等進言:“開創基業、成就功績,先王已端正了人倫綱常;崇德報功,後世應重視祭祀典製。若不追尊上古聖王,何以教化將來?考諸經史,伏羲、神農、黃帝號稱三皇,其盛德偉業澤被萬世,使天下後世三綱正、九法定,功莫大焉。堯舜禹湯文武相繼為道統,孔曾思孟相傳為道學。道統續其功業,道學傳其精神。後世君王行事皆循其成法,此其所以承天立極,為帝王所宗,豈止於陰陽、醫方之術?按《禮記》,‘法施於民則祀’,曆代遵循。今我朝繼正統有天下,社稷山川之神皆享其祭,唯獨缺皇帝親祀三皇之禮。應在春秋二季親行祀事,以成一代典製,上報聖王之功,下正萬民之倫常,則道德尊嚴而政教修明。”太祖采納,命禮部考察曆代創業有功於民的帝王,立廟祭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禮部尚書牛諒奏:“三皇開天創世,有大功於民。京都已有廟,春秋祭祀應由太常寺掌管。伏羲配勾芒,神農配祝融,黃帝配風後、力牧。三皇正位南向,用太牢祭祀;配享者東向,用少牢祭祀。漢高祖、光武帝、唐高祖、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宜命有司於各陵立廟,每年仲春用少牢祭祀。商中宗、高宗,周成王、康王,漢文帝、武帝、宣帝、明帝、章帝,唐玄宗、憲宗,後唐明宗,周世宗,宋太宗、真宗、仁宗,亦宜命有司立陵廟,三年一祭,用少牢。”太祖批示:“五帝、三王及漢、唐、宋開國之君,俱應在京師立廟祭祀。其餘守成賢君,命有司在陵廟祭祀,皆每年春秋二祭。”

八月初七丙子):北方部族侵犯河州,夜入土門峽,千戶王才戰死。臨江侯陳德統兵將其擊敗。

八月初八丁醜):遣禦史大夫陳寧到孔廟行釋奠禮。當時丞相胡惟庸、誠意伯劉基、參政馮冕等未陪祭卻受胙祭肉)。太祖聞知後說:“劉基等學聖人之道卻不陪祭,讓不學的人如何勸勉?未參與祭祀卻享祭肉,於禮合嗎?武人不知禮法,不足深責。”命停劉基、馮冕俸祿各一月。陳寧因不舉報,停俸半月。從此規定:不參與祭祀者,不頒給胙肉。

八月初九戊寅):

原元朝左丞相忽都等率眾屯天池山欲入侵。太原衛指揮使常守道等夜襲其營,斬忽都等,俘將校六十五人,獲牛驢八十餘頭,餘眾潰逃。

賞賜京城衛所軍士每人米三石。

發放河南都衛及定遼等衛軍士戰衣。

祭祀大社、大稷神。規定三獻禮中,每獻各壇正、配位都獻畢後,統一行再拜禮。其餘依原儀。

冊封晉王左相兼太原衛都指揮使謝成之女為晉王朱?妃。

任命原元朝蒙古世襲萬戶阿卜東等十五人為必裡千戶所千戶、百戶,統領當地部眾鎮守番溪邊界。

撫恤賞賜大同陣亡軍士家屬錢物不等。

下詔貴州宣慰使靄翠位次高於其他宣慰使。

任命鄭彥文為潼川府知府。

八月十一辛巳):四川按察司僉事鄭思先進言:“從重慶、夔州漕運糧食至成都,水路險峻,民力艱難。應令衛兵在近城屯田,並減鹽價,鼓勵商人納米代運。貴州糧餉由重慶民夫運送尤為勞苦。若減鹽價,趨利商人多,軍餉可自足。開州、達州、巴州三地茶葉,自漢中運至秦州,路途遙遠艱難。若在漢中收貯,再分批運至秦州更為便利。”均被采納。

修訂《親屬相容隱律》:凡同居的大功以上親屬,及外祖父母、外孫、孫媳、夫之兄弟及兄弟之妻、妻之父母、女婿,允許相互隱瞞罪行;奴婢為主人隱瞞亦不論罪。小功以下親屬相容隱,減凡人罪三等。無服親屬如姊妹夫、妻之兄弟、姑夫、妻侄相容隱,減二等。犯謀反、惡逆等重罪,不適用此律。

八月十三癸未):設置德慶、惠州、肇慶、南雄、韶州、陽江六個千戶所,計兵二萬一千六百七十八人。

太原右衛千戶馮銘等收複保德州及河曲縣。該二地被原元將普賢奴等攻陷,馮銘追擊,斬敵五十三人,俘二十四人,獲印二枚、馬十四匹。收複了這兩個地方。

臨江侯陳德、鞏昌侯郭子興進軍至答剌海子口,遇敵交戰獲勝,斬首六百餘級,俘獲同僉興都等七百餘人,獲駱駝、馬、牛、羊千餘頭,餘敵潰逃。

命工部主事魏濬在沿江府縣督造馬船二百八十五艘,用於運載四川所購馬匹。

八月十四甲申):夜間發生月食。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