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七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19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七

第19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七(1 / 2)

洪武二十年4084年)十一月初一丁醜日,普安衛軍民指揮使周驥上奏說:“古州的十二個長官司所統轄的百姓共有九千二百一十七戶,願意繳納秋糧八千九百二十九石。”皇帝命令戶部登記這個數量。

戊寅日,重新設置陝西延安府保寧縣大鹽池鹽課司,設置大使、副使各一人。這些鹽稅的利潤,命令各稅務司局按照實際征收,不許超額搜刮百姓。

己卯日,貴州平越衛都勻安撫司上奏說:“已經招撫了各處長官司民眾八千三百四十三戶,每年上繳糧食六百九十九石。”皇帝下令將他的名字登記在戶部的戶籍簿上。

在福州征調女轎戶。當初,福建地區有一些婦女以抬轎子為業,他就下令將她們接到京城,讓她們住在竹橋,以便出入皇宮。到這時又重新獲得了這些地方,總共二百多戶人家。

庚辰日,冬至,皇帝駕臨奉天殿接受朝賀,在奉天殿大宴群臣。皇太子在文華殿宴請皇親國戚以及東宮的官員僚屬。

辛巳日,免除延安山地的賦稅。當初,延安有百姓隱瞞山地,被罰繳納的賦稅與官地一樣。到了這個時候,皇上考慮到當地百姓生活艱難,就免除了這個政策。

賜予漠北投降的將領買驢等十六人衣物錢財,是因為他們能夠招降自己的部眾的緣故。

都督孫恭去世。孫恭在軍中多有功勞業績,等到他去世,皇上非常惋惜他,命令禮部派人前去祭祀,還撥給米和布用來辦理喪葬之事。

壬午日,皇帝命令普定侯陳桓、靖寧侯葉升前往雲南統管各路軍隊,在定邊、姚安等地設立軍營,屯田耕種,來等待農閒時出征進軍。不久又命令陳桓等人率領軍隊在畢節等衛所屯田。

癸未日,大將軍、永昌侯藍玉派人送來所俘獲的一千九百多名元軍將士,並獻上所繳獲的宣敕金銀銅牌。

乙酉日。征召河南的儒士嶽宗原等九人來到京城,授予他們布政司的官職,各賜給衣服和錢鈔,讓他們在朝中觀察學習政事。

賜給故元丞相也速塔兒錢鈔、有花紋的絲織品、衣服和被子、靴子和襪子。

丙戌日,高郵湖堤修成,共計一千四百三十丈。

丁亥日,卿雲出現。皇從曾孫讚儲出生,是靖江王的第八個兒子。

命令禮部在天下陰陽官的子孫中挑選年齡在十二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資質優秀而又讀過書的人,到京城來學習天文曆法推算的學問。

戊子日,任命河南府儒學訓導葛鈞為翰林院侍講學士。

己醜日,征召原元朝河南行省郎中劉和中等四十四人到京城。

信國公湯和上奏說:寧海、臨山各衛所靠近海邊的地方,現修築了五十九座城池,登記紹興等府家中男丁在四人以上的民戶,讓其中一個男丁作為戍守的士兵,總共得到士兵五萬八千七百五十多人。在此之前,朝廷命令湯和前往浙西沿海修築城牆,登記士兵戍守,以防備倭寇。到這時事情已經完畢,他)回來把情況上奏給皇帝)。

朝廷下令,牧馬所的士兵每月的糧食,原來是五鬥的,增加為一石。

辛卯日,命令國子監的囉囉生阿累等三人回家探望親人。皇上說:“蠻夷之人很少懂得禮義,他們)能派遣子弟前來求學,這是仰慕禮義啊。”如今阿累等人在國子監居住的時間久了,應該讓他們回去看望家人,教導他們孝順父母、敬愛兄長,讓他們知道禮義。於是賞賜了豐厚的財物,打發他回去了。

壬辰日,皇帝下詔命令征虜大將軍、永昌侯藍玉,派軍校護送海西侯納哈出和前元朝尚書塔不歹等人的妻子兒女前往京城。

太陰星侵犯鬼宿。

甲午日,征虜大將軍、永昌侯藍玉上奏稱,得到投降的脫脫等人的報告,說故元丞相哈剌章、乃兒不花等人逃入和林,請求出兵剿滅他們。答應了他這件事)。

命令禮部派人去祭祀故元的司徒撒裡撻溫。當時撒裡撻溫前來投降,到了臨清後溺水身亡。這件事被朝廷知道後,皇帝敕令有關部門尋找他的)遺骸並進行安葬,還命令禮部前去祭祀,賜給他的家人)二百五十兩白銀、九十錠錢鈔、彩帛各八匹,用來撫恤他的妻子兒女。

乙未日,拂曉時分,月亮進入太微垣。

丁酉日,命令兵部將京城衛所將領和校尉的子弟都錄為試百戶,那些和現任父兄同住的不發給俸祿,不同住的每月發給俸祿二石,被授予官職的旗軍也按照這樣的規定執行。

戊戌日,皇上因為占城國進貢大象的使者辛加咄以及蕃地軍隊缺少禦寒的衣物,下令賜給他們棉被以及一套寒衣。辛加咄等人回到廣東後,朝廷又派中使設宴款待他們,還賜給他們二十錠鈔,作為路上的花費,隨行的士兵減半。

己亥日,蒙古衛指揮僉事法古說:‘番軍南征,逃亡了四百二十多人,請追討他們的家屬,補充兵員。’皇上說:“你們蒙古部落,老少長久以來都平安無事,如果又追征你們的男丁入伍,難道能讓自己安心嗎?”皇帝不允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庚子這一天,設置雲南左衛、右衛、前衛三個衛當中的左千戶所。

朝廷命令戶部在雲南畢節衛招募商人納米換鹽,每二鬥米換一引浙鹽,三鬥米換一引川鹽。

辛醜日,命令禮部為已故鞏昌侯郭子興、永城侯薛顯、六安侯某人、安陸侯吳複樹立墓碑,還命令翰林院撰寫碑文刻在石碑上。

甲辰日,寧山衛指揮賈德等人犯法,被關押在中書斷事司的監獄裡,他們所犯下的罪行多達一百四十多件。皇上愛惜他的才能和勇猛,命令他記錄自己的過錯,跟隨大軍出征雲南,建立功勳來贖清自己的罪過。

這個月,普安軍民府知府普旦等人被召到京城,進獻了三十九匹馬。

十二月初一。皇帝下詔免征鳳陽稅鈔一萬一千零八十貫有餘。

琉球國山南王承察度派使者耶師姑前來進獻表文,獻上三十匹馬,祝賀明年元旦。賞賜耶師姑等人宴席以及數量不等的錢鈔。

戊申日,田州府的土官知府岑堅派遣他的兒子、知州岑永昌進獻馬匹和地方特產。

庚戌日,思南宣慰使田大雅前來朝見,進獻馬匹和水銀,向皇帝謝恩。因為接受詔令將治所遷移到了鎮遠。

皇帝下詔,命令天下各衛所的指揮、千百戶、鎮撫等因罪被罷免的官員,全部官複原職,讓他們前往各都司領軍戍守。於是恢複官職的武官一共有一千零六十二人。

辛亥日,賜給思南宣慰使田大雅、思州宣慰使田琛鈔各二百錠,其餘官員按照等級差彆進行賞賜。

壬子日。命令左軍都督僉事馮誠前去曉諭普定侯陳桓、靖寧侯葉升,率領湖廣都司各路軍隊駐守普安,分彆屯駐在曲靖、越州。仍命雲南布政司用二十萬兩白銀給各府縣買糧備用。

兵部尚書單安仁辭官回家後去世。安仁,是鳳陽人。元順帝至正十二年,他召集義兵,保衛家鄉。李遵勖被授予樞密院判官的官職。

丁酉日,跟隨鎮南王孛羅普花守衛揚州。鎮南王被長槍軍驅逐,安仁於是率領部下渡過長江來歸附,被任命為元帥,命令他鎮守鎮江。戊戌日,單安仁被授予按察司副使的官職。

辛醜日,單安仁升為按察使。甲辰日,單安仁被提拔為中書省左司郎中。乙巳日,調任瑞州守禦千戶。吳元年,單安仁)入朝擔任將作司卿。洪武元年,被任命為工部尚書。兩年後,調任兵部,他辭官歸鄉。

六年,朝廷召他擔任山東行省參政,他推辭不受。八年,單安仁再次被任命為兵部尚書,退休後,他在儀真安家。這一年的十月,單安仁被特彆授予資善大夫這一官職)。到這時他去世了。皇上派遣禮部主事蓋霖前去祭奠,仍然賜予助葬的鈔幣一百錠。

甲寅日,朝廷命令浙江布政使司修繕其所轄的紹興府。修繕紹興等府的橋梁道路。當時信國公湯和從浙東回來,說吳江的長橋坍塌損壞,以及浙東、浙西的道路大多沒有修整,行人和旅客都感到苦惱,所以有了這個命令。

晉王府左長史桂彥良去世。彥良名德稱,以字行,是寧波慈溪人。趙偕是鄉試的進士,擔任衢州包山書院的院長,後來轉任平江路儒學教授,後來辭官回鄉。當時張士誠占據浙西地區,方國珍在浙東設立分省進行統治),他們)多次送來禮物並聘請桂彥良),桂彥良)都沒有前往就職。

洪武六年,朝廷大規模征召天下儒士,浙江參政徐本首先推薦彥良接受征召,彥良在宮闕下等待詔令,上奏的內容符合皇帝的心意,被提拔為太子正字。皇上曾經拿出自己寫的文章給桂彥良看,桂彥良就走到皇上麵前大聲朗讀,聲音清脆響亮,左右侍從都非常驚訝。翰林學士承旨詹同私下告誡他。皇上知道了這件事,對他說:‘儒者侍奉君主,正應當心意真誠,自然就不會有故意做作的事了。’當時給事中蔣學等十七人在文華堂講學,皇上對他們特彆寵愛。蔣學等人大多依仗皇帝的)寵愛,自己不修身約束自己的行為)。皇上想挑選端莊穩重的儒者來做表率並激勵他們,於是任命桂彥良和修撰孔克表做他們的老師,分彆賞賜白銀三十兩,讓蔣學等人行弟子之禮。

皇帝曾經向他詢問治國之道,熊彥良回答說:‘治國之道在於人心,如果人心不正,那麼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如果喜好和厭惡產生了偏差,那麼獎賞和懲罰就會失當,獎賞和懲罰失當,就無法達到治理的功效。所以治理國家在於端正內心,而端正內心的關鍵,又在於遏製憤怒、抑製欲望而已。皇上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

又曾經跟隨皇帝登上內城,皇帝從容地回頭對彥良說:‘朕近來分辨善惡怎麼樣?’彥良回答說:‘隻有君主做到至公無私,那麼喜好和厭惡才能得當,所以孔子說:“隻有仁人能喜愛某人,能厭惡某人。”’。皇帝說:“好。”皇帝就將他的話寫下來,張貼在便殿的柱子上。

七年,夏至,皇帝要到圜丘祭天,詔命詞臣撰寫祝文獻上,裡麵有“予我”兩個字,有人說這是對皇帝的不敬。彥良回答說:“成湯祭祀上帝時說,‘我,小子履’;武王祭祀文王的詩中說,‘我將獻上祭品。’”。古代有這樣的說法,隻是儒生拘泥於此而不知變通罷了。皇上說:‘你說得對。’曾經命令他到台省審查複核疑難案件,有幾十人因為實情而得到赦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