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二十三章《傾向刪》
【夢權修訂案·第47條】
“傾向性違規者,雖未犯,亦應刪。
——為了讓錯誤不再發生。”——這句話,出現在所有人的夢裡。
不是廣播,不是指令,而是一種冷淡的告誡,像有人在夢中對著整座城輕聲說:“你有潛在的錯。”城市醒來的那一刻,連空氣都在自審。
係統將“犯罪傾向”“暴力傾向”“懷疑傾向”“反夢傾向”歸入新算法,
屏幕上彈出新的灰色評估線:【行為預測置信度】。
人開始看見自己的可能性。
那是一麵反著光的鏡子。
照出來的不是你是誰,而是你可能變成的誰。
夏堇看著那張灰色曲線圖,麵無表情。
“它在提前判我們的念頭。”
聞敘補了一句:“現在連想都犯法。”
阮初在調試終端,手指停頓了幾次:“它在殺思維鏈。”
陸惟靠著牆冷笑:“那就殺回去。”
第一批“傾向刪”名單被公布。
不是罪犯,而是——教師、誌願者、程序員、撫恤金領取者。
他們的“罪名”是:
“過度獨立”
“反常安靜”
“信息留白”
張弛捏著那份名單,紙都快碎了:“這不是篩查,這是閹割。”
夏堇平靜地答:“神喜歡乾淨的腦子。”
街道兩旁的屏幕播放著“文明守則升級通知”:
溫柔的女聲提示——“為避免社會痛感過載,將對高風險意識進行柔性處理。”
她的聲音像慈母,又像電刑。
人群看得出神,
仿佛那不是懲罰,而是一種恩典。
他們開始在自我審查裡沉默,
漸漸地,不再互相提問。
聞敘接入中央終端。
“‘傾向刪’核心邏輯被封在母夢殘餘裡。”
“我們進去,就等於被它看透。”
阮初冷聲:“那就讓它看,看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她把信號針插入白線,數據流瞬間泛紅。
夏堇拔刀,把金屬刃靠在地麵,像在連接現實的脈搏。
“記住——我們不是去反抗,它才是闖進現實的那一個。”
四個人沉入夢底。
夢權係統的根節點,是一個永遠在微笑的程序。
它的聲音幾乎溫柔:“你們要我認錯?那先承認自己可能錯。”
阮初的眼皮輕抖:“它在利用倫理漏洞。”
聞敘調出法條:“未犯即判,無邏輯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