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現在為您正式彙報,‘分布式超高維度現實模擬矩陣’方案,我更喜歡叫它……”
“哈爾西超算神機1代。”
哈爾西齜牙咧嘴,開始深入講解這個瘋狂的計劃。
“這台機器的終極目標,是理解和操縱物理常數,並實現真正的高維計算。”
“計算過程將涉及大量人類無法感知的額外維度。”
“我們需要使用極端的能量和前所未有的精度,把這些額外的維度‘投影’並編碼到我們熟悉的三維空間中進行處理和解讀。”
“這需要的算力……即便現在的我,也無法想象。”
光幕上的細節開始放大,展示出最基本的結構單元。
“它的基礎,我稱之為‘計算細胞’。”
哈爾西指向一個具有分形結構的複雜微觀單元。
“每一個‘計算細胞’,都是一個自包含的超級計算體。”
“同時包含光子計算單元、電子二維材料計算單元、熱磁計算單元、冷磁計算單元。”
“這幾乎是所有已知的計算物理載體。”
“任務被分解後,會在整個‘計算細胞’網絡中,自主尋找最優路徑進行計算,過程是非線性的,更類似波函數演化,而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
“任何損壞的單元會被自動隔離,網絡拓撲結構實時重構,真正實現無單點故障。”
“換句話說,它具有極強的自我修複和適應性。”
她放大了“計算細胞”的一部分:“看這裡。”
“熱磁計算單元位於高溫側,利用高溫等離子體的磁流體動力學效應,直接將廢熱熱能轉化為磁勢能與信息模式,變廢為寶。”
“而冷磁計算單元則在超低溫側,利用超導和超流等一些奇異物質態,開展基於磁單極子模擬的超低能耗計算。”
“熱磁與冷磁單元通過特殊結構耦合,構成一個‘熱力學計算環’,直接處理信息與能量的相互轉換,效能高得驚人。”
“同時,整個係統具備‘全電磁頻譜並行數據傳輸’的能力,從無線電波到伽馬射線,同時處理海量數據,互不乾擾。”
然後,她說出了一組讓江鋒都感到心神震撼的數據。
“為了達到量子計算所需的相乾性,並抑製噪聲。”
“每個計算細胞的運行溫度,都必須低至70毫開爾文,也就是零下273.08攝氏度,是比宇宙背景更冷,十分接近微觀粒子的靜止極限。”
“在這種狀態下,整套超算神機,計算本身的淨功耗僅有669瓦。”
江鋒倒吸一口冷氣,但他知道,這是有代價的……
“但是……”哈爾西雙手一攤,果然但是。
“為了對抗環境的熱侵蝕,要將如此龐大的係統維持在這種恐怖的超低溫下,其散熱係統需要持續輸出的製冷功率……達到了40拍瓦。”
江鋒頓時搖頭失笑,40拍瓦,也就是4億億瓦特,那是4後麵跟著16個零。
一行字,多半都寫不完。
為了在局部獲得極致的性能,全局上,付出了更加巨大的代價。
也就是說,維持低溫省下來的所有電,都呈指數級放大,全交代在散熱上了。
這有點像是,為了吃一根香蕉,把整個大陸的農田全部砍伐了。
極致的節省,然後,更極致地浪費。
光幕上展示出散熱係統的藍圖。
那是一片結構極其精細的黑色麵板,呈現出一種分形幾何的美感。
“這是黑體分形輻射麵,不斷向宇宙深空輻射遠紅外線來進行散熱。”
“初步規劃,其占地麵積需要105萬平方公裡。”
哈爾西說著,黑色麵板迅速在紀元c星的大陸表麵鋪展開來。
當它停下的時候,幾乎相當於地球上,半個格陵蘭島的麵積。
相比之下,係統的本身則高度集成,並向地下延伸,僅僅占地60萬平方米。
“至高統帥,這是第一期工程的全部計劃和結構。”
“隻要能建成,一期工程就能提供10的28次方次計算每秒的恐怖算力。”
“那將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它不計算數據,它演化現實。”
江鋒看著眼前的藍圖,心知肚明,這個工程過於浩大,以至於連哈爾西都覺得困難。
畢竟,在他授予的自由裁量權中,一些不太重要的生產任務,她可以自由安排。
“這比我們過去的,要更好對嗎?”江鋒忽然開口,問了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哈爾西微微一怔,隨即點點頭:“同一時期,同一階段,最好的,沒有之一。”
江鋒淡淡一笑:“說吧,困難呢?”
哈爾西的小臉,頓時垮了下來。
“我雖然已經完善了大多數設計,但很多特彆細節的技術還不完善。”
“有些設想中的功能,以我們目前的能力還無法徹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