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武器係統的終極裝配後,沈淵的目光轉向艦橋深處——那裡藏著赤鯊號真正的“靈魂”。
作為一艘太空戰艦的神經中樞,智能中樞的安裝不僅關乎操控精度問題。
更是決定其能否在瞬息萬變的宇宙戰場中存活的關鍵。
第三代光量子超算核心被小心翼翼地置入艦橋下方的智腦艙。
當沈淵將最後一根量子光纖與超算核心完成接駁,輕輕合上智腦艙防護蓋。
整艘戰艦的儀表盤驟然亮起幽藍的光芒。
一個嚴肅又沉穩的聲音響起:”艦載作戰智能中樞啟動序列激活……
正在載入「影武者」戰術人工智能係統……載入完成!
係統開始自檢程序運行中……
能源核心輸出功率……穩定……
武器係統模塊檢測……無異常……
全頻力場護盾係統……正常……
量子通訊模塊……正常……
全頻探測陣列運行……正常……
艦體結構應力監測係統實時反饋接入……
主引擎預熱狀態……就緒……
艦載ai中樞連接……穩定……
……
自檢完成,本次自檢耗時9.8秒。
您好,我是赤鯊號艦載智能管家。
初次見麵,請為我賦予一個專屬的名字吧!“
隨著自檢程序逐項通過,艦體各處的指示燈漸次轉為穩定的幽藍。
全息投影在半空微微波動,將最終檢測報告以三維全息形式展開。
每一組跳動的數據都閃爍著的耀眼光芒。
“進行反重力係統效能驗證。”
他語調沉穩,眼神專注地發出指令:“啟動反重力引擎,將艦體調整至懸浮模式。”
”收到指令,反重力引擎啟動中……“赤鯊號艦載智腦迅速回應。
赤鯊號緩緩脫離船塢支架,艦體下方的反重力矩陣紋路亮起耀眼的光芒。
無數道力場波紋在艦體周圍交織,將周圍的空氣攪得扭曲變形。
當反重力引擎穩定輸出20萬噸級反重力場時。
原本沉重無比的戰艦就像被無形大手托起,緩緩離開了地麵,懸浮在半空中。
沈淵密切注視著各項參數變化,發現戰艦在高強度反重力場下展現出驚人的穩定性。
他仔細觀察著反重力矩陣與艦體結構的應力分布,發現關鍵部位的應力值比模擬數據還要低12。
沈淵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這意味著赤鯊號的結構強度遠超預期。
他又仔細核查了反重力場與艦體能源係統的協同參數。
確認能量損耗率不高於設計閾值後,才終於放下心來。
隨後,沈淵讓星海接著對赤鯊號進行全係統綜合聯調測試。
無數數據流在全息投影上飛速滾動,星海操控著納米級檢測設備。
對艦體每一處線路、每一個接口進行最後的精密掃描。
沈淵屏住呼吸,目光在各項參數間快速切換,每一個參數的細微變動都牽動著他的神經。
當星海最後一次確認所有線路絕緣層達標,所有接口氣密值完美契合。
沈淵緊繃的脊背才微微放鬆。
當這最後一道工序完成時,月球基地的穹頂突然亮起璀璨的霓虹燈光。
將赤鯊號銀灰色的艦體鍍上一層流動的光暈。
沈淵摘下防護目鏡,鏡片上倒映著整艘戰艦的巍峨輪廓。
那些曾在設計圖上跳動的參數,此刻化作真實可觸的鋼鐵奇跡。
沈淵站在艦首的“鯊魚之吻”下方,仰頭望著那足以切割星辰的銳角,心中湧起難以名狀的震撼。
這艘凝聚著基地最先進技術結晶的戰艦,此刻就像一頭沉睡的鋼鐵巨獸。
等待著喚醒它的第一聲號令。
“建造耗時29天17小時,比原計劃提前1.2天。”星海的投影遞來最終報告。
“所有係統的冗餘度均超過設計標準,一號振金複合裝甲的自愈速率比預期提升37。”
沈淵點點頭,手指輕輕拂過艦體光滑的表麵紋路。
他知道,此刻的赤鯊號尚未經曆太空的洗禮,但每一個螺栓、每一道焊縫都已經過千次模擬驗證。
在月球基地的低重力環境中,它已然是人類工業文明的巔峰之作。
“星海,接下來完成最後的??艦內舾裝吧,記得把物資都裝滿了。”他轉身走回觀測台。
“同時還要進行多次檢測,確認整體測試沒有問題。”
“好的,這些收尾工作,預計兩天時間就可以完成,到時就可以進行首航測試了。”
星海高興地回答說。
喜歡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請大家收藏:()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