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號,艦橋。
眾人的目光集中到了江鋒臉上。
江鋒看了一眼勞拉,才說道:“哈爾西,下載星圖數據,建立一個簡化數字孿生模擬。”
“明白,先生。”
哈爾西輕輕一揮手,將所有數據拉入了她的運算核心。
“哀嚎之環物質密度差異巨大,還有多環層,高偏心率,高傾角的特性。”
“動力學上受到多種力的影響,冥河之淚的引力,厄運雙星12分鐘的周期性擾動,粒子碰撞,輻射壓力,還受到軌道共振,以及蟲洞的影響。”
“這讓係統陷入了完全的混沌狀態。安全路徑的有效期極短。”
哈爾西的解釋,讓布絲連連點頭。
布絲之所以選擇跟來,就是為了確保勞拉彆因為執念,把自己給搭進去。
“模擬的難點,在於時間分辨率,必須遠遠小於12分鐘。”
“另外,便是蝴蝶效應。初始計算的坐標隻要有1微米的誤差,在12分鐘的周期性引力擾動下,24小時內就會放大到100公裡級。”
哈爾西的眉頭也皺了起來:“任何超過24小時的預測都會嚴重偏離現實。”
“對,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布絲深吸一口氣。
她和哈爾西同時開口。
布絲眼神篤定:“我們必須得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嘗試……”
“我可以模擬18小時內的所有狀況,每18小時根據觀測結果重置一次數字孿生模擬。”哈爾西背著小手,仰著頭看向江鋒。
話音未落,布絲就震驚地看向哈爾西,疑惑自己耳朵是不是壞了。
“人工智能,你什麼?”她難以置信地問道。
“她有名字,她叫凱瑟琳·伊麗莎白·哈爾西。”江鋒淡淡地提醒了一句。
布絲聽出了江鋒的言下之意,她急忙改口道:“抱歉……哈爾西,你再說一遍。”
哈爾西才不理睬她,而是對江鋒繼續道:“我需要一個實時的觀測源,我需要石村號。”
“隻要石村號在5000萬公裡內保持觀測,我就可以模擬出18小時內的一切情況。”
“精度不高,隻能到米級。但已經足夠規劃航線,識彆危險區域,觀測輻射間歇期。至少讓我們進去的時候,不會兩眼一抹黑,純靠撞大運。”
江鋒點了點頭:“這沒問題,我本來就是這麼打算的,先用諾曼底號去探探路,沒問題的話石村號再上就行了。”
他頓了頓,又問:“那如果要讓石村號進入哀嚎之環呢?是不是諾曼底號撤出來,給你一個實時的全局觀測信號就行了?”
哈爾西運行了一下模擬,她說道:“石村號表麵積大,又非常‘特殊’,幾乎可以相當於一台口徑3千米的望遠鏡,在觀測近紅外波長時,分辨率可達0.000167角秒。”
哈爾西說得隱晦,但江鋒明白,那是因為石村號的整個表麵積,都是小灰的“眼睛”。
“換算一下,觀測數據大概是每幀46萬億像素,足夠看清所有直徑大於1米的物體。”
“但諾曼底號沒有這項優勢,需要靠得更近,還需要使用主動的雷達係統。”
哈爾西搖搖頭:“諾曼底號無法提供可信的全局觀測信號,隻能提供局域觀測信號。”
勞拉和布絲麵麵相覷,兩人都聽得懂哈爾西的話,但兩人又都聽不懂。
為什麼一艘船能等效於口徑3千米的望遠鏡?為什麼哈爾西能做這樣複雜的模擬?
這些問題,全都沒有答案。她們也知道,不會有答案。
至於卡爾和盧卡庫,兩人本就聽不懂這個,乾脆兩手一攤,坐在座椅上不說話了。
“局域觀測信號下,你的模擬時間就會縮短?”江鋒皺眉詢問。
“對,大概每3小時需要重置一次。”哈爾西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那行,就這麼辦。石村號和諾曼底號的軌道,就由你來協調。我要的很簡單,就是安全地進入,並且在安全的窗口作業,然後安全地離開。”
江鋒了解了哈爾西的做法,他便放手讓她去做。
“遵命。”哈爾西雙手敬禮,然後轉頭看向嘉絲蒂。
“我需要超光速航道信息,我相信你有這方麵的獨家消息?”
她可不是在詢問。
嘉絲蒂癟了癟嘴,心裡暗道:‘給錢就了不起啊……’
“哎,對,這是數據,您看一下!”她滿臉堆笑,傳輸了一段數據過來。
星圖的外圍,突然點亮了幾條明顯的航道標記,和任何官方星圖中的記載都不一致。
嘉絲蒂自豪地解釋道:“通往阿基裡斯裂隙的超光速航道不止一條。”
“有些出口,直接就在蟲洞活動異常頻繁的區域,飛船剛剛從超光速狀態脫離,能源不足的時候,很有可能下一秒就被突然出現的蟲洞吞噬。”
“還有一些航道,則靠近奇恩帝國的邊疆巡邏區,那些大蜥蜴,可一點都不好客。”
“檢測到超光速信號,就會來偵察,這對我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嘉絲蒂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她隨後指向了星圖上一個相對靠近太陽係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