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七年4081年)閏十月初一為乙未日,故元國公抹陀等四人從沙州前來歸附,皇帝下詔賞賜衣服、華麗的絲織品和銀錠。
增設府軍前衛、羽林左衛中左千戶所。
左都禦史詹徽進言說:四川成都府有個小吏控告他的知府張仁收受賄賂,同知蔡良在官府設宴請客,釋放那個小吏,恢複他的平民身份,請逮捕審問他們。皇上說:“小吏對於長官,就像子弟對於父兄,下級揭發上級,違背名分大義,不值得聽信。”
丁酉日,朝廷按照不同的等級給在京城的各部門二品到四品官員配備了牙仗、傘蓋。
戊戌日,黃昏時分,月亮運行到接近畢宿的天區。
己亥日,表彰寧波府慈溪縣百姓沈名善的妻子孫氏、沈名善弟弟沈名禮的妻子宋氏,稱她們的家門為雙節之門。
賞賜欽天監靈台郎以及天文生冬季的衣服。
任命人材成德新為廣西布政使司右參政,馬翀為右參議。
庚子日,朝廷命令吏部選擇五十名年老而又老成持重的儒士,擔任各道的試監察禦史。
辛醜日,曲靖亦佐縣的當地首領安伯歸降。當初,安伯發動叛亂,朝廷命令西平侯沐英調兵討伐他,軍隊到達他的境內,安伯害怕了,出來投降。到了這時,沐英上奏請求停止用兵,安撫並治理當地的百姓。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
壬寅日,修築江都縣的深巷壩,疏通河道五百六十七丈。
癸卯日夜晚,歲星運行到接近井宿。
乙巳日。浙江定海千戶所的總旗王信等九個人,擒獲並殺死了倭寇,還繳獲了他們的武器。此事傳到了皇帝耳中,皇帝下令將賊寇擒拿斬殺的人升職,獲得武器的人賞賜。皇上對禮部大臣下令說:“近來聽說在京城之外的地方官大多侵犯郡縣官員的職權,這很不符合治理的體製。”那就把這件事向他們宣告解釋。“從今以後,民間的各種事情,都要從州縣開始辦理。縣裡有處理不公平的事,就由州來處理;州裡有處理不公平的事,就由府來處理;府裡有處理不公平的事,就由布政司來處理。布政司所任用的官員不稱職,由按察司負責彈劾他們。如果還有人像之前那樣擾亂政事、騷擾百姓,將毫不留情地治罪。”
丁未日,皇上對都督府的大臣說:‘沿海的兵衛,本來是用來防禦倭寇的。現在台州倭寇上岸,殺死了那裡的巡檢、守禦官兵,你們負責的是什麼事呢?’下令逮捕他們的指揮陳亮、趙全到京城問罪。
戊申日,辭官的布政使何真重新召集了廣東舊部的三千四百二十三名士兵,將他們送到了京城。中間有很多人趁機逃走,何真請求追捕他們。皇帝說:‘他們為百姓做事很久了,現在再去打擾他們,確實會有這種情況。’逃跑的人不要去追問。
永城侯薛顯的母親去世了,工部請求撥給棺木來安葬她。皇上說:“公、侯夫人都賜給棺槨,這也是朝廷優待她們的禮節。然而賞賜是朝廷的恩澤,怎麼可以請求呢?從今以後,除非是奉了皇帝特彆的旨意,否則不許上奏請求。”
癸醜日,派遣官員攜帶鈔幣四十四萬八千五百四十錠前往四川、貴州二都司,賞賜征討南方的士兵。
命令天下各司法部門的刑事案件都隸屬於刑部、都察院詳細審議使其公平得當,再送到大理寺審核複查,然後判決這些案件。直隸各府、州的刑事案件,從今往後也按照這個法令辦理,希望百姓沒有冤屈壓抑。於是對掌管刑罰的官員說:‘刑罰,是君主用來防範百姓的。君主對於百姓,就像上天對於萬物。上天的運行規律是春天使萬物生長,秋天使萬物收斂,而談論上天的德行時就說上天是為了萬物的生長;君主的統治方法是仁愛養育,用道義來製約,而談論君主的德行時就說君主是為了仁愛。王良善於駕馭馬車,難道是因為馬鞭嗎?周公善於治理國家,難道在於使用刑罰嗎?所謂的刑罰,是輔助治理國家的工具,因此使用它不能不慎重。所以常常讓有關部門多次審訊、反複核查,無非是想讓犯人求得活路罷了。’
雲南布政使司進言說:所屬的大小土官,有世襲的,有朝廷選用的。像景東府知府俄陶、阿迷州知州和寧,是世襲官職的人;雲南府羅次縣主簿趙和、姚安府普昌巡檢李智則是選拔任用的人。世襲官職的人世代居住在本地,向來有積蓄,不需要依靠俸祿來培養廉潔的操守也是可以的。被選拔任用的人大多因為流落寄居在本地,被當地百姓所信服,所以一時被任用,如果不給他們俸祿,就無法培養他們的廉潔品質。況且律法中規定官吏受賄,根據有俸祿和無俸祿分為兩個等級。現在土官犯罪,法律條文中沒有依據,請求朝廷加以議定。皇上命令六部的官員一同商議:凡是被選用的土官有犯罪行為的,依照針對流官的法律判定罪行。對於世襲的情況,有關部門不允許擅自審問,要先從相關證人入手調查,確定實際情況,再議定上奏使皇帝聽聞。處以杖刑以下的懲罰就記錄在案留在職位上繼續任職,處以徒刑、流刑的罪犯就將他們流放到北平。朝廷把這個建議製定為法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甲寅日,皇上對吏部大臣說:“設置官職、分彆職務,是為了百姓。以前各部門任用官員不恰當,經常派官員、下屬、吏卒下鄉逮捕人,催逼監督,迎來送往,供應食宿,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禍患。我已經下令禁止了。近來河南府仍然派遣永寧縣官員下鄉拘捕逃亡士卒,百姓為此深受其苦,這難道是賢能的官員該做的事情嗎?應該立即逮捕他們治罪。仍然要明確地宣布禁令,讓天下人都知道。”
乙卯日,四川布政使司請求招募商人在黎州繳納糧食來換取鹽引。朝廷聽從了建議。
丙辰日,表彰衡州府耒陽縣百姓陳合大的妻子李氏、延安府甘泉縣百姓許舒的妻子曹氏、鄜州百姓賀穀榮的妻子唐氏、臨洮府狄道縣百姓王紹春的妻子魏氏的貞節。
增設鎮江衛中左千戶所。
欽天監刻漏博士元統說:“曆法的法則,它的由來已經很久遠了。大概一個朝代的興起,必然會有一套相應的製度,隨著時代發展而修訂改變,來符合自然規律。皇上登上帝位以來,曆法雖然以“大統”為名,但其中的積分算法仍然是沿用“授時曆”的數據。況且《授時曆》以元辛巳年為曆元,到現在的洪武甲子年,總共積累了一百零四年,用曆法推算,一共是三億七千六百一十九萬九千七百七十五分。經書說大約每七十年會差一度,每年差一分五十秒。辛巳年到現在,年代已經久遠,數據已經積累夠多,曆法逐漸與天體運行的度數出現誤差,應當進行修訂調整。
臣下如今把洪武甲子年之前的冬至作為大統曆的曆元,推算得出授時曆辛巳年閏準分是二十萬二千五十分,洪武甲子年閏準分是十八萬二千七十分十八秒。《授時曆》中辛巳年的氣準分是五十五萬六百分,洪武甲子年的氣準分是五十五萬零三百七十五分。《授時曆》中辛巳年的轉準分為十三萬零二百零五分,洪武甲子年的轉準分為二十萬九千六百九十分。《授時曆》中辛巳年的交準分是二十六萬零三百八十八分,洪武甲子年的交準分是十一萬五千一百零五分零八秒。大概日月五星的運行有快慢、順逆、隱伏與出現不整齊的情況,其中的道理深奧,實在難以推算演繹。臣聽說磨勘司令王道亨,他有個老師叫郭伯玉,是西安府郿縣人,精通算學的道理,深通曆法的源流。如果能得到這個人來推演大統曆法,或許可以成就一個朝代的曆法製度。大概天道沒有頭緒,隻有術數可以推斷它的關鍵;天道極其神妙,依靠術數可以明白它的道理。這是理依靠數而彰顯,數從理產生出來,所以理和數可以相互依存而不可相互違背。臣等的職責在於觀測天文、推算曆法,用以驗證農時,實在不敢憑借淺薄的學問自行其是,希望得到博學多聞、見識廣博的人來擔當此職,或許能夠稍稍符合皇上敬畏上天的心意。”奏疏呈上後,皇上認為他說得很對。
夜裡,土星運行到接近井宿。
戊午日,皇帝對兵部大臣說:“聽說太行山還有殘餘的賊寇潛藏,不時出來搶劫旅客,應該派人去告訴當地居民,有勇有謀能擒獲盜賊的,免除他家三年的賦稅,還要重重賞賜。”
庚申日,象州當地的官吏覃仁用上奏說:‘我的父親覃景安,在元朝時曾擔任本州巡檢,有兵僮二百人,現在都成了普通百姓,請朝廷把他們召集起來組成軍隊。’皇上不答應,於是告誡他說:‘兵丁、僮仆既然已經成為百姓,國家的兵員,難道還缺少這二百人嗎?我曾經下過命令,凡是原元朝的士卒編入民籍的,不允許告發,怎麼能因為你的一句話而阻礙朝廷的命令呢?’
辛酉日。朝廷在遼東都指揮使司設立儒學,設置了教授一人,訓導四人。金州、複州、海州、蓋州這四個州,分彆設置儒學學正一名,訓導四名,來教導武官的子弟。又下令都要建立孔子廟,供給祭器、樂器來用於祭祀之事。
壬戌日,蘇州府上奏說:‘昆山縣有八十多戶百姓,有六頃九十多畝田地被水淹了。’皇帝下令免除他們的租稅,還給他們錢鈔賑濟他們。
癸亥日,禮部尚書趙瑁進言說:“自從設置僧道二司,還不到三年,天下的和尚、道士已經有二萬零九百五十四人,現在前來出家為僧道的人更多,他們實際上是借此來逃避官府的差役。請求每三年頒發一次度牒,而且要嚴格加以考試,希望借此革除其中的弊病。”皇帝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賜給國子監師生以及京城百姓冬至節的錢。
這個月,《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修成。這部書以十二分野星次,來分配天下郡縣,在郡縣之下,又詳細記載了古今建置沿革的由來,總共二十四卷。皇帝下詔書頒發賞賜給秦王、晉王、燕王、周王、楚王、齊王這六位王爺。
召回魏國公徐達返回京城。
大明太祖聖祖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七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