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月西斜,星子黯淡。
洛陽東門城樓之上,火把劈啪作響,將守城士卒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
荀衍並未安歇,他負手立於女牆之後,目光沉靜地望向西方那片被夜色吞沒的原野。
丹田內的傳國玉璽微微散發著溫潤的熱流,與他自身的《昊天真經》內力交融流轉,使得他的靈覺遠超常人。
雖然相隔數十裡,他依舊能隱約感知到那個方向的氣運劇烈波動,以及一股衝天而起、雖略顯疲憊卻依舊銳利無匹的銀龍槍意。
“子龍…”
他心中默念,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那股槍意由極盛轉為沉穩,正快速向洛陽方向移動,顯然目的已然達成,正在回撤。
果然,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遠方地平線上便傳來了沉悶而略顯淩亂的馬蹄聲,間或夾雜著車軲轆的吱呀聲。
“來了!他們回來了!”
城樓上了望的士卒發出驚喜的呼喊。
荀衍精神一振,朗聲道:“打開城門!隨我出迎!”
城門緩緩開啟,火把光芒傾瀉而出,照亮了門前一片區域。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趙雲那匹神駿的白馬。
此刻的白馬,雪白的皮毛已被乾涸的血漬和塵土染得斑駁不堪,呼吸粗重,顯是疲憊到了極點,但馬首依舊高昂,四蹄邁動間仍帶著不屈的傲氣。
馬背之上,趙雲端坐如鬆。
他那身亮銀甲胄早已看不出原本顏色,被層層疊疊的暗紅血垢覆蓋,胸甲處甚至有幾道深刻的斬痕和白印。
肩頭、臂甲上插著幾支折斷的箭矢,隨著馬匹走動微微顫動。
他臉色蒼白,嘴唇因失血而乾燥起皮,但那雙眼睛,卻依舊明亮如星,銳利如鷹,仿佛剛剛經曆那場驚世大戰的不是他一般。
他的龍膽亮銀槍橫於鞍前,槍纓被血凝成一綹綹硬塊,槍身卻依舊光潔如洗,在火把下反射著冰冷的寒芒。
而在趙雲身後,是同樣狼狽卻激動不已的曹孫聯軍殘部,以及數十輛臨時征用的、坐著被救回官員和皇眷的馬車。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以及看向前方那道白袍背影時,那無法掩飾的敬畏與感激。
隊伍的最後是渾身浴血卻士氣異常高昂的靖難軍精銳。
隊伍緩緩行至城門前。
荀衍快步上前,親自伸手為趙雲拉住馬韁。
“子龍!”他的聲音帶著毫不作偽的關切與激動,“辛苦了!”
趙雲看到荀衍,眼中銳利儘去,化為純粹的忠誠與一絲完成任務後的放鬆。
他想要下馬行禮,身形卻微微一晃。
荀衍連忙扶住:“不必多禮!速喚醫官!”
早有準備的醫官和輔兵立刻湧上,小心翼翼地攙扶趙雲下馬,處理傷口,喂服清水和丹藥。
直到此時,後麵馬車上的曹操、孫堅、公孫瓚等人才紛紛下車,快步走來。
他們同樣渾身浴血,甲胄破損,但精神卻因脫險而亢奮。
“文淵賢弟!”
曹操激動地抓住荀衍的手臂,聲音都有些嘶啞,
“若非子龍將軍神兵天降,我等今日恐已葬身旋門坡矣!子龍將軍於萬軍之中,幾進幾出,斬將奪旗,更救回皇甫義真、朱公偉等老臣及諸多皇眷…此等勇武,此等忠義,孟德生平僅見!真乃天神下凡也!”
他這話說得情真意切,看向趙雲的目光充滿了驚歎和後怕。
孫堅更是直接對著正在接受包紮的趙雲,抱拳深深一揖:
“趙將軍救命之恩,孫某沒齒難忘!日後但有所命,江東兒郎絕無二話!”
他性格剛烈,最重恩義,此番死裡逃生,對趙雲的感激無以言表。
公孫瓚也感慨道:“瓚自詡善騎射,今日方知何為真正的萬人敵!子龍將軍之勇,冠絕天下!”
那些被救回的官員,如皇甫嵩、朱儁等老臣,在兵士的攙扶下,也老淚縱橫地過來向荀衍和趙雲道謝。
言語之間,已將荀衍和趙雲視作了再造恩人。
場麵一時有些混亂,卻充滿了一種劫後餘生的激動與對英雄的由衷敬佩。
荀衍一麵安撫眾人,一麵下令:
“速安排營房,熱水飯食,為諸位將軍、大人洗漱療傷!不可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