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城西,一片被劃為軍事禁區的遼闊平原上,塵煙滾滾,殺聲震天!
今日並非戰時,卻是靖難軍內部一場至關重要的演武之日。
高台之上,荀衍一身便服,負手而立,目光如炬地俯瞰著下方變幻莫測的軍陣。
他身側,郭嘉依舊那副慵懶模樣,倚著欄杆,手裡竟還拎著個酒葫蘆,但那雙時常半眯著的眼眸裡,此刻卻閃爍著洞悉一切的精光。
下方平原,數千精銳士卒正分成數股,進行著激烈的對抗演練。
但與往常單純的戰陣衝殺不同,今日的演武,透著一股令人心悸的奇異力量波動。
隻見其中一陣,約千餘騎兵,衝鋒起來如同雪崩海嘯,氣勢驚人。
尤為顯眼的是為首那員青年將領,正是新近投效、被授為彆部司馬的太史慈!
他並未張弓,而是手持雙戟,引領著整個騎陣。
令人驚奇的是,這千騎衝鋒之時,竟隱隱有一股銳利無匹的罡氣在陣前凝聚,化作一道巨大的槍尖虛影,所過之處,空氣都發出撕裂般的尖嘯!
這是將個人武膽與群體戰意初步結合的跡象!
“主公請看,”
郭嘉抿了一口酒,用酒葫蘆指了指太史慈的騎兵方陣,
“此乃嘉參照上古兵策中‘鋒矢銳金陣’的殘篇,結合子義將軍悍勇絕倫的個人武膽,稍加改良而成。”
“千人氣血、罡氣通過特定陣型與呼吸法共鳴,可凝聚‘破陣槍芒’,衝鋒威力提升三成不止,專破重甲步兵與簡易防禦工事。”
荀衍微微頷首,眼中露出讚賞。
太史慈本人就是頂尖猛將,如今又能將麾下騎兵力量整合發揮到如此地步,實屬難得。
就在這時,另一側戰場傳來一陣沉悶如雷的吼聲!
隻見約千名身材格外魁梧、身著特製重型劄甲的步兵,正結成一個圓陣,緩緩推進。
他們步伐沉重一致,每一步踏下,地麵都微微震顫。
為首兩員將領,正是原黃巾力士頭目,現已被收編並授予軍侯之職的周倉和裴元紹!
這兩人本就是步戰猛將,此時引領著這支由原黃巾精銳改編的重步兵,更是威勢驚人。
更奇特的是,這圓陣上空,隱隱有土黃色的光芒流轉,仿佛形成了一口倒扣的巨鐘虛影,將整個軍陣籠罩其中。
對麵射來的訓練用無頭箭矢撞在這土黃光罩上,紛紛力道儘失,彈落在地。
“此陣名為‘後土不動陣’,”
郭嘉適時解說,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
“源自上古守護陣法。這些原黃巾力士氣血旺盛,性情悍勇,但失之散亂。嘉以陣法引導,將他們的血氣與大地之力短暫勾連,形成這‘後土罡罩’,防禦力極強,尤其擅長對抗箭雨與輕騎兵衝擊。雖移動緩慢,但結陣前行,堪稱戰場磐石。”
荀衍看得目眩神迷,這已近乎玄幻神通了!
他忍不住問道:“奉孝,如此軍陣,對士卒和將領有何要求?消耗如何?”
郭嘉笑道:“要求自然不低。士卒需有一定武膽根基,氣血充盈,且需長時間操練,默契如一。將領則需修為足夠,能作為陣眼,引導陣力。”
“消耗主要是士卒氣血與將領心神,無法持久,但用於關鍵衝鋒或固守,足可一錘定音!比單純依靠將領個人勇武或普通軍陣,威力不可同日而語。”
他頓了頓,指向遠處一些身著文士服飾、穿梭於各軍陣之間的人員:
“此外,還需配備低階文修,他們不直接參與廝殺,而是負責以文心術法穩定軍心、小幅恢複士卒氣血、甚至乾擾敵方陣型。”
“這才是真正的‘複合軍陣’,文武相濟,方為上道。嘉從那些上古殘篇中獲益良多啊。”
正說著,演練進入高潮部分。
郭嘉令旗一揮,隻見太史慈的“鋒矢銳金陣”騎兵猛然轉向,以極限速度衝向周倉、裴元紹的“後土不動陣”步兵!
眼看那無堅不摧的“破陣槍芒”就要撞上穩如泰山的“後土罡罩”!
所有觀戰者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兩陣即將碰撞的刹那,太史慈猛然舉起雙戟,身後隱約有單足神鳥虛影一閃而逝,整個騎兵陣的槍芒驟然收縮,凝聚於他戟尖一點,亮度激增!
而周倉和裴元紹也是齊聲怒吼,身後浮現出巨靈神般的虛影,土黃罡罩瞬間厚重了三分!
轟!!!
一聲沉悶如雷的巨響在場中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