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早早來到實驗室,一頭紮進工作。
幸好之前實驗有超能力協助,消耗不像那些科研實驗室那麼大,剩下的材料剛好夠沈淵合成一台新裝置。
他先是重新製造出一台新的小型冷核聚變裝置,接著對裝置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將各個部件優化組合。
他拿起圖紙,仔細研究每一個細節,用鉛筆標記出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後動手對裝置進行拆解和重組。
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不少難題,比如部件之間連接不夠緊密,導致能量傳輸效率降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星海,這部件連接問題怎麼解決,你有好辦法不?”沈淵皺著眉頭問。
星海思考後回應:“你可以嘗試調整連接角度,再用超能力加固焊點,我計算過,這樣能提升連接緊密性。”
沈淵皺著眉頭,反複嘗試不同連接方式,最終找到解決辦法。
與此同時,星海繼續設計更精準的實時監控係統程序,並對微型化方案進行實時推演計算。
得益於光量子超算的強大算力,很快便推演出一個新的微型化設計方案。
星海通過全息投影,將設計好的方案圖紙展示給沈淵。
沈淵看著圖紙,點頭說道:“這個設計很合理,能更有效監控反應變化。按這圖紙製作,成功幾率很大。”
他按照圖紙,開始製作微型冷核聚變裝置的所有硬件。
接著,在操作台上擺放好各種電子元件,運用超能力將它們精確焊接在一起。
每焊接一個元件,他都仔細檢查連接是否牢固。
在安裝監測控製係統程序時,沈淵發現一個傳感器位置不太合適,會影響對反應的監測精度。
“星海,這個傳感器位置得調整,你幫我看看最佳位置在哪?”沈淵詢問。
星海迅速分析後回應:“將傳感器往左移動2厘米,能獲取更精準的數據。從數據模型來看,這個位置最優。”
沈淵毫不猶豫地將傳感器拆下來,重新調整位置。
經過多次調試,微型化冷核聚變裝置終於組裝完成!
沈淵同樣做好各種防範準備,退到樓梯口,深吸一口氣,念力猛地按下啟動按鈕。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他先閉上眼睛,聽著星海的實時播報。
這次微型裝置的動靜小了很多,很快白光就退去,微型裝置一切運行順利。
沈淵睜開眼睛,看著全息投影上顯示的實時數據,滿意地笑了。
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冷核聚變裝置的微型化取得完滿成功!
沈淵再次對裝置進行測試,這次,裝置體積縮小到直徑15厘米、厚度8厘米的圓柱狀,比鋼鐵裝甲裡的方舟反應堆大一倍左右,暫時也夠用了。
微型裝置雖縮小了很多,但依然能穩定輸出5g功率。
他興奮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星海:“星海,我們成功了!冷核聚變微型裝置終於做出來了!”
星海回應道:“太棒了,沈淵。這為鋼鐵裝甲的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接下來隻要把裝甲機體部分製造出來,鋼鐵裝甲便能成型了!”
沈淵看著微型化的冷核聚變裝置,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他知道,離實現鋼鐵裝甲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喜歡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請大家收藏:()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