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他們開始搞智能ai設計板塊。
沈淵眉頭緊皺,眼睛死死盯著屏幕。
絞儘腦汁琢磨怎麼讓玩家能輕輕鬆鬆設計出各種機械設備、戰艦、戰機大炮啥的。
“星海,咱們得大幅提升ai智能輔助功能的水平。
讓它能夠切實引領玩家,將腦海中的創意設計精準地轉化為遊戲內的實際成果。”
沈淵心裡心裡,這一板塊堪稱遊戲的絕對核心亮點。
若無法出色打造出來,遊戲將難以吸引高端玩家,更無法達成開發這款遊戲的初衷。
星海麻溜地把目前基地有的所有技術和設備都添加進去。
接著一通推演計算,又弄出好多設計模板和引導程序加上。
沈淵測試時發現,玩家使用模板設計時,操作流程解說太晦澀難懂,很容易把玩家搞懵,理解出現偏差。
沈淵把問題反饋給星海,兩人就開始反複測試、調整。
星海不停地優化程序算法,沈淵從玩家體驗的角度,提出各種改進建議。
他們嘗試新的界麵交互設計,把常用的設計模塊和工具放在顯眼的地方,方便玩家快速調用。
經過一天一夜的努力,他們終於讓設計操作流程變得順暢又簡單好用。
當看到簡單好用的設計板塊時,沈淵興奮地一拍大腿,說道:“這些模板太實用了,玩家指定喜歡。”
他仿佛已經看到玩家們在遊戲裡儘情發揮創意、大顯身手的熱鬨場景。
他心裡成就感爆棚,對遊戲的未來充滿期待。
在設計過程中,他們多次修改遊戲裡太陽係的宏觀規則。
保證隕石軌跡這些數據和現實數據一致。
沈淵在數據庫裡仔細查找,終於調出相關數據。
隨後,他把數據和遊戲裡的隕石軌道仔細比對、調整,每個數據、每處細節都認真核對。
他一邊操作,一邊嚴肅地叮囑:“這些隕石軌跡必須精確,一點差錯都不能有。”
這可不光關係到遊戲的科學性,還關係到收集到的創意能不能在現實裡應用。
隻要有一絲偏差,這些設計創意在現實裡可能就實現不了。
他心裡責任感滿滿,每個數據核對都讓星海反複確認,一點馬虎都不允許。
然而,在把數據導入遊戲的時候,又出問題了。
因為數據量太大,遊戲係統有一絲絲卡頓,雖然不明顯。
但時間長了還是會引起係統崩潰。
沈淵在房間裡來回踱步,腦海快速運轉,眼神裡透著一絲絲疑惑。
星海則全力優化數據存儲和讀取方式,還在數據儲存中心又加了好多光盤來存數據。
星海綜合全球多種數據壓縮算法,結合光量子超算的特性,進行推演升級優化。
最後優化出一種既能保證數據完整,又能大幅減少存儲空間的壓縮算法——量子並行數據壓縮算法。
量子並行數據壓縮算法的壓縮比相較於傳統數據壓縮技術提升超過1000倍。
且憑借其卓越的處理速度,能夠實現實時大數據流的高效處理。
經過多次嘗試,星海終於找到高效的解決方案。
成功把整個太陽係宏觀規則數據完美融入遊戲。
那一刻,沈淵心裡的陰霾一掃而空,對著星海豎起大拇指。
終於,經過一周緊張開發,遊戲基本搞定了。
其實,以星海的算力,搞一個普通大型3d遊戲上線,一個小時就夠了。
但《星海征途》這個遊戲卻花了一周時間!
主要時間都耗在真實還原宏觀係統和智能ai設計板塊上。
他們要設計出能真實模擬還原現實宇宙微觀和宏觀各種法則的係統。
還得配上超智能ai輔助,讓玩家能設計出在現實裡能實現的東西。
當然,這個玩家本身是不知道自己設計的東西在現實中有實現的可能。
最後,沈淵和星海花了半天時間收尾,把整個遊戲測試了一遍,完善了一些小細節。
這個被沈淵命名為《星海征途》的遊戲,就開發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