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日。通政使茹常上奏說:“潮州府的學生陳質說他的父親被發配到了大寧戍邊,已經死了,現在當地的官員抓他去補他父親的軍籍。自己從幼年到現在,承蒙國家的恩典和教育,希望能完成學業,以此報答國家。”
皇上對兵部尚書沈溍說:“國家得到一個士兵容易,得到一個人才難。這個人既然有誌於學習,可以削除他的兵籍,遣送回去繼續求學。溍回答說:‘這個人的學問還沒有見到成效,如果立即將他的軍籍削去,那麼軍隊中就會缺少士兵。’
皇上說:“國家對於人才,一定要在他們還沒有被任用之前培養他們,然後在他們學成之後再任用他們。就像種莊稼,一定要提前耕種才能有收獲,如果不等莊稼成熟就收割,那就沒有用處了。況且事情有輕重之分,難以拘泥於一種規定,如果軍隊士兵缺額,不過是失去一個力士罷了。如果能培養出一個賢能的人才,讓他來擔任官職,這其中的關係難道不重大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中軍都督僉事蕭用、左都禦史詹徽等人上奏說:“湖廣茶陵衛的城牆低矮狹小,周長僅有四裡,應該沿著城西柵欄舊址進行擴展,從而壯大這一地區的形勢。”皇上說:“所有的事情,有可以停止而不必要去做的,有出於無奈而必須去做的,關鍵都是要符合當時的需要。現在茶陵的城牆和護城河足以容納眾多人口,軍隊和百姓彼此相安無事,這也是可以停止工程)的事情了,為什麼要開拓城池)呢?倘若有毀壞之處,必須進行修理,也等到秋天收獲之後再進行)。
夜裡,土星侵犯了靈台星。
己醜日,命令工部製造點鋼長??,交付給京城各門守衛的官軍,每個??長一丈三尺,圍圓五寸。
庚寅日,府軍衛指揮僉事何達上奏說:“各千戶所、百戶所的官員都已經隨軍出征了,沒有人處理事務。”皇上命令各官員應由世襲子弟領任,沒有世襲子弟的由總旗、小旗與吏員共同處理事務。
派遣使者敕令告知遼東都指揮胡旻、朱勝,率領他們所率領的騎兵前往大寧,等候總兵官調遣出征。那些駱駝、牛、馬如果不是用於備戰的,全都征發到大寧運送糧食,直接運送到出征的地方,來供給軍隊糧餉。
琉球國中山王察度,派遣使者亞蘭匏等人呈遞表章恭賀新年,進獻二十六匹馬、四千斤硫磺、五百斤胡椒、三百斤蘇木。王子武寧向朝廷進獻了五匹馬、兩千斤硫磺、兩百斤胡椒、三百斤蘇木。
山北王帕尼芝派遣使者李仲等人前來朝貢,獻上了十匹馬和兩千斤硫黃。而中山王派來通事屋之結的使者,私自攜帶了三百多斤胡椒、十斤乳香,守門的人查了出來,報告給了皇上,應該將這些貨物沒收。皇帝詔令全部歸還這些東西,還賜給屋之結等六十人每人十錠鈔。
辛卯日。派遣都禦史鐵古思帖木兒帶著詔書去勸諭原元朝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知院阿魯帖木兒等人說:‘前年脫古思帖木兒向北逃亡,聽說到了嶺北,遇到了不可預測的禍事,和林以南的消息就不知道了,因此,曾經派遣使者進入沙漠尋訪。’
最近聽說你們的行蹤,再次派遣都禦史鐵古思帖木兒前去曉諭你們。
元朝的氣數命運已經終結,你們率領著離散逃亡的部眾,在草野間無處可歸,日子過得很艱難。
然而他們不敢到南方來的原因,想必是認為自己曾經侵犯過邊境,所以心中疑慮困惑。
就像納喊在遼東叛亂,前後殺掠守禦官軍二萬多人,到後來投降,朕封他為侯爵,大大小小的將領軍官,全都加以封官賞賜,朕何嘗把他當作仇敵呢?
隻要邊境安寧平靜,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好事。
已經命令和尚國公乾因帖木兒平章向你傳達我的旨意,想必你已經知道了。
你們不要懷疑,率領部眾前來,我一定會選擇一個好地方,讓你們安居樂業,各得其所,難道不好嗎?”
如果猶豫不決,因此而失去機會,朝廷大軍一旦到來,恐怕對你沒有好處。
丞相忽客赤怯薛、官人阿憐帖木兒、太尉朵劣不花、國公孛蘭奚、司徒把禿、平章卜顏帖木兒、貴力赤、知院脫歡答裡牙赤、八山葩剌八十、卜顏帖木兒、哈剌兀失貴刀劄剌兒台、捏兀台、乾羅不花等人,都讓他們知道我的這個意思。
壬辰日,太陽出現光暈,白色的虹霓穿過日珥。
癸巳日,朝廷)賞賜遼東七萬九千六百名士兵綿布三十三萬七千七百匹,棉花十一萬九千四百斤。
詔令增加江北養馬的民戶。
起初,江南的百姓都是十一戶人家養一匹馬,江北的鳳陽、廬州等府,滁、和二州,則是一戶人家養一匹馬。
到這時,皇上考慮到養馬的人勞逸不均,下令江北的百姓增加到五戶養一匹馬。
仍然命令太仆寺在江南、江北各自留存母馬一萬匹,作為繁殖用的種馬,其餘的馬全都放到草地放牧。
江北的百姓,每戶再給予三百貫錢鈔,另外購買種馬繁殖,以補充現有的缺額數量。
其中公馬和母馬共兩匹,官府隻每年征收馬駒,其餘的聽憑百姓自行買賣。
飛熊、廣武、英武這三個衛所養馬的情況,也和長江以北五戶的成例一樣。
貴州宣慰使宋誠派他的弟弟宋文彬來朝貢馬匹,皇上賞賜宋文彬和他的通事官不同數量的鈔幣。
高麗派遣門下讚成事裴克廉等人上表祝賀新年,進獻本地特產,明朝朝廷)賞賜裴克廉等人數量不等的華麗絲織品和錢鈔。
甲午日,監察禦史陳宗禮說:“兩淮鹽場煮鹽收稅,那裡的勞役不均勻。
灶戶中有一個壯丁就負責生產三十引鹽的,也有七八個壯丁負責生產三十引鹽的。
現在應當按照丁口數量來煎鹽,每個丁口每年額定煎鹽十大引,每引重四百斤。
由轉運司核實成年男子的數量,將冊子編訂在官府存檔),每年查驗這些人是年老還是強壯,根據情況進行人員數量的增加或減少,其中有死亡或其他變故的人,就立即從名額裡去除。
皇帝批準了他的奏疏,命令戶部商議決定:各個鹽場的灶戶,每個成年男子每年要辦理小引鹽十六引,每引重量為二百斤。
在此之前,兩浙一帶有被免除鹽役)的鹽工丁夫,他們最初都屬於民戶戶籍,後來因為鹽戶灶戶)家中發生變故,便自己承擔製鹽事務)。
其餘車丁、火丁的戶籍,最初是在各灶戶內被認定充當工丁,煮鹽辦理鹽稅事務,仍然承擔百姓的差役。
到這時,一並下令將這些人派入灶戶家庭,按照成年男子人數來置辦食鹽,每個成年男子小引十六引,繳納複鹽,從事製鹽工作的成年男子減半。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第一百九十九卷。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